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料来源:[1]赖华清,范平龙,王真真,等.小胶质细胞调节突触可塑性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J/OL].中国药理学通报,1-11[2025-04-10].[2]郝千莹,李平,何庆勇,等.从少阴病论治抑郁症[J/OL].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6[2025-04-
资料来源:
[1]赖华清,范平龙,王真真,等.小胶质细胞调节突触可塑性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J/OL].中国药理学通报,1-11[2025-04-10].
[2]郝千莹,李平,何庆勇,等.从少阴病论治抑郁症[J/OL].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6[2025-04-10].
[3]祁继平,张瑜.盐酸帕罗西汀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11):68-71.
15岁的张小花原本性格开朗,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是自从父亲出轨被母亲发现后,家里面乱成一锅粥,父亲和母亲分居,母亲日日在家以泪洗面,甚至吞服安眠药准备自杀,被张小花发现,送医院抢救了回来。张小花每天忧心忡忡,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同学们也在背后议论纷纷,她也越来越不想和别人交流,性格逐渐孤僻。
2021年7月18日,张小花放学回家之后,便看见父亲回来拿存折,母亲死死地抓着父亲的腿不放,嘴里不断哭喊着:“把钱留下,把钱留下...”父亲拿起脚用力在母亲胸口蹬踩,母亲被蹬的松了手,捂着胸口躺在地上哀嚎起来。张小花见状急忙上去抢夺存折,也被父亲一把推倒在地,后背被地上的玻璃碎片扎的鲜血淋漓,疼得张小花连气都喘不上来,在地上不断扭动。等父亲走后,邻居才打了120,将母子二人送到了医院。
张小花被送到医院后医生立即进行了伤口处理,之后便办理了住院。晚上,张小花趴在病床上,他闭上眼睛试图入睡,却总是被脑海中那一幕一幕的画面惊醒。她能清晰地回忆起父亲殴打母亲的场景,耳边似乎还能听到他愤怒的咆哮。每次她深呼吸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脑海中却又开始浮现那张扭曲的脸,恐惧和无助如同一张无形的大手,死死地扼住她的喉咙,让她完全喘不上气来,只能抱着膝盖蜷缩在床上,大口喘息着。
7月22日,张小花回到了学校,然而她的精神却一直恍恍惚惚,总觉得有人在背后议论她,走在路上旁边有人经过,她也觉得别人都在看着自己,对她指指点点,张小花只能低着头快步走开。课堂上,张小花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书本上的字仿佛在眼前跳动一般,根本没办法组成一句话,她只能用力敲打着自己的脑袋,逼迫自己冷静下来。
老师批评她不要上课搞小动作,张小花却感觉老师也在嫌弃她,内心的委屈和难过一瞬间如同潮水般喷涌而出,她大声叫喊着,跑到教室角落大哭起来,剧烈的情绪波动让张小花感觉心脏一阵狂跳,仿佛要冲出胸膛,紧接着就是一阵强烈的刺痛,张小花痛苦的捂着胸口趴在地上挣扎。老师急忙叫了救护车将张小花 又送回医院,了解了情况之后,医生建议她休学一段时间,调整情绪。
然而张小花一回到家,那天父亲家暴的情景便不断地在她眼前重现,无论她在家干什么,都感觉父亲在背后盯着她,即使是冲马桶的声响她都感觉像是父亲在打砸东西,吓得她止不住地干呕。8月18日,张小花在桌前和母亲吃饭,忽然厨房的勺子掉地发出巨响,张小花当即吓得跳了起来,将饭碗打翻在地,紧接着她便感觉胃部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一般,将胃里的东西向外挤压,张小华直接就呕吐了起来。
母亲见此情景,本就精神脆弱的她瞬间崩溃,对张小花拳打脚踢,嘴里还哭喊着:“就是因为你个拖油瓶,没有你我早自己走了,至于在这受罪吗!”张小花听闻此言如遭雷击,整个人大脑一片空白,随即,没有一丝犹豫,她一把推开母亲,直接就冲到阳台从窗户上跳了下去。张小花母亲被吓傻了,她急忙跑到窗户前,看见自己的女儿倒在血泊中,嘴里的血不断涌出,身体也在抽搐。张小花母亲疯了似地冲下楼,抱着女儿绝望地哭喊求救。周围的路人打电话叫了救护车将张小花送到了医院。
张小花被紧急送入急诊室,医生立即安排了血气分析、头部CT、全身X光片及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仅为58%,脉搏微弱,呼吸急促。头部CT显示脑震荡,右腿重度骨折。医生迅速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开始进行机械通气,并通过静脉输液稳定血压。紧急处理后,血压稍微恢复,血氧回升至90%。随即决定将其转入ICU进一步观察和治疗。ICU内,医生继续监控其多脏器功能,确保心肺功能稳定,准备进一步的手术修复和心理干预。
因为张小花家在三楼,受伤不甚严重,很快便转入了普通病房,之后医生便对张小花进行了心理测试。医生安排了PHQ-9抑郁症量表评估和GAD-7焦虑症量表评估。PHQ-9评分为22分,表明为重度抑郁症;GAD-7评分为19分,显示为重度焦虑症。血液检查显示无明显生理异常,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综合评估后,医生确诊其为重度抑郁症伴重度焦虑症。
医生看着张小花,语气温和却严肃:“经过评估,张小花的情况属于重度抑郁症和重度焦虑症,需要及时干预。首先,我建议你开始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可以帮助你缓解症状,但药物治疗仅是辅助,最重要的是配合心理治疗它能帮助你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减轻焦虑和抑郁感。最好在家人的陪伴下治疗”
张小花的妈妈看着女儿受了这么多罪,心如刀绞,下定决心帮助女儿走出阴霾,她开始查阅有关抑郁症的最新研究成果,翻阅了大量关于心理治疗、药物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的医学书籍与学术期刊。同时她报名参加了知名心理学教授主办的讲座。在讲座上,教授详细讲解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情绪管理技巧,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有效缓解症状。受到了教授的启发后,张小花的妈妈决定为女儿制定一份综合治疗计划,并且开始与专业心理治疗师合作,帮助张小花逐步改善情绪,增强抗压能力。
六个月后,张小花再次回到医院复查。医生查看了她这段时间的治疗记录与症状,结果显示:张小花的情绪明显改善,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已经大大减轻,心情开始变得更加平稳,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医生惊讶地说道:“我从医十几年,之前重度抑郁的患者只能通过电休克治疗或者大量药物冲击治疗才能有所缓解,像你这样从生活入手就能恢复的患者几乎没有,真的是医学奇迹啊!”
不久后,张小花的治疗经历在医院内广为传颂,许多病人和家属向她妈妈请教治疗经验。张小花妈妈也受到了邀请,去各类抑郁症治疗讲座上分享经验。大家七嘴八舌地问道:“张女士,你是不是认识什么世外高人啊,怎么就能不依赖药物治疗从而让你女儿恢复了正常,我家孩子抑郁了好几年,现在都不能自理,你可一定要教教我们啊!”
张小花妈妈微笑着答道:“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哪儿认识什么世外高人,都是自己研究的结果。我们都太过看中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其实生活中的综合调理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们能坚持这三点,不用三个月,孩子的心理状态就能有所转变!”
第一个措施:定期心理治疗,帮助张小花重建自我认知
张小花妈妈决定,首先要帮助女儿调整内心世界。她开始为张小花安排专业的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CBT)。她知道,抑郁症往往源自负面思维的不断循环,而认知行为疗法正是通过帮助患者识别、挑战并改变态度和行为,来打破这种循环。
治疗师帮助她从根源分析抑郁症的根源,教她如何面对自己深埋的恐惧和不安,改变她对生活和自我的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小花逐渐感到轻松,焦虑不再如过去那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虽然她还在承受困扰,但她开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让自己慢慢释然。
第二个措施:调整作息,改善生活习惯
除了心理治疗,张小花妈妈深知,规律的生活作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缓解抑郁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开始严格管理张小花的作息,保证她每天晚上能够按时睡觉,避免熬夜和不规律的作息。张小花妈妈也知道,运动对抑郁症的缓解非常有效。
于是,她鼓励女儿每天早晨起床后做简单的运动,哪怕是短短的散步。在她的坚持下,张小花逐渐形成了健康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也开始逐渐参与到家庭日常活动中。每天的散步虽然短暂,却为张小花带来了不小的改变。她发现,身体的轻松感让她的心情不再那么沉重,情绪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第三个措施:建立支持系统,增加家庭互动
治疗的过程中,张小花妈妈意识到,家庭的支持和互动对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于是,她开始更加注重与张小花的沟通,并鼓励其他家庭成员参与进来。每天吃饭时,她会与张小花谈心,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尽量避免沉重的气氛。
她鼓励张小花与家人分享她的想法和感受,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情绪波动。妈妈始终相信,亲密的家庭关系能为张小花提供强大的支持。渐渐地,张小花的内心不再像以前那样封闭,她开始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更加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爱。母亲的陪伴和关怀,给了她重新走出困境的力量。
(《21年,上海15岁女孩患抑郁症休学,1年后抑郁消失,2点经验值得借鉴》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彭医生科普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