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o Quan! You are the BEST!” 全红婵攥着这张英国跳水名将杰克·劳尔的签名照,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凌晨1:30,全红婵的签名照和她的“水花消失术”
“To Quan! You are the BEST!” 全红婵攥着这张英国跳水名将杰克·劳尔的签名照,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这是4月4日墨西哥站预赛后的场景——她刚以390.40分拿下预赛第一,转头却化身“追星少女”,搓着手等偶像签名。
谁也没想到,这个18岁的“天才少女”,在第四跳207C失误后,还能用最后一跳5253B的“水花消失术”逆风翻盘。
从墨西哥到加拿大,中国跳水队的两周“极限挑战”
仅仅两天前,墨西哥站的欢呼声还未散尽,中国跳水队已降落在加拿大温莎市。
4月10日晚22:00,男子3米板预赛率先打响第二站的首跳;紧接着,全红婵和陈芋汐的“巅峰对决”将在11日凌晨1:30登场。
这次温莎站的赛程堪称“魔鬼”——预赛与决赛间隔不足48小时,选手们连倒时差的时间都没有。
中国队的目标很明确:包揽全部9枚金牌,尤其是男双3米板和男子10米台,必须夺回首站失守的阵地。
全红婵的“身体烦恼”和凌晨2:30的预赛
“我现在跳207C,总觉得压不住水花。 ”全红婵在墨西哥站后坦言,身高从1米43蹿到1米53的她,还在适应身体变化。
这次加拿大站,她将在4月11日凌晨2:30的预赛B组第14位出场,比陈芋汐所在的A组晚1小时。
两人错峰作战的安排暗藏玄机:陈芋汐早场利于快速进入状态,全红婵晚场则需对抗熬夜的生理疲惫。
数据不会说谎——墨西哥站预赛,全红婵的6243D(第三跳)和5253B(第五跳)分别拿到81.60分和89.60分,而陈芋汐因407C动作失误,总分落后近17分。
陈芋汐的“419分魔咒”和混合团体赛的秘密武器
“这次预赛,我要把入水角度再收紧5度。 ”陈芋汐在训练馆里反复调整动作。
墨西哥站她以419.35分夺冠,但混合团体赛中,她与陈艺文、王宗源的组合却暴露出同步性不足的问题。
作为中国队唯一兼项女单10米台和混合团体的选手,她的体能分配成关键——4月12日05:30混合团体决赛后,她只有不到48小时备战13日凌晨3点的女单决赛。
泳联官网数据显示,她的拿手动作626C(臂立向后翻腾三周抱膝)在首站拿到86.40分,比全红婵的同动作高出4.8分。
凌晨观赛指南:别错过这些细节
“家人们量力而行啊! ”网友在直播贴下留言——女子10米台决赛定在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3:00,而预赛只能在泳联官网观看。
关注全红婵的第四跳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这个动作在墨西哥站仅得62.70分,入水时身体偏移了约10度。
陈芋汐的第三跳626C同样值得盯紧:她在首站因此动作失误,导致预赛落后,但决赛时调整到近乎完美。
男队方面,胡宇康/郑九源将在13日22:00的男双3米板决赛亮相,他们首站因第四跳5154B(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屈体)同步分仅得7.5分,最终以23.4分之差丢金。
王宗源的“孤独守擂”和墨西哥黑马的威胁
当全红婵和陈芋汐吸引所有目光时,王宗源正默默加练109C(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
这位男子3米板世界冠军,在墨西哥站以102.60分的单跳成绩碾压对手,但队友胡宇康预赛排名第六,让他成了中国队该项目的“独苗”。
更棘手的是,墨西哥选手兰达尔·威拉斯在首站爆冷夺得男单10米台金牌,此次温莎站,他放话要“复制奇迹”。
4月14日05:30的男子10米台决赛,朱子锋和程子龙能否拦住这匹黑马,将决定中国队能否实现9金目标。
郭晶晶的“技术监督”和裁判席的较量
本次温莎站,观众席上多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郭晶晶以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成员身份坐镇现场。
她的任务之一,是监控裁判打分公正性。 首站墨西哥,全红婵的5253B动作曾因一位裁判打出9.0分(其他裁判均为10分)引发争议。
4月13日凌晨3点的女单决赛,当全红婵和陈芋汐站上跳台时,郭晶晶的笔记本上,或许正记录着每一个翻腾的轴线和入水的水花大小。
来源:清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