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德国植物天然萃取护理品牌ENZBORN恩滋宝通过小红书官方账号宣布,ENZBORN天猫海外旗舰店已于3月31日正式停止运营。事实上,恩滋宝停运天猫海外旗舰店仅是外资美妆品牌在华“不吃香”现象的一个缩影。据青眼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至少有12个外资美妆品牌出现退出中国/关店/撤柜的情况。这也反映出,外资美妆在中国“躺赢”的时代已经结束。摘要:前不久,德国植物天然萃取护理品牌ENZBORN恩滋宝通过小红书官方账号宣布,ENZBORN天猫海外旗舰店已于3月31日正式停止运营。事实上,恩滋宝停运天猫海外旗舰店仅是外资美妆品牌在华“不吃香”现象的一个缩影。据青眼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至少有12个外资美妆
今年一季度
12个外资品牌败退中国
公开信息显示,恩滋宝起源于1910年,是德国家喻户晓的护理品牌。据了解,该品牌主要销售身体护理和手部护理产品,其中包含了腿部按摩膏、凉感马膏、沙棘沐浴露等热门产品,单品价格在10-150元之间。有报道称,2022年11月,恩滋宝授权华扬联众德国公司为中国区独家经销商,同时品牌在华开设天猫海外旗舰店。恩滋宝近日在小红书发文称,由于公司业务调整,其海外旗舰店已于2025年3月31日正式停止运营,并同时下架店铺内所有商品。4月1日—4月30日为店铺关闭后的售后服务期,在此期间不接受新订单,只处理售后事宜。目前其天猫海外旗舰店已无法搜到。进口化妆品“降温”了
回顾近10年来,进口化妆品在华的发展路径,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5年-2018年,彼时,随着中国成为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中国开始成为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等外资集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再加之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升级以及跨境电商的崛起,中国成为了一众进口品牌生根发芽的热土,进口化妆品在中国迎来爆发。第二个阶段是2019年-2022年,在经历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期间,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国货快速抢占市场,中国市场出现高端化与下沉市场并行的阶段,进口品在华增幅放缓。第三阶段,2023年至今,随着国货崛起和国货品牌在研发、技术、供应链上的快速成长和进一步成熟,国货品牌开始占据中国化妆品市场主导位置,进口化妆品开始“降温”。从数据上来看,更能够直观感受到上述趋势变化。青眼通过梳理近10年中国化妆品进口总额数据发现,2015年至2018年,进口化妆品总额整体呈现出高速增长阶段,每年的同比增长率均在38%以上,且在2018年达到了峰值,同比增幅高达67.5%。从2019年开始,进口化妆品总额增速就开始逐步放缓,不过进口总额仍保持增长势态。从2022年起,我国开始进入到进口化妆品的“负增长时代”,进口化妆品总额呈现同比下滑。2023年化妆品进口总额更是同比下滑15.2%,创下十年新低。从“洋品牌统治”到“国货当家”
事实上,外资美妆品牌在华“连连撤退”的核心原因,即在于国货美妆品牌的“进攻”。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化妆品品类零售额为720亿元,同比增长4.4%。从数据上看,中国化妆品市场增速放缓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存量竞争市场中,外资品牌与国货美妆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前者的发展“不济”,也侧面印证了后者的崛起。众所周知,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美妆市场曾一度由国际品牌主导,而这一格局在2023年被打破。根据青眼情报数据显示,2023年国货美妆的市场占比,首次超过外资品牌。同时,该年中国美妆线上市场规模达4045.9亿元,首次超越线下,其中国货美妆品牌贡献了超60%的增量。另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国货美妆品牌凭借对本地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灵活的运营策略,令其逐渐开始在中国美妆市场中成为“主力军”。以抖音平台为例,据青眼情报数据显示,2024年抖音美妆类目品牌榜TOP20中,排名第一、第二的分别是韩束和珀莱雅,它们均为国货品牌。且上榜的国货品牌数量也超过了外资品牌,前者为11个,后者是9个。与此同时,国货美妆品牌在抖音平台的各细分品类的排名中也占据了更多的“前排”位置。如在2024年抖音平台的21个美妆细分类目中,GMV排名前5的品牌中有76%的类别TOP1为国货,美妆品牌。在唇部护理、洁面、眉笔、卸妆等细分类目中,排名前5的均为国货美妆品牌。另从今年一季度来看,进入抖音美妆TOP20榜的国货美妆品牌则更是多达13个,并且在TOP4中,国货美妆就占据了3个席位,可见国货美妆在抖音进一步抢占份额。众所周知,抖音是线上增量市场,可以说,能在抖音平台取得较好成绩的品牌实则也就抢占了在中国线上渠道取得增长的重要“砝码”。虽然,现阶段从淘天平台上来看,目前国货美妆品牌整体的上榜数量不敌外资品牌,然而,也有多个国货美妆品牌表现出色。譬如,据魔镜洞察数据,今年1月,上榜淘天护肤(美容护肤/美体/精油类目)总销售前20名的品牌中,国际品牌占14席,本土品牌占6席。但珀莱雅凭借3.08+亿元的GMV登顶,不止于此,韩束也在淘天平台GMV同比+112.5%,为TOP20中增速最高的品牌,增长潜力不可小觑。总体而言,不论是在抖音还是淘天,国货美妆品牌均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因此,从本质上来看,外资品牌的“撤退”潮,本质是中国市场从“增量扩张” 向“存量博弈”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消费主权崛起的标志。从“洋品牌统治”到“国货当家”,中国美妆市场的三十年变迁,也见证了消费理性的觉醒与产业升级的力量。当消费者不再单纯“迷信”外资品牌,而是真正回归到产品力与用户价值考量时,国货美妆已开始在成分、营销、文化的多维战场上,以领导者姿态重构市场规则。而未来,中国美妆品牌主导中国美妆市场也将是必然趋势。来源: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