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电梯关乎大民生。在老旧小区,要不要加装、要不要换新,电梯改造成为关乎百姓幸福感的民生重点。今年以来,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通过加装和更新电梯,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小电梯关乎大民生。在老旧小区,要不要加装、要不要换新,电梯改造成为关乎百姓幸福感的民生重点。今年以来,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通过加装和更新电梯,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安置小区加梯
“终于不用窝在家里了”
走近腾龙苑东区37-1幢乙单元,一部现代化的电梯在门前矗立。腾龙苑东区2004年建成,是一个安置小区,有83个单元未配备电梯,其中五层、六层的楼梯房共有30个单元。小区常住人口约3000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近30%,加装电梯成为居民们的迫切需求。
“2023年时,居民们就表达过加装电梯的意愿,但是整个单元12户居民中有5户反对。为此,社区党总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推进加装电梯事宜。”腾龙社区网格员许国强介绍,通过召集居民代表座谈、征询楼栋住户意见、上门沟通协调等方式,最终推动加装电梯事项落地,2024年12月6日,腾龙苑东区37-1幢的加梯工程正式开工,争取今年4月底投入使用。
即将竣工运行的电梯,让居民的期待溢于言表。“每天买菜,上上下下实在吃不消,以后就方便了。” 83岁的江奶奶说。“我腿脚不便,下一趟楼最少要十几分钟,只能尽量不出门。有了电梯,我就可以天天出门转转了。”居民万阿姨表示。
“目前还有3个单元在筹划加装电梯,需要以旧换新的电梯也在摸排中。”许国强说,未来,小区将逐步实现加装电梯从“零星化”向“成片化”转变。
高层小区换新
“高龄”电梯光荣“下岗”
与腾龙苑东区相隔不远的凤凰名城小区,最近也破解了一道电梯“难题”。就在上个月,该小区5幢旧梯更新正式开工,标志着新北区2025年首台老旧电梯换新工程正式启动。
凤凰名城小区2008年交付,有29栋楼共90台电梯,其中44台使用已超15年。5幢交付于2009年,作为28层的高层住宅,两部“高龄”电梯承载着108户居民上下楼需求。
“由于电梯老化严重,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都盼着能换上新电梯。”家住18楼的路女士说,在了解到“国补”政策后,她先后找到物业、业委会和社区,并得到了回应。
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龙虎塘分局,并联合特检院对两台电梯进行评估,最终在2024年12月成立电梯换新工作小组,开启了一场关于更换老旧电梯的民生实事基层治理实践。通过“街道政策指引、社区业委会协同推进、业主代表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以及“政府引导+多元共治”的模式,街道走访入户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将更换意愿、费用分摊、电梯厂家、施工工期等要素“挂图作战”,并发动5幢108户居民中的89户,筹集到电梯更换费用15余万元。
“新电梯即将投入使用,大家都很期待。”路女士说。
探寻“自治钥匙”
一手抓老旧小区加梯,一手抓老旧电梯更新,龙虎塘街道认真摸排居民需求,发动网格员、业主代表入户宣传,推选有责任心、意愿强烈的居民为电梯项目负责人,积极探索破题机制。
街道和项目负责人,一起推动项目报建、资金筹措、矛盾协调等工作,将电梯加装工程纳入街道小型建设工程监管,对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等全程跟进和监督。街道从基层治理创新的角度,积极组织居民协商制定电梯使用管理公约,明确各方责任和相关事项,保障电梯安全使用和有效维护,形成了“打造共识—居民自治—把关质量—建章立制”的可复制方案,为新北区加快破解电梯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截至目前,新北区已报批加装电梯40台。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简化审批流程,并建立长效协商机制。对已有成功加梯案例的小区争取形成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推进加梯工作。同时,将积极结合旧改,推动更多设施实现升级。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