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1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这是对美方单日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推高至125%的坚决反制。这场看似数字飙涨的关税战,实则是中国对美式霸权的一次规则审判——当美国沉迷于“海盗式”经济掠夺时,中国正用多边主义的利剑,为全球贸易
2025年4月11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这是对美方单日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推高至125%的坚决反制。这场看似数字飙涨的关税战,实则是中国对美式霸权的一次规则审判——当美国沉迷于“海盗式”经济掠夺时,中国正用多边主义的利剑,为全球贸易秩序劈开一条生路。
美式霸凌:从“关税大棒”到文明困局
美国挥舞的125%关税大棒,本质是殖民思维的现代复辟。从大航海时代的武力掠夺,到今天的“美国优先”,其内核始终是“强者通吃”的霸权逻辑。然而,这种违背基本经济规律的操作,早已沦为一场自欺欺人的数字游戏——美国对华商品平均税率从2018年的15.5%飙升至104%,但中国对美出口额反而增长12%。正如商务部所言,超过60%的关税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只是暴露了美方“将关税武器化”的霸凌嘴脸。
美方的蛮横更体现在对国际规则的践踏:2019年悍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协议,2023年炮制“华为禁令”,2025年滥用“对等关税”概念,每一次都撕毁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这种“海盗文明”的做派,连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都直言:“美国同世界的关系就是锤子与钉子的关系。”
中国反制:规则利剑下的文明觉醒
中国的125%制,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以规则对规则。公告明确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对外贸易法》等国内法,以及国际法基本原则,将反击置于法治框架之下。这种“带着镣铐起舞”的克制,与美方“推特治国”式的政策突袭形成鲜明对比——2025年4月10日,美国贸易代表甚至是通过特朗普的推文才得知关税调整。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国用行动重新定义了全球治理的文明内核。当美国试图用“锤子”砸碎多边体系时,中国通过RCEP、中欧班列、东盟自贸区升级等机制,构建起“去美国化”网络。义乌小商品通过TikTok直播拿下印尼市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欧洲市占率突破25%,这些“非美赛道”的崛起,正是对霸权最优雅的回击。
全球觉醒:多边主义VS单边孤岛
美国的单边主义已将自己推向文明孤岛。欧盟紧急启动“对华关税联动豁免机制”,越南将中国光伏组件关税归零,沙特加注中国承建的中东首座核电站,连日本都悄悄将半导体材料出口审批周期从90天压缩至7天。这些国家的“用脚投票”,印证了《华尔街日报》的判断:“特朗普的武器再强,也摧毁不了已嵌入世界肌理的中国制造网络。”
反观美国,125%关税如同一面照妖镜:
消费者为“无效关税”买单,鸡蛋价格飙至9.99美元/打,iPhone 16 Pro因成本激增47%;盟友集体反制,欧盟对21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加拿大反击汽车行业,形成“反美关税联盟”;科技霸权遭遇反噬,强推半导体“去中国化”导致芯片成本暴涨23%,而中芯国际7纳米芯片已实现量产。终极对决:海盗文明VS和合文明
这场关税战暴露出两种文明的终极对决:一边是美国沉迷于“锤子与钉子”的霸权旧梦,另一边是中国用“丝绸之路”式的互利共赢重写规则。从郑和七下西洋到“一带一路”,从WTO框架反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千年文明积淀让中国懂得——真正的胜利不是击垮对手,而是让更多人相信你的规则。
今日中国,正以125%关税为界,为全球上了一堂“文明课”:当霸权在关税数字中气喘吁吁时,深圳的量子计算实验室已量子比特芯片,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包揽全球机器视觉专利TOP10中的6席。这不仅是技术的突围,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对现代性困境的破题——用规则重塑世界,以担当赢得未来。
来源:夜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