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司马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司马光砸缸”,6、7岁的小孩在危急关头,大脑还能飞速运转,“人暂时无法脱离瓮中的水,那就让水脱离瓮中的人”,真的是沉着冷静机智过人。
说起司马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司马光砸缸”,6、7岁的小孩在危急关头,大脑还能飞速运转,“人暂时无法脱离瓮中的水,那就让水脱离瓮中的人”,真的是沉着冷静机智过人。
我们的小光同学一战成名。
人常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孩子聪明伶俐的,长大了不一定怎么样。真的是这样吗?司马光同学就是一个有力的反证。
长大后的小光同学,读书,科考,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在19岁的时候登上读书人的最高级考场——殿试,并且取得了耀眼成绩——进士甲科,就此进入仕途,从谏议大夫到御史中丞,宦海沉浮,终至相位。他还比其他达官贵人多了一项成就——主编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当然,今天我们不聊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成功的,也不谈小光同学的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拒绝内卷,给孩子减负,从你我做起。
我们来换个角度走近司马光——纵观两宋,他是唯二没有纳妾蓄姬的高官。
在文科生最为得意的宋朝,文官待遇优厚,生活轻松奢侈,平日里下了班相当一部分时间就是宴饮出游,简单来说就是吃吃喝喝,玩一玩,乐一乐——哪一项都需要美人点缀,因此,蓄养歌姬舞女纳妾使婢成风,甚至成为是一种时尚,备受大家推崇的苏轼,哪怕对发妻王弗再怎么深情难忘,一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打动多少读者,依然不改东坡先生拥有多名侍妾的事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方能反衬出司马君实先生的可贵。
司马光,字君实,与结发妻子张夫人携手三十余年,恩爱有加,可惜张夫人“未有子”,没有给司马家生个儿子,张夫人心有愧疚,你为官做宰的,娶个小老婆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总得延续香火吧!张夫人和司马光商量多次,都被拒绝,张夫人只好先斩后奏自作主张买了一名美女,盛装打扮之后,趁夜色正好就悄悄把她送入君实先生的书房。
红袖添香,佳人在侧,……
打住你的想象,那是一般人。我们君实先生的反应是“略不顾”,忽略美女的存在,跟没这个人似的,看都不看一眼。还是美女首先打尴尬僵局,随意拿起一本书,娇滴滴地问:“中丞,这是什么书啊?”司马君实“拱手庄色”很严肃地回答“这是《尚书》。”然后就不再言语,把美女给晾在那里了,尴尬了一会只好悻悻然退出书房。
还有一次,司马光到岳父家赏花,张夫人和岳母又偷偷安排了一个美貌婢女近身伺候,自己悄悄退出。司马光不客气地说:“夫人不在,你见我作甚。”不解风情罢了,这语气能把小姑娘给吓哭。对自己夫人张罗的美女尚且如此,更不会在外面拈花惹草了。
从给皇帝支招的顾问、参谋到帮皇帝挑刺的监察御史,哪怕到权倾天下行宰相之职“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宦海沉浮,身在富贵功名之中,片叶不沾身的司马光真的做到了身为丈夫对妻子的忠贞,真的是像他自己的“字”一样,君实,实者,非虚也,内外澄澈,表里如一。
司马君实先生真的是绝情绝念的人吗?面对美女真的没有丝毫动心吗?我们不是他,不知道真相如何,只知道结果如何,就像《西游记》中的唐三藏,面对女儿国女王,他动过心吗,哪怕一丝一毫?只知道他取得真经的信仰未曾动摇。
面对生活中的诸多诱惑,功名利禄声色犬马,你心动过吗?心动之后依然能守住原则和底线吗?
#人道德水平的退步是什么促成的?#
来源:欧阳历史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