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向全球发起关税战匪夷所思,但是这在美国历史上却并非孤例。美国每每自身遇到困难就拉起关税铁幕、与贸易伙伴为壑,留下的都是怎样的结局?如今的贸易投资全球化已经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特朗普再挑起关税战,会否是又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特朗普向全球发起关税战匪夷所思,但是这在美国历史上却并非孤例。美国每每自身遇到困难就拉起关税铁幕、与贸易伙伴为壑,留下的都是怎样的结局?如今的贸易投资全球化已经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特朗普再挑起关税战,会否是又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Part.1
2025年4月一开始,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加征更高的关税。消息一出,全球股市重挫,经贸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这种“无差别攻击”引发了全世界和美国国内的强烈不满。
4月5日,美国本土爆发名为“住手”的大规模反抗议游行,抗议活动覆盖全美50个州,数百万人参与,示威者高呼“不要插手关税”、“美国经济正在崩溃”等口号。
纽约时报中文网4月9日晚写道,“一场鲁莽的实验:全球破坏者特朗普。除了无休止的关税威胁,特朗普和他的官员尚未给出一个清晰的战略”。
英国媒体人理查德·奎斯特在与CNN连线谈及美政府加征关税政策时,双手捂脸难掩激动情绪。特朗普身边的红人马斯克因为股市重挫导致资产缩水数百亿美元后,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嘲讽新关税政策的重要推手之一,特朗普的首席贸易顾问纳瓦罗,他称,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件坏事,暗示这会导致人们因自负而缺乏智慧,并批评纳瓦罗“什么都没做”。
资深媒体人 萨苏:
关税战是场立体战争,特朗普企图借此阻击全球化进程,重构以“美国优先”为特征的新贸易格局。此举已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各国实业家正面临严峻挑战。
一些国家在关税壁垒前,试图希望通过低下头,获得减免。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正式生效。
值得关注的是,美方在威胁加码后,对华加征关税总额已经达到104%,作为全球首个明确反制美方“对等关税”政策的国家,中国也立即宣布对美关税提高到84%。随后,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介绍了中美建交以来,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近6883亿美元。但是,近年来美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美方近期以关税等为威胁、要挟的限制措施将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严重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刘英:
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实则名不副实,中国对此断然不能接受。实施对等反制既为捍卫我国正当权益,更是维护全球贸易秩序与各国共同利益。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内循环根基,美国加征关税的威胁不足为惧。从全球产业格局看,中国已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核心环节,外汇储备规模居全球之首,美债持仓稳居前列,必要时甚至可反制美国。更关键的是,超大规模市场与强劲增长动能形成的战略纵深,赋予中国与美博弈的底气与实力。
特朗普层层加码的激进关税政策令世界震惊。如今对华累计关税已经达到145%,美步步紧逼,加征如此之高的关税,实属罕见。与特朗普1.0时代对中国打响关税战时相比,这次中国做好了“奉陪到底”的准备。4月11日,中国政府对美加税至125%。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林剑:
“如果美方置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于不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毫无疑问短期的冲击会非常显著,全面对等关税落地将直接抑制贸易额,进而拖累经济增长。贸易作为经济引擎失速,必然推高失业率,美国所受冲击尤为突出。通胀攀升倒逼利率上行,叠加高债务风险,美国经济恐难承受此轮冲击。
Part.2
特朗普的疯狂加税行为在美国历史上并非首次,两百多年前,美国建国颁布宪法后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关税法案》。从历史上看,“关税战”是美国政府的惯用手段,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由美国主导重创全球贸易的大规模“关税战”已经发生过多次。尽管这些大规模关税战的来龙去脉跌宕起伏都各有不同,但每一场都以不一样的方式撕裂了全球经济,美国多次试图通过提升关税来摆脱经济困境,不过都未能达成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美国百年关税史的本质是“三位一体”保护主义——以政治、经济、安全之名,行农业、工业、制造业全球霸权之实。
资深媒体人 萨苏:
每一次贸易战情况不一样,但究其本质却有两点共识,其一,借打压竞争对手巩固实力优势;其二,借关税转嫁国内矛盾(政治、选票),收割支持率。
二十世纪末,技术变革冲击着美国钢铁业,伴随中国、俄罗斯等国产能崛起,美本土钢铁业节节败退。至2001年,全美钢铁产量骤降25%,三十余家企业接连倒闭,数万工人被迫失业。2002年3月,小布什政府宣布对进口钢铁加征8%到30%关税,试图挽救本土产业。短期内,钢价回升20%,企业压力稍缓。但进口钢价暴涨60%,汽车、建筑等下游行业成本激增,全产业链损失超过了200亿美元,制造业岗位锐减数十万个。
国际社会激烈反弹,欧盟率先向世贸组织起诉,并对美国输欧商品实施100%报复性关税。加拿大、韩国等多国接连跟进制裁,美国为此损失数十亿美元。
资深媒体人 萨苏:
欧洲方面承受不了,就宣布对美国进行同等的对抗,欧洲也提高自己的税额,造成双方贸易额的下降。
所有的国家都去起诉它,全面地对付它。
2003年底,世贸组织裁定美国违规并开出20亿美元罚单,小布什政府最终被迫撤销关税。这场以保护之名启动的关税之战,最终以钢价短期虚涨为起点,却以产业链深度震荡收场,成为单边主义贸易政策的典型教训。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强势崛起,出口导向模式重创美国制造业。1985年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达496亿美元,独占美国贸易逆差的四成。丰田汽车在美销量五年间翻倍突破百万辆,索尼彩电与松下录像机占据三成市场份额。美国本土产业警报频传,白宫内部反制情绪高涨。1983年春的会议上,商务部长巴尔德里奇当众摔碎日本收音机怒吼“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同年美国对日摩托车加征45%关税,1987年更将半导体关税提升至100%。
资深媒体人 萨苏: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其汽车凭借性价比优势进军美国市场,挤压美系车生存空间。彼时美国产业升级滞后,应对乏力,遂对日施压,迫使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不仅被迫限制对美出口,还全面开放汽车等市场,为美系车进入日本铺路。
日本虽以产业转移化解短期危机,却未能挣脱制裁枷锁,在出口受限与货币震荡双重绞杀下,迎来了“失落的三十年“,影响延续至今。
资深媒体人 萨苏:
日本产业重创后,资本转向房地产领域:实业萎缩,大量资金无法通过海外投资,尤其是美国市场获利,遂涌入房地产推高泡沫。美国为抑制通胀施压,最终引发房地产危机,日本经济陷入停滞。
Part.3
特朗普政府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应。不久前,新加坡前总理,国务资政李显龙被问及关税问题时,提起美国在上世纪推出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给世界留的下巨大阴影。
1930年6月17日,时任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这份法案将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从38%提升至59.1%,覆盖超过2万种外国商品。这一决策的背景是1929年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剧烈冲击。
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崩盘拉开危机序幕。当天140亿美元市值蒸发,标普指数暴跌32%。随后一年内,美国工业产出萎缩27%,钢铁厂停炉,汽车厂停工,小麦价格腰斩。面对选民压力,参议员斯姆特与众议员霍利认为,欧洲商品大量涌入是罪魁祸首。两人随即推动高关税法案,试图通过贸易保护挽救经济,这一提议迅速在国会获得支持。
法案签署前,经济学界发出集体警告,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致信总统警告“贸易壁垒将引火烧身”。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公开预言此举将引发灾难,但胡佛仍坚持签署,称其为“重建信心的第一步”。
胡佛与特朗普同为商人出身,执政路径存在相似性。胡佛竞选时承诺保护农民,大幅加征关税,最终涵盖2万种商品,导致关税壁垒高筑。20世纪30年代,美国作为工业强国(工业占比约40%),因产能过剩无法化解,经济陷入衰退。
法案生效后,全球贸易体系迅速崩溃,加拿大迅速对美鸡蛋、木材等16类商品加征最高50%关税,英国对机械纺织品征收20%关税,法国将汽车关税提升至45%。1933年全球贸易额与1929年相比锐减66%,美国出口额从52亿美元暴跌至16亿美元,进口额从44亿美元降至12亿美元。
美国内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5%的失业率意味着1300万人失去工作,通缩率达到-10.3%,9000家银行倒闭。工业巨头通用汽车利润缩水97%,钢铁企业裁员60%。1932年总统选举中,尽管胡佛仍坚称“繁荣即将来临”,但他最终惨败给罗斯福。
资深媒体人 萨苏:
胡佛推行孤立主义曾重创美国,若特朗普重蹈覆辙,恐将葬送美国历代政治家积累的全球利益。
Part.4
经济大萧条撕裂了全球秩序。当《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重创国际贸易时,绝望的民众开始倒向极端主义。
在日本,出口额五年间暴跌50%,经济自救无望。1931年,主张军事扩张的犬养毅出任首相,军国主义势力全面抬头。同一时期的德国,600万人失业,工业规模缩减40%,民众的愤怒化作选票。1933年,承诺“用枪炮夺回面包”的希特勒当选总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借保护主义浪潮崛起,以“国家自给自足”口号赢得狂热支持。
罗斯福政府虽然在1934年推动《互惠贸易协定》试图降低关税,但裂痕已无法弥合。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由关税战、经济崩溃与极端主义共同酿成的灾难,最终让6000万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距离《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签署95年后的今天,历史照进了现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胡佛时代的教训,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到今天的国际环境中,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叠加了俄乌冲突、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等地缘政治因素,使全球局势更加复杂和不确定。这些多少会让人联想到二战爆发前的国际环境。
资深媒体人 萨苏:
本次关税战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可能会导致全球撕裂,美中立场难调和加剧美国孤立主义趋势,美国正逐步退出雅尔塔体系。若人类重陷战争,核威慑下毁灭风险远超以往。
关税风暴之下,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全球股市大震荡也引发了美国国内对特朗普通过关税操纵股市的质疑。迫于国内外的压力,特朗普在4月9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由于超过75个国家都致电美国寻求谈判,并且没有采取任何形式对美国进行报复,他批准了为期90天的暂停措施,在此期间大幅降低对等关税至10%。
此言一出,美股当天就出现大涨,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动支持者购买自己的DJT股票。
资深媒体人 萨苏:
特朗普依赖直觉决策,再叠加上美国的体量效应,其举措无论形式如何都具全球性冲击力。虽其行动非完全失去理智,实则遵循它自身的逻辑,包括关税战和金融战的部署,但依赖行政命令的决策模式存在系统性风险,美国过往实践已证明领导层单边判断易致国家安全漏洞。
历史的警示清晰可见,当国家选择筑墙而非搭桥时,潘多拉的魔盒便已悄然开启。历史证明,保护主义从未真正拯救美国,反而一次次撕开伤口。2025年的美国会走出“关税诅咒”,还是重蹈覆辙,拭目以待。
来源:凤凰卫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