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更年期门诊:不该被忽视的十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1 15:12 2

摘要:“更年期的本质是卵巢衰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医院周坚红说,过去许多人觉得,更年期忍忍就过去了,但现在更多的女性开始主动积极寻求治疗、提升生活质量,开启一场科学管理、温柔以待的生命迁徙。

钱江晚报记者 方力 陈颖 实习生 柳明烨

“姨妈”无故出走,突然一阵冒汗,一夜辗转难眠,潮热如潮水般侵袭,情绪在焦虑与低落间摇摆……这些隐秘的困境,被称为“更年期之痛”。

随着知名媒体人李静拍摄制作的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热播,社交媒体上,关于更年期的话题再一次引发关注和热议。

这是每位女性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相关症状和情绪可以延续长达十年之久,而它们,和它们的主人却常常被忽视。

“更年期的本质是卵巢衰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医院周坚红说,过去许多人觉得,更年期忍忍就过去了,但现在更多的女性开始主动积极寻求治疗、提升生活质量,开启一场科学管理、温柔以待的生命迁徙。

连日来,我们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医院等多家医院,记录下了更年期门诊里的面孔,通过医生、病人和家属的采访以及讲述,想让更年期和深受更年期困扰的人们被看见,也试着回答“我,怎么和更年期的我自处”以及“我,怎么和更年期的家人相处”等问题。

“怎么看老公都不顺眼”

它的到来可能静悄悄

由丈夫陪同,刘芳来到周坚红的诊室。

“我今天来看子宫方面的问题。”53岁的刘芳描述,情绪方面还好,就是热,常常全身出汗,身体的酸痛也很明显。

一旁候诊的女人们关心起来,“你也一起看看更年期问题吧。”“是啊,你这症状还挺明显的。”

在这里,更年期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更年期究竟什么时候开始的?

杭州一家市级医院更年期针灸门诊的方医生说,它的到来或许悄无声息。就好像脸上出现的第一道皱纹,从衰退直至最终衰竭,这是一条很长的下坡路。而很少有人,会在衰退刚开始时察觉。

方医生说,大多数人第一次走进诊室,往往是老朋友月经“出走”了。而更多的人,其实是没有觉察的,“因为早期更年期症状比较隐匿,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只有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

有一位妈妈起初是带着儿子来诊室贴膏药,无意间说起自己睡眠不怎么好,再问下去,说到夜间会数次潮热出汗。“我提醒她,这可能是更年期到来的信号。后来经过激素水平测定得到了确认。她起初是无法接受的,觉得那是50岁左右女性才该面对的问题,而她才40岁出头。我建议她医学干预,定期来做针灸,两三年下来,维系着月经正常运转。”

针灸门诊还有一位治疗了2年的女士,喜欢扎高辫子,看着青春洋溢,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激素检查,她完全不会想到,自己还没到40岁就要遭遇更年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一科副主任医师盖源解释,更年期在医学上被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进入更年期时,女性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水平波动下降,进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很多情况下,身体会率先发出信号——像潮热盗汗、月经不准、骨密度流失导致关节或腰背疼痛……还有人会突然陷入莫名其妙的烦躁,具体表现为看老公哪里都不顺眼、夫妻生活产生嫌隙等。“我不久前接诊的一位女性,两三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晚上本来好好睡在那里,突然‘唰’一下汗就下来了,这都是比较典型的更年期症状。”盖源说。

最年轻的患者30多岁

这事很难“熬一熬”就过去

盖源说,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全部更年期症状,但其中大多数女性都会出现一种或几种。从医学角度来说,围绝经期是一个很大的时间跨度,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绝经,大概会持续10年。正是因为症状多种多样,也很难有患者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应该挂什么科室。

盖源的一位患者就是这样,因为心悸,一直挂号在心内科检查,心超和动态心电图都做了,结果显示都正常,最后医生建议她到妇科看看,一查其实是更年期引发的问题,“还有人反复背部疼痛,从骨科查起,又转诊到神经内科再转诊到妇科,兜兜转转三个科室,在补充雌孕激素后,背痛马上就好了。”

而有时,情绪上的变化甚至比身体上的痛苦更“磨人”——盖源接诊的患者中,有人会反复挂她的号来看,但进门之后往往会先哭半个小时,来宣泄抑郁的情绪,有的甚至还需要协调心理医生介入。

在盖源看来,这就是为什么更年期很难“熬一熬”就过去的原因,“与其说这是一种疾病,不如说是生理的改变引起的涉及身体和心理问题的综合征。”

“如果要对更年期综合征进行系统诊疗,可以挂妇科内分泌科,现在有些医院也开设了更细化的更年期专科门诊。”她建议,只要感觉不舒服,而且这个不舒服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了,就应该尽早来看。

“很多一开始出现的症状,能通过治疗手段进行调节,像潮热会加重失眠症状,长期失眠之后情绪也会受影响。如果一开始就进行调节,反而会打断这种恶性循环。有些人甚至完全看不出处在更年期中。”

在临床实践中,一方面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患者希望对更年期医疗干预延续到60岁之后,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年纪较轻的患者正在挂号看卵巢功能减退,“最年轻的只有30多岁。”

盖源分析,年轻患者中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卵巢功能减退会比较多见,也有一些是因用药、手术等原因引发,“这些卵巢功能减退的患者同样会出现一些‘更年期’症状,如果不尽早干预,长期来看,患者的骨量会有一个明显的丢失,对心血管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为病因多样,有些患者甚至找不出早衰的病因,但治疗可以先跟上。”

从吃惊慌张到坦然接受

走近身处更年期的70后女性

采访中我们发现,更年期的影响弥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自身也不清楚该从何谈起。

按照女性进入围绝经期的平均年龄46岁计算,今天正在进入更年期的,大多是一批70后女性,身处的人生阶段,可能是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自己仍在职场打拼,同时还要照顾已然老去的父母。

“其实我的症状不算典型,没有很强烈的特别感受。”48岁的章女士笑着,不愿意描述那些痛苦,比如睡不着觉,比如头疼。她只是平静地述说,这一年多来,每个月都按时去医院挂号、配药,口服补充雌孕激素。“我是经过各种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决定吃药,想着自己的年纪也差不多到了。”章女士不认为这是生活中的一道坎,也不觉得更年期是什么特殊的女性标签,“我没有感受到周遭什么异样的目光,现在大家可能都很懂。”

程女士进入更年期已经五六年,从30多岁第一次知道激素衰退的吃惊慌张,逐渐回归接受和坦然。

她知道这种更年期的影响不会随着绝经而远去,它不是生命中的一个片段,而是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影响着漫长的后半生。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