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桂林是首批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殊荣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桂林各大文博场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历史文化与文博资源结合,让各族人民在文博场馆中感受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桂林是首批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殊荣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桂林各大文博场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历史文化与文博资源结合,让各族人民在文博场馆中感受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创新艺术表现,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图片来源:桂林博物馆)
桂林各大文博场馆以本土非遗体验为切入点,打造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市民“沉浸式”共享民俗盛宴。桂林博物馆举办“你好,三月三”主题系列活动,开展竹竿舞、壮锦书签手作、壮族绣球剪纸、扎染工艺体验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展览与体验之中,让博物馆不再局限于静态展览,而是成为互动交流的文化平台。桂林美术馆携手各大高校与机构举办“花开赴桂”艺术市集,富有民族气息的手工艺品深受市民喜爱。创意市集形成“参观—体验—消费”的完整链条,让各族群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底蕴和传统文化魅力,文创产品的热销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宣传推广途径。
此外,在桂林市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上揭牌开馆的袭汇·艺术馆,作为桂林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在宣传月期间举办民族团结大联欢、全国各民族文艺作品邀请赛等系列活动,成为市民“打卡”新地标,进一步扩大了文博场馆的宣传辐射作用。
二、深挖历史资源,注入文化传承持久动力
(图片来源: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灵渠博物院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景区景点规划、建设及导游解说词中,让游客直观感受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历史在广西的时空印记。宣传月期间,开展“古韵灵渠・三月三文化交响曲”活动,新增140名灵渠文化传承使者,通过他们的传播讲述,让更多人了解灵渠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展现中华民族“万年智慧”的历史文化名片,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展“锦绣文博桂香浓,绣球春意韵无穷”主题公益研学与“三月三云游甑皮岩——开启穿越时光派对”活动,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提升体验感和参与度,从不同角度讲述多民族融合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三、融合红色文化,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在宣传月期间举办系列活动,将民族风情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史知识竞赛、“红色兴安三月三之重温经典”观影活动,让人们在了解党史的同时,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开展“锦绣三月三,红色兴安情”竹篓接绣球民族体育竞技、竹竿舞体验等活动,以及“多彩三月三,红色润人心”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各族群众在领略民族风情的过程中,将红色精神植入心灵深处,展望未来,凝聚奋进力量。
桂林文博场馆的实践表明,文博场馆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者,是展示历史和文化的窗口。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深挖历史资源、融合红色文化等举措,能够有效发挥文博场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下一步,桂林将继续增强文博馆的服务与教育能力,开展相关社会教育活动,加强场馆交流互动,扩大辐射范围和传播效能,开发沉浸式体验与文创产品,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进生活、深入人心。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