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昌邑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09:15 2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1日讯潍坊昌邑市饮马镇“梨花水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三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探索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子,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1日讯潍坊昌邑市饮马镇“梨花水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三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探索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子,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

4月3日,第十六届山阳梨花节开幕,博陆山风景区新开发的丽阳湖景点成为最大亮点,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只见瀑布沿山石冲下,吸引游客纷纷拍照打卡;丽阳湖游船码头处,人们早早排起了长龙,等待体验泛舟畅游的乐趣。博陆山风景区积极融入“梨花水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对原有废弃的石英石矿坑进行规划设计,坑内蓄水取名丽阳湖,坑体周边见缝植绿、能绿尽绿,蓄水池周围绿化草坪500㎡,建设步行栈道360m,安装安全防护设施和遮阳棚,将新景点打造成集自然观光、户外运动、团建拓展和休闲露营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旅游目的地,从而实现了景区内红峡湖和丽阳湖景点的梯次开发利用,在对博陆山自然景观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景点布局更加优化,旅游资源更加丰富。

依托博陆山上省内树龄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千亩梨园”,山阳村将博陆山打造成国家AAA级景区,并成功举办山阳梨花节、大梨采摘节、大梨竞拍等活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增加收入1500多万元。山阳大梨栽培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阳大梨获评国家级绿色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山阳大梨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助推博陆山风景区文旅活动更加丰富多元、亮点纷呈,成为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地标。

建设智慧化生产园区,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走进示范区内的潍水苗木种质资源基地,只见一排排的草莓生长在半空中,鲜嫩的果实掩映在绿叶中,让人垂涎欲滴。整个生产基地采用荷兰豪根道(Hoogendoor)智控系统,在这儿生长的草莓、番茄等作物可享受定制化的套餐,水肥一体精准灌溉、智能环境温控、智能升降种植等硬核数字科技在这里得到广泛应用。智控系统根据农作物需要,调控灌溉量、灌溉频率和铁、钼、钙等微量元素补给比例,有效改善番茄、草莓的酸甜口感,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作物还享受到管家式贴心服务,智控系统根据植物生长参数,调控温度、湿度和C02浓度,提高阳光利用率,延长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周期,让植物在最舒适的环境中生长。豪根道智控系统获评“第一批潍坊市数字农业典型应用场景”。

先进的管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基地实现年产saopolo等番茄420万斤,蝴蝶兰等花卉55万株,香野、章姬等草莓6.4万斤,产值可达2500余万元。每年可为当地农户带来土地流转收益约1300元每亩,同时还可提供400余个新工作岗位。基地技术负责人于相洲介绍说,基地每年接待前来参观考察的团队有100多场次,在草莓采摘季基地都要开展开放式采摘活动,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直播,介绍基地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和生态高效的种植模式,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数字赋能农业生产带来的无穷魅力。

加快补链延链布局,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基地

昌邑市生姜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年产量50多万吨,是第一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但原有的生姜专业市场主要分布于昌邑城区周围,随着南部的饮马、北孟等镇生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缺乏大型专业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昌邑农创集团将原有的纺织车间进行改建扩建,投资10亿元建设了占地400亩的北方农品汇,打造昌邑南部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基地。北方农品汇项目经理杨建辉介绍说,目前农产品初加工区已全部投入使用,开设了洗姜线20条,沥水库76间,主要对生姜、马铃薯等农产品进行清洗、分拣、包装,以此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保鲜期、改善品质。从3月份开业运营以来,每天清洗加工生姜达200余吨,市场交易额日均200余万元。

北方农品汇项目将逐步配套建设仓储保鲜区、水处理区、“三农”服务中心、净菜加工区、检测检验中心等基础设施,提升大姜、马铃薯等农产品仓储保鲜能力,引领特色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交易物流驶入快车道,实现惠农富民。项目全部投入使用后,将成为昌邑南部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可储存大姜、马铃薯等农产品5万吨,实现年产值10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闪电新闻记者 王亮家 刘九省 通讯员 李冰 韩金亮 王静文 潍坊报道

来源:立华的纪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