摘要:现有研究表明,狼疮肾炎(LN)的复发率有较大差异,可能与多种情况相关,诸如人群的异质性,肾脏病变差异(I~V期),治疗方案的差异以及对于复发的定义差异。目前,对于哪些患者容易发生LN复发尚未有统一共识。目前仅认为,非裔、发病年轻、未达到完全缓解和血清学检查阳性
前言
现有研究表明,狼疮肾炎(LN)的复发率有较大差异,可能与多种情况相关,诸如人群的异质性,肾脏病变差异(I~V期),治疗方案的差异以及对于复发的定义差异。目前,对于哪些患者容易发生LN复发尚未有统一共识。目前仅认为,非裔、发病年轻、未达到完全缓解和血清学检查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LN复发。对于肾活检结果,特别是组织学变异评分,如活动期评分(AI)和非活动期评分(CI)对于LN复发的影响尚不明确。
近期,东部战区总医院刘志红院士及其团队发现:在中国LN患者中,临床缓解期LN患者的肾病复发与AI评分及组织学病变密切相关,或可作为LN复发风险分层的危险因素。
研究设计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东部战区总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且肾活检证实为LN。其他纳入标准为:①接受诱导治疗前活检证实LN为III/IV±V期;②诱导治疗后,发生临床缓解,且接受过重复肾活检(至少治疗前1次,治疗后1次);③在3年内发生复发或治疗后肾活检后,随访至少3年。
缓解/复发定义
本研究对于LN的肾脏完全缓解(CCR)定义为24h蛋白尿<0.4g,无活性尿沉淀物,血清白蛋白>35g/L,血清肌酐(SCr)较基线正常或仅升高<15%。部分缓解(PCR)定义为24h蛋白尿在0.4~3.5g之间,血清白蛋白>30g/L;SCr较基线正常或仅升高<25%。不符合CCR或PCR的患者被认为是未缓解(NCR)。研究的主要终点为肾病复发,定义为:①蛋白尿复发:达到CCR后蛋白尿≥1.0g/d或PCR后蛋白尿≥2.0g/d。②肾功能复发:较正常SCr水平升高≥50%或较异常SCr水平升高≥30%。
研究结果
LN复发情况
总计纳入114例患者,其中28例复发,86例未复发;所有患者平均年龄26.5岁(19.6~34.2),大部分为女性(n=98;86%),平均SLE病史10.1个月(2.1~41.4),基线平均蛋白尿为3.04g/d(2.15~5.28),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02.0mL/min/1.73㎡(72.6~128.6),抗dsDNA检查阳性率为69.3%(n=79),AI和CI评分分别为10(7~13)和1(0~2)。两次肾活检的中位间隔时间为7.3个月(6.5~8.4)。在28例复发患者中26例为蛋白尿复发,2例为肾功能复发。从第二次肾活检到肾脏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7.8个月(7.9~24.4)。
CRR组中有13.3%(6/45)的患者出现肾脏复发,PCR组为31.9%(22/69),CCR组的肾脏复发风险显著低于PCR组(P=0.027)。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次肾活检时,肾脏复发组的蛋白尿水平较高(P=0.007),而血尿则无显著差异(P=0.626)。
LN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经逻辑回归分析后发现,第二次肾活检时,AI的评分是LN复发的重要风险因素(P<0.0001)。与AI<1分的患者相比,AI>1分患者的LN复发OR为23.1(95% CI,5.1~103.8;P<0.001);敏感度为92.9%,特异性为64.0%,AUC为0.78,错误分类率为24.6%。与达到CRR的患者相比,PCR患者发生LN复发的风险更高(OR=3.0;95% CI,1.1~8.3;P=0.029);敏感度、特异性、AUC和错误分类率分别为78.6%、45.3%、0.62和24.6%。
单变量分析提示SLEDAI-2K、蛋白尿、低C3和C4水平以及活检时抗ds-DNA阳性是LN复发的潜在预测因素。此外,第二次活检时的AI评分、细胞/纤维细胞新月体、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图1)、纤维蛋白样坏死/核碎裂、内皮下沉积和急性肾小管损伤的存在,是LN耀斑组织学病变的潜在预测因素。然而,CI与LN复发之间无显著相关。
图1 细胞/纤维细胞新月体和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
此外,根据上述数据,研究人员组建了未来LN复发的预测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多种组合模式,比如单用AI(model 4)即可预测LN复发,其P值、错误分类率以及AUC如下表所示。
表1 预测LN复发的各种模型
备注:a,1=SLEDAI-2K;2=log(蛋白尿);3=低C3;4=低C4;5=抗ds-DNA阳性;6=AI;7=细胞/纤维细胞新月体;8=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9=纤维蛋白样坏死/核碎裂;10=内皮下沉积;11=急性肾小管损伤。b,使用预测概率0.5作为截断值。&:治疗后肾活检结果。
研究讨论
这项研究提示,活动期评分+临床表现预测LN的复发风险优于单纯的临床表现预测。目前,尚未有研究证实,在诱导治疗起始前,其人口学、临床和组织学变量不能有效预测LN的复发风险。既往研究也证实,在诱导后达到CCR的患者,其LN复发的风险显著低于PCR的患者,本研究则提示,重复肾活检后,可以进一步细分患者的复发风险。当结合血清学检查结果,如抗ds-DNA检查、SLEDAI-2K等检查结果后,模型的准确性将进一步上升。
既往研究也提示,在第二次肾活检后,活动期评分>1的患者发生LN复发的风险较高,且活动期评分>2的患者均发生过LN复发。一项队列研究也提示,当重复肾活检结果提示活动期评分减少至0时,可显著减少LN的复发风险。而活动期评分较低者停用免疫抑制剂是安全的,维持期无复发生存率较高。提示,组织学+临床表现双缓解是LN治疗的目标之一。
总之,本研究提示,未来LN的治疗目标应包括组织病变缓解,即降低活动期评分评分。
参考文献
Jinhua Hou, Dandan Liang, Songxia Quan, Zhangsuo Liu, Zhihong Liu, Predictive value of residual active histologic lesions on renal flare in lupus nephritis patients with clinical remission, Clinical Kidney Journal, 2024;, sfae350, https://doi.org/10.1093/ckj/sfae350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