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响亮的口号,感召着无数青年将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广袤西部,朱光旭便是其中一位。2010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光荣地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背上行囊奔赴红寺堡区,开启了长达15年的服务征程。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响亮的口号,感召着无数青年将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广袤西部,朱光旭便是其中一位。2010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光荣地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背上行囊奔赴红寺堡区,开启了长达15年的服务征程。
在宁夏红寺堡区妇女联合会,办公室的大小事务他都认真对待:接听电话、撰写简报、电脑及网络维护、历年档案整理,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他还多次深入基层,助力“帮扶村”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广、残疾人普查等工作。每一次与村民的交流,每一个数据的核对,都是他对西部这片土地的深情付出。
朱光旭向学生演示景别的拍摄方法。
2011年,朱光旭来到红寺堡区广播电视影视服务中心。在这里,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参与采访报道30多篇,制作了10多个栏目,让红寺堡区电视台的节目画面焕然一新,节目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他用手中的镜头和编辑软件,记录下红寺堡区的发展变迁,为当地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两年的志愿者服务期满,许多人选择返回家乡,朱光旭则选择加入“大学生村官”队伍,来到生态移民村——弘德新村,先后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党支部副书记。期间,他主要负责社会管理工作,从迎接移民的前期准备,到网格化信息平台的建设维护;从移民工作考核验收,到“两险”收缴;从日常群众接待,到残疾人统计、移民低保转接、村党支部选举,桩桩件件都全力以赴,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与赞誉。
2015年,朱光旭成为红寺堡区新民街道罗山社区的工作人员,不久后被抽调到红寺堡区创城办。在这里,他投身创城、网信工作,运营“文明红寺堡”微信公众号和“走进红寺堡”App,用新媒体手段传播红寺堡区的文明之声。2016年,他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正式事业编制人员,招录到大河乡政府工作,因熟悉业务被继续抽调到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这更加坚定了他扎根西部的决心。2020年,因工作需要调到红寺堡区融媒体中心工作,他负责新闻制作及审核,为当地新闻事业添砖加瓦。2023年,他被调整到吴忠市红寺堡区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一名视频编辑老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为培养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朱光旭指导学生掌握剪辑技巧。
15年的时光,朱光旭荣获2010-2011年度宁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称号,2018年被评为吴忠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他奉献西部的见证。如今,他早已成为大家眼中地道的“红寺堡人”。朱光旭表示,将继续服务西部,为红寺堡区的建设倾尽全力,并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西部建设,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华兴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