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项措施全方位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11:12 1

摘要:4月8日,《邢台市优化营商环境部门改革举措(第二批)》印发实施,推出12项改革措施,进一步规范入企执法检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持续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邢台市优化营商环境部门改革举措(第二批)》印发实施

十二项措施全方位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本报讯(记者郭文静 通讯员王少华)4月8日,《邢台市优化营商环境部门改革举措(第二批)》印发实施,推出12项改革措施,进一步规范入企执法检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持续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打造“入企扫码”升级版。强化执法检查备案、扰企执法预警,畅通企业在线评议反馈渠道,提升跨部门联合检查比例,强化对涉企执法活动的全流程监督。

压减执法频次,开展“预约指导服务”。行政部门主动公布涉企检查计划,明确检查主体、依据、事项、对象、频次、方式及是否跨部门联合检查,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检查。除非省级以上另有规定,同一行政执法部门对同一企业主动开展现场检查的年度频次不得超过两次。行政部门制定涉企预约指导服务事项清单并在各自门户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公开,企业可通过网上申请、电话预约邀请行政部门到企业开展政策宣贯、法治体检、合规指导。

实行园区帮代办服务全覆盖。政务服务端口由服务中心延伸到开发区,在开发区内建立项目服务团队实行专班服务,跨部门、跨层级统筹协调审批服务资源。

完善“双盲”评审机制。扩大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范围,由“限额以上”扩展到“全部依法必招项目”,专家和场地在全省范围“盲抽盲定”。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分批次、分标段核发施工许可证。对同一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内涉及多个单体工程的房建工程,在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单体工程分批次办理施工许可证;对长度2千米以上的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线性工程,可以按标段分标段办理施工许可证。

全面实施“分期竣工验收”。对房地产开发、工业、科技研发、楼宇经济、商业综合体、学校、医院等领域的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分期竣工验收”,支持功能完善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主体工程或单体建筑提前投入使用。

泉城易办,提速增效。开办普通货物运输企业所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集成办理,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减为4个工作日;简化大型商场活动备案流程,执行容缺受理一次办成,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减为2个工作日;推动“个转企”增量提质,允许保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成立日期,各类许可证件在有效期内可延续使用,免收各类换证费用;深入推进企业跨县(市、区)“一照多址”改革。

全市银行网点实行不动产“即贷即抵·泉城网办”。金融机构贷款系统与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系统对接,将不动产抵押登记环节嵌入银行贷款审批与放贷之间,抵押权人、抵押人“零跑动”,在银行网点“一站式”办理不动产权抵押登记。

推行税费优惠“免申即享”。发布《邢台市税费优惠政策“免申即享”操作指引》,推动63项税费优惠政策“免申即享”。完善研发费用智能归集功能,通过加计扣除平台与企业财务软件研发数据的对接,实现自动化归集,智享税费优惠。

激活企业引才育才新引擎。聚焦我市优势产业,向重点龙头企业下放职称自主评审权,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我市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标准,为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订单定向”“企业专属班”的特色定制化服务。

提速认证授权,激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完善企业认证服务协调工作机制,童车、玩具等产品强制性认证周期从3个月缩减为15日;在重点产业园区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质量基础服务;开辟企业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由20个月缩减至6个月,实用新型专利由8个月缩减至3个月,外观设计专利由3个月缩减至1个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建立企业质押融资“白名单”,推动知识产权资产化融资转换。

部门接线为企解忧,“办不成事”监督亮剑。市(县)直部门负责同志定期走进12345热线,市县两级常态化开展“一对一”解答企业诉求活动;12345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热线3288565增设“办不成事”投诉内容,因部门不正确履职,致使企业利益受损造成不良影响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处理。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