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殷商甲骨文镌刻"贝"字之时,在敦煌驼铃摇醒丝绸之路星月之际,在泉州刺桐港千帆竞发的盛景之中,美国尚是漂浮在印第安传说里的幻影。
在殷商甲骨文镌刻"贝"字之时,在敦煌驼铃摇醒丝绸之路星月之际,在泉州刺桐港千帆竞发的盛景之中,美国尚是漂浮在印第安传说里的幻影。
今天白宫挥舞的关税大棒,不过是在人类商业文明长卷里溅起的一粒微尘——
当某些人还在用"失去美国市场"制造恐慌时,长江两岸的智能工厂正将量子卫星零件与新能源汽车电池装进发往金砖国家的集装箱,昆仑山下的数据中心正用数字丝路连接起东南亚直播电商的狂欢。
三星堆青铜神树伸展的枝桠,曾托起古蜀国与南亚的琥珀贸易;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舱底,波斯玻璃器与龙泉青瓷共同浸泡了八个世纪的月光。
我们的祖先用粟特人的骆驼驮回过葡萄,借阿拉伯人的海船运回过龙涎香,却从未将身家性命系于单一商路。
今日某些人惊恐张望的"美国市场",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截溪流。
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机械臂仍在为柏林、墨西哥城的订单精准舞动,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已驶上英伦街头,历史的隐喻早已写满大地:
中国制造从不是依附他者的藤蔓,而是能自我造血的参天巨木。
波士顿倾茶事件过去251年后,华盛顿的政治秀场上仍在重演着贸易霸凌的旧戏码。
但珠江口的伶仃洋已非1840年的模样:
深圳大鹏湾的LNG码头正接收卡塔尔运来的能源,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中欧班列载着光伏板穿越亚欧大陆桥,上海进博会的展台上,埃塞俄比亚咖啡与法国红酒共享着中国消费升级的红利。
当美国政客用145%的关税筑墙时,我们正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密钥打开东盟十国的大门——这片拥有22亿人口的新蓝海,去年已吞噬了中国15.6%的出口份额。
临安城被蒙古铁骑踏破后的第七年,景德镇的窑火便重新照亮了马可·波罗的惊叹;
庚子年的炮火轰开大沽口不过四十载,南洋侨胞的汇款已支撑起民族工业的脊梁。
这种文明基因里的韧性,如今正转化为构建"双循环"的战略定力:
义乌小商品城的商人用TikTok征服拉美市场,广西边民在凭祥口岸用越南盾结算榴莲贸易,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企业从"跟随创新"转向"原始创新"。
就像北斗卫星无需GPS导航也能定位未来,中国经济的航船早已装载了多重动力系统。
站在良渚古城墙遗址眺望新时代的地平线,我们看到的不是"失去"的焦虑,而是"超越"的从容。
从河姆渡的碳化稻谷到隆平高科的超级杂交水稻,从司母戊鼎的青铜铸造到C919大飞机的钛合金机身,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从未因外来风浪停止生长。
当白宫用关税税率丈量世界时,我们正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尺度重构全球化的坐标系——
毕竟,见过大唐西市万国衣冠的文明,怎会困守在一场贸易战的方寸之间?
五千年的月光照过张骞出使的旌节,也必将照亮RCEP协议墨迹未干的签名。
来源:长三角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