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31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2025春季沙龙暨全球热点观察中国版成功举办。我们特邀60余位国内外政策、产业、学术、媒体等多领域的重磅嘉宾,共同探寻“绿色转型时代的定力与韧性”。
2025年3月31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2025春季沙龙暨全球热点观察中国版成功举办。我们特邀60余位国内外政策、产业、学术、媒体等多领域的重磅嘉宾,共同探寻“绿色转型时代的定力与韧性”。
WRI每年举办“全球热点观察”活动,已持续21年,以前瞻视角剖析全球绿色发展核心议题,为各界专业人士提供战略洞察。本届沙龙关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政策引导,分析全球气候治理与多边合作格局,分享国内外产业转型实践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培育经验,展望“十五五”绿色转型前景。
在WRI2025全球热点观察中国版前沿论坛上,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对话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巴西驻华大使高望和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主席特别顾问、国际财务报告基金会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 | 图源:WRI
当前国际局势风起云涌。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特邀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巴西驻华大使高望、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国际财务报告基金会(IFRS)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围绕“锚定绿色目标,如何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战略定力”,进行深度探讨。
Q
在全球气候行动的紧要关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对于各位所在的国家或机构有何影响?有何应对策略?
庹尧诲
欧盟驻华大使
尽管当前全球气候行动面临严峻挑战,但欧盟仍会直面挑战,坚定履行《巴黎协定》的承诺,与以中国为代表的各国进行合作。
欧盟曾承诺到2030年要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55%[1] ,并在今年2月份再次提出到 2040年要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90%[2] 。设定这样深具雄心的目标,是为了引导政府、工业、投资方及公民做出正确决策,以达成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欧盟气候行动进展报告》显示,2023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22年下降8%,较1990年的水平下降了37%[3]。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将按原计划继续推进。
我们期待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排放国也能履行其国家自主贡献(NDCs)。彰显碳中和目标雄心的NDCs的减排曲线需要比从当前到2060年的线性路径更陡峭:意味着到203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需减少30%。
高望
巴西驻华大使
巴西一直受到极端气候的影响,始终积极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准备按原计划持续推进气候行动。
作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的举办国,巴西长期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2022年巴西49%的能源需求由可再生能源满足,领先于G20其他国家[4] ;截至2024年7月,巴西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93%[5] ;2024年巴西宣布了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s),承诺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59%-67%[6] ,并致力于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2023年亚马孙地区森林砍伐面积较2022年下降约50%[7],并将继续加强相关工作。巴西社会在气候问题上已形成了主流共识,公众团结一致地对气候行动抱有信心。
张政伟
ISSB主席特别顾问、IFRS北京办公室主任
对于国际形势变化对ISSB的影响,我想引用一位哲人的话:“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与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密切相关:气候行动是推动可持续信息披露的重要力量;各方在气候问题认知上的分歧,也是气候行动波浪式前进的体现之一。面对挑战,ISSB秉持“抓主要矛盾”的思路,推动主要资本市场和大企业率先行动起来承担国际责任,通过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信息披露。
目前全球已有35个经济体决定采用ISSB准则,覆盖了60%的全球GDP和60%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这充分展现了气候行动的希望[8] 。
Q
在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的大变革中,各位所在的国家或机构下一步行动的重点是什么?有何战略考量?如何克服困难推进落实?
庹尧诲
欧盟驻华大使
欧盟近期发布了《清洁工业协议》,旨在推动欧盟成为清洁的,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中心,以增强经济韧性。协议主要关注两类主体:一是钢铁、铝、水泥、化工等传统能源密集型行业,通过简化规则,降低能源成本,保护其免遭不公平的全球竞争;二是新的清洁技术领域,比如为电动汽车推出充电基础设施的公司,或者开创新电池技术的公司,欧盟正在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助力其扩大规模。如近期通过的《汽车行业行动计划》,帮助电动汽车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此外,欧盟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更新后将引入一个最低限度豁免门槛,即年进口量不超过50吨的进口商将免于CBAM义务。这一调整将使约90%的进口商免受碳关税的影响,同时仍保留99%的碳排放量在CBAM的覆盖范围内,确保欧盟的工业减排努力不会受到碳密集型进口商品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气候融资公共资金提供方,欧盟会继续在气候融资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也呼吁中国贡献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更大份额。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之后,中国和欧盟前所未有地需要携手合作,来共同维系《巴黎协定》的雄心。
高望
巴西驻华大使
目前全球气候治理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可以在认清现实的同时,坚定行动的决心。
巴西有在国际多极观点中努力促成共识的经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正是在艰难磋商中达成了气候治理机制的框架;去年G20峰会期间,巴西创新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动员特别工作组”,成功促成银行业、外交部门和政府机构的跨领域合作,推动国际金融机构(IFI)改革以支持气候行动;同时,基于COP29就《巴黎协定》第六条全球碳市场机制达成的成果,巴西将致力于落实“巴库至贝伦1.3万亿路线图“,坚持呼吁各国按照1.5℃温控目标更新国家自主贡献。
ISSB通过“搭乐高积木”的方式,兼顾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在全球市场的规范统一性,和区域落地实践的灵活性。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基金会下设的准则制定机构,ISSB 准则作为公共产品,对企业不具备强制效力;而各个经济体的立法机构可以基于ISSB准则制定自己的准则,通过立法转化实施,从而要求企业强制披露。ISSB在确保全球基线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各地叠加本地特色的立法要求。例如中国正在制定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与ISSB准则实质性趋同,会加入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议题如乡村振兴、中小企业账款等,但核心披露要求保持一致。
ISSB准则制定旨在清晰呈现投资者信息,推动资本市场透明可信。不会加载多个利益相关方的信息诉求,以避免“双重重要性”的信息过载与杂糅。
Q
在多级化的世界格局下,加强国际合作对于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至关重要。各位所在的国家或机构未来双边/多边合作方向是什么?
庹尧诲
欧盟驻华大使
首先,时值《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暨中欧建交五十周年之际,特别是在美国撤出《巴黎协定》之后,欧盟期待与中国密切合作,深化双方的绿色低碳发展合作;
同时,中国过去在国家自主贡献(NDCs)方面的实质性成绩有目共睹,期待进一步提出有雄心的目标;
第三,未来中国、巴西与欧盟在诸多领域均有很大合作空间,期待三方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最后,关于即将召开的COP30,期待巴西充分发挥主席国作用,向国际社会展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建设性贡献。
高望
巴西驻华大使
在双边合作方面,巴西与中国始终携手前行,双方已经在气候行动方面达成了深度战略共识,过往合作覆盖多个领域:
能源转型:巴西90%以上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而中国对巴西的投资中45%集中于电力行业,双方共同实现更加绿色的发展目标;
森林保护:自1988年起,巴西与中国联合开展卫星监测合作,助力巴西实现亚马孙地区毁林率下降50%;
交通减排:通过已延续15年的乙醇燃料计划,巴西交通领域的排放显著降低;
农业创新:中巴共同推进低碳农业技术研发。
随着全球格局分化日益严重,巴西、中国和欧盟需要携手行动,团结国际社会以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巴西选择在亚马孙地区举办COP30,因为该地区既是生态脆弱地区,也蕴含关键的气候解决方案,希望大会能够成为推动全球气候合作的重要平台,取得实质性进展。
ISSB 信仰“更好的信息带来更好的决策”(better information for better decision),将通过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引导资本市场的理性决策,推动气候行动进程。同时,期待国际各方在COP30上达成更具雄心的气候目标。
全球变暖趋势不会逆转,大家需要共同做一件事——唤醒各行为体的气候意识,促使其转化为行动,通过决策改变世界。装睡的人,虽然很难被叫醒,但是被叫醒的人也很难再装睡。当下,被气候问题“叫醒”的人和国家会越来越多,未来的全球气候行动充满希望!
* 注:根据WRI的研究,2013年至2022年间,中国通过四种主要渠道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总额已接近450亿美元,相当于发达国家同期提供的气候资金总量的6.1%。强调中国作为重要的气候资金提供方,承认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自愿出资能为之后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进程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9] 。
*嘉宾发言仅代表各方观点,不代表WRI立场。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