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国球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在昆明举行。奥运冠军马龙、许昕、刘诗雯、李晓霞等一行先后走进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西南联大旧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与师生互动交流,手把手教授乒乓球技巧,分享拼搏故事。(4月8日《春城晚报》)
4月8日,“国球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在昆明举行。奥运冠军马龙、许昕、刘诗雯、李晓霞等一行先后走进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西南联大旧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与师生互动交流,手把手教授乒乓球技巧,分享拼搏故事。(4月8日《春城晚报》)
乒乓球桌前,马龙俯身指导一名学生握拍姿势,许昕笑着与孩子们互动,刘诗雯和李晓霞耐心讲解发球技巧……这些曾站在世界之巅的运动员,此刻以最朴素的姿态,将国球精神的种子在校园播下。他们从电视镜头中走出,来到云南青少年身边,很多人直呼终于见到了“偶像”,激动之情不言而喻。
从西南联大到乒乓球桌,这是一种爱国与拼搏的精神传承。在参观西南联大旧址时,马龙动情地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联大学生用知识报国的精神,和我们用乒乓球为国争光的信念,本质是一样的。”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逻辑:真正的榜样,从不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以共同的精神内核跨越时空。马龙鼓励的话语,让青年学子们铭记西南联大的烽火岁月,将爱国情怀融入到青春的奋斗中;他借用乒乓球这一“小球”转动更多人的“大梦想”,激励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勇攀高峰。
在简陋和艰苦的环境中,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靠的是“刚毅坚卓”的校训;国乒长盛不衰60余年,靠的是“心中有国家,才能战胜自我”的精神。这种精神传承尤为珍贵,奥运冠军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顶流”,应当承载民族精神的高度。
此次活动,奥运冠军们不仅推广了国球运动,更以鲜活的姿态诠释了何为真正的榜样。活动中,学生感叹“原来冠军也会失败”,这种认知冲击比教科书更深刻。也如马龙教孩子握拍时所言,“手感是练出来的,不是看视频学出来的”。这次活动后,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校长说,乒乓球社团报名人数翻倍。这说明,榜样教育需要“体验感”。建议将运动员、科学家等进校园常态化,而非仅限“奥运年”;将楷模故事纳入德育课程,用真实案例取代空洞说教。
榜样力量的本质,不在于聚光灯下的光环,而在于能否点亮他人的心灵。奥运冠军走进校园,真正展示了榜样力量的时代回响,更加明确了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精神灯塔,激励青年学子应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争先。
开屏新闻评论员 蒋琼波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