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中心专用核反应堆来了 | 每日全球科技要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0 23:31 1

摘要:EUROfusion整合欧洲多国聚变实验资源,通过统一研究路线图加快科研进程,支撑ITER和DEMO等未来核聚变项目。目前涵盖英国JET与MAST、法国WEST、德国ASDEX与W7-X、瑞士TCV等关键装置,并在材料研发、高热通量测试等方面取得进展。同时,欧

▌EUROfusion整合欧洲聚变实验加快科研协同

EUROfusion整合欧洲多国聚变实验资源,通过统一研究路线图加快科研进程,支撑ITER和DEMO等未来核聚变项目。目前涵盖英国JET与MAST、法国WEST、德国ASDEX与W7-X、瑞士TCV等关键装置,并在材料研发、高热通量测试等方面取得进展。同时,欧洲与日本联合开发的JT-60SA也已投入运行,助力全球聚变产业发展。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重置能源监管释放创新空间

特朗普总统签署命令,要求10个联邦机构对现行能源法规设定一年期限,未获续期的将在2026年9月前自动失效。白宫表示,此举旨在废除冷战时期冻结创新的监管,推动能源自由与增长。

▌特朗普政府冻结多所高校科研资金引发争议

美国政府以“反犹容忍”和“研究导向偏差”为由冻结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等名校数十亿美元研究拨款。包括 NIH 与国防部在内的多个机构参与行动,普林斯顿气候研究项目也被商务部终止。学术界批评此举将科研政治化,威胁大学独立性。

▌欧盟考虑放宽人工智能与数据规则以提振企业竞争力

欧盟委员会正考虑在不放弃AI立法框架的前提下,简化现有人工智能与数据监管规则,以减轻欧洲企业的合规负担。此举是“AI大陆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拟推动AI基础设施建设并减少行政障碍,数据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GDPR)虽未被直接提及,但也可能面临“简化”改革。

▌美国科学家开发太阳能驱动设备可直接从海水制氢

麻省理工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混合太阳能蒸馏-电解装置,可在自然光下从海水中直接产出氢气,能源效率达12.6%。该设备有望在15年内将绿色氢气成本降至每公斤1美元,并能集成到太阳能电站中提升整体效率。

▌韩国科学家刷新柔性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

韩国能源研究院、庆尚大学和延世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开发出超轻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3.64%,创下该领域最高纪录。这一成果展示了其在建筑、航空及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并有望推动柔性光伏技术发展。

▌多国科学家绘制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大脑连接图探索思维机制

由MICrONS项目牵头的国际团队发布了目前最复杂的哺乳动物大脑图谱,重建了小鼠视觉皮层中20万个细胞、4公里轴突和5亿个突触连接。这份高分辨率3D图不仅映射了结构,也叠加了神经放电模式,为理解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信息提供新突破,并有望助力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美国公司推出全模块化核反应堆专为数据中心供能

初创企业Aalo Atomics发布业内首个超模块化核反应堆Aalo Pod,设计专为满足数据中心等高负载场景需求。Aalo Pod具备可扩展、部署灵活等优势,每个装置由五座反应堆组成,占地仅5英亩却能发电100兆瓦,远优于传统SMR方案,为核能商业化提供新思路。

▌西班牙科学家首次实现可触摸的空中3D全息图

纳瓦拉公立大学团队首次在空中实现可交互的3D全息图,用户可用手势直接操控漂浮图像。这项由欧洲研究理事会资助的突破性研究采用柔性扩散器代替刚性材料,使体积成像更安全,远超现有商业系统,为未来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开辟新路径。

▌英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单原子精准排列突破量子制造瓶颈

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在晶格中近乎无误差地精确排列单个原子的技术,打破了持续25年的制造瓶颈。该方法是迈向量子计算核心器件量产的重要一步,尽管当前仍需手动操作,但为实现自动化量子芯片铺平了道路。

▌瑞典科学家开发10倍带宽放大器推动超级激光应用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基于氮化硅的新型芯片级光放大器,其带宽为传统放大器的十倍。该器件利用紧凑螺旋波导结构实现高效光传输与低损耗,未来或广泛应用于医疗激光、超快激光和通信系统。

来源:科创板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