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裴靖瑜
裴靖瑜
人文光谱|♀ · 汉 · 河洛文明带(籍贯:河南洛阳)
时光锚点|1970年8月 · 黄河文明发祥地
智识拼图
◆ 复合型学历架构:研究生→法律硕士
知行历程
▣ 1992双线轨迹:
【基层熔炼期·城墙筑基】
◆ 市域治理双维度
├─ 工商体系深耕:
▸ 西安市工商局干部→副处长
▹ 商事制度改革前沿阵地
├─ 区县治理矩阵:
▸ 周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 临潼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 未央区委常委/统战部长
└─ 熔炼成果:
✓ 政法+宣传+统战三栖经验
✓ 城乡结合部治理样本积累
【跨界突破期·雁塔跃迁】2015-2017
◆ 媒体转型双引擎
├─ 广电改革实践:
▸ 西安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
▸ 总编辑(2015.09-2017.09)
├─ 破界路径:
▹ 党政干部→媒体管理跨界
▹ 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操盘
└─ 突破性成果:
✓ 打造"长安云媒"融媒品牌
✓ 党政宣传与民生传播创新
【战略跃升期·钟楼领航】2017
◆ 县域治理三级跳
├─ 鄠邑区(原户县)攻坚:
▸ 区委副书记/代区长(2017.08)
▸ 区长(2018.02-2020.06)
▹ 撤县设区后首任行政主官
├─ 三农战略升级:
▸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2020.06)
▸ 市乡村振兴局局长(2024.03)
└─ 战略支点:
◈ 创建"长安新农人"培育体系
◈ 打造"终南宿集"乡村振兴样板
西安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三农领域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38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594.43亿元,年均增速达4.6%,粮食单产更实现3.8倍飞跃。通过构建“三区三带七板块”现代农业格局,培育出周至猕猴桃(占全国七分之一市场份额)、临潼石榴(年产值超5亿元)、高陵全季西红柿(年种植面积超5000亩)等1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集群,并创新打造“吨粮镇”“吨粮村”高产示范区,2023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40万吨以上。
在产业融合方面,西安以智慧农业园区为载体,建成175个现代农业园区,推动农机化率达86.2%、科技进步贡献率71.03%,同时依托“四好农村路”网络串联起2717万人次乡村旅游客流,形成蓝田荞麦花海、鄠邑稻渔共生等30余条精品农旅线路,带动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2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收窄至2.58:1。通过全国首个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实现143宗6.92亿元项目阳光交易,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98%和100%,走出人居环境整治与集体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来源:Joker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