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蓝梓豪,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生,一名将青春热血播撒在乡村振兴热土上的新时代青年。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毅然选择返乡,扎根阳春市三甲镇大垌村,运用所学专业技术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以科技赋能乡土,在田野间书写新时代
蓝梓豪,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生,一名将青春热血播撒在乡村振兴热土上的新时代青年。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毅然选择返乡,扎根阳春市三甲镇大垌村,运用所学专业技术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以科技赋能乡土,在田野间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2018年光荣退役后,蓝梓豪敏锐捕捉到家乡农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主动担任村资料员。工作期间,他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决心将数字技术与传统农耕相结合,让科技种子在乡土生根发芽。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农作物种植模型,科学筛选出脆蜜橘、百香果、香水柠檬及中科1号红松茸等适种品种,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在红松茸种植推广中,蓝梓豪创新性采用生态种植法:不用化肥农药、不用塑料大棚巧妙利用禾秆、谷壳、花生壳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培养基质。该技术体系既解除了冬季土地闲置难题,又蹚出绿色农业新路径。
该创新实践获得阳江市人社部门认定,蓝梓豪获评广东省"乡村工匠生产应用(种植技术)"中级职称及"农村乡土专家"称号,并被推选为村副书记。这些荣誉既是对其技术专长的肯定,更是对其带动共同富裕实践的高度认可。
面对市场风险挑战,蓝梓豪展现出战略思维与风险防控意识,通过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定期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乡民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而面对红松茸产业初期,菌种单包综合成本超20元,亩均投入逾4000元的投入成本压力,他积极拓宽销售渠道,争取镇政府、市政府推广支持,同时对接酒店、超市洽谈合作。创新将红松茸加工为干品,延长保质期,降低滞销风险。经过努力,试种首年收益即突破40万元,2023年15亩红松茸种植收益更达120万元。蓝梓豪的事迹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扎根乡土、创新实干的奋斗精神。他的实践表明,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入了解乡土需求,就能开辟特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蓝梓豪的探索实践仍在持续深化。牵头成立了广东稻香红松茸种植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协议,回购他们种出来的红松茸。同时推动建设农旅融合采摘园,创新开发红松茸及特色水果采摘体验项目,持续集聚人气、激发产业活力。以及参加了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
蓝梓豪计划修建冷链仓储设施,保障产品新鲜度;与生物科技公司联合研发红松茸肽深加工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种植。谈及产业前景,他充满信心:"在科技赋能和政策支持下,红松茸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谈及成长历程,蓝梓豪特别感念母校培育:在校期间,不仅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知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些经历锻炼了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他表示,是家乡热土孕育了创新果实,是乡亲们的托付成就了奋斗青春。
面向未来,这位扎根乡土的新时代青年表示:个人的奋斗只有融入时代浪潮才能绽放光彩。他将持续践行科技兴农理念,在良种选育、智慧农业等领域深耕,用创新成果反哺家乡热土。"他谦逊地表示,"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我不过是万千奋斗者的普通一员,但相信每一份坚守都能汇聚成改变乡村的力量。"(图文 | 陈权丰 杨灿涛)
来源:教育新闻广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