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宕昌县法院哈达铺法庭妥善调解一起因网络不良言论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被告当庭向原告某酒店出具道歉声明,并在快手、抖音平台上发布道歉视频,同时当庭给付原告某酒店经济损失赔偿2000元,双方矛盾得以高效化解。
近日,宕昌县法院哈达铺法庭妥善调解一起因网络不良言论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被告当庭向原告某酒店出具道歉声明,并在快手、抖音平台上发布道歉视频,同时当庭给付原告某酒店经济损失赔偿2000元,双方矛盾得以高效化解。
“恶意”差评引发侵权纠纷
“注意注意,各位兄弟姐妹避雷,某某酒店卫生非常差,室内灰尘能有一指头厚,垃圾桶垃圾不及时处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极差……”
某日,原告某酒店经营者在快手、抖音平台上刷到一条视频,配文为针对该酒店的不实评论,已经有了极高转发量和评论。酒店经理惊愕失色,及时联系该条视频发布者,要求尽数删除关于酒店的恶意差评及视频,但发布者将其账号从快手和抖音拉黑,拒不删除,遂诉至宕昌县法院。
原告诉称,被告于2025年2月在快手、抖音平台发布有关于该酒店虚假信息的短视频,但被告并未在该酒店登记入住过,发布内容不实。被告捏造虚假事实,并请朋友转发、散播、扩大影响,侵权视频播发量累计达到1.3万人次,引发多条负面评论,其行为严重损害原告的商业信誉,直接导致原告客房预订量下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原告多次与被告沟通未果后,要求被告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担责。
全力调解平衡权益促和谐
宕昌县哈达铺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考虑到网络侵权案件的特殊性,以及双方矛盾激化可能对企业商誉和个人权益造成的持续损害,决定以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在调解过程中,办案法官通过释法明理、分析网络言论边界,引导双方理性看待争议。法官提醒双方,当今短视频盛行,人人都是自媒体,大家在权益受损时不能盲目通过短视频宣泄情绪,如果发布虚构、编造、剪辑不实视频,可能会得不偿失。最终,被告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承诺尽数删除发布的不实短视频,在快手、抖音平台上发布道歉视频并置顶30日,同时当庭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000元。
网络非法外之地 言论自由有边
本案是网络时代涉自媒体侵权的典型案例。法院通过调解方式,既维护了企业的合法商誉,也警示公众: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发布言论需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对虚构事实、恶意抹黑等侵权行为,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案件的高效化解彰显了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柔性司法手段平衡双方权益,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宕昌县法院将持续聚焦民生权益保护,以“调判结合”方式妥善处理涉网络侵权、商誉保护等新型纠纷,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服务。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