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大王张核子:从暴富神话到跌落神坛,发4.5亿“国难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16:37 2

摘要:曾经,他是疫情期间风头无两的“核酸大王”,在短短半年内疯狂敛财4.5亿,尽享财富与风光 ;可如今,却因区区20万工资拖欠,沦为被限制高消费的“老赖”。他旗下的公司一度遍布全国,累计检测达7亿人次,创造出看似坚不可摧的商业版图,却因造假丑闻被众人唾弃。张核子的故

曾经,他是疫情期间风头无两的“核酸大王”,在短短半年内疯狂敛财4.5亿,尽享财富与风光 ;可如今,却因区区20万工资拖欠,沦为被限制高消费的“老赖”。他旗下的公司一度遍布全国,累计检测达7亿人次,创造出看似坚不可摧的商业版图,却因造假丑闻被众人唾弃。张核子的故事,堪称一部情节跌宕起伏、充满警示意味的“人性寓言” !

一、发家史:从法医到“核酸暴发户”,风口上的贪婪

张核子的前半生,仿佛是一部草根逆袭的热血剧本: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后,他顺利进入深圳公安系统,参与DNA鉴定工作。但安稳的体制内生活无法满足他内心的闯荡渴望,于是他毅然辞职下海。此后,他在装修、通信、服装等多个行业辗转尝试,虽屡遭失败,却从未放弃。终于,在2012年,他创立核子基因公司,凭借亲子鉴定业务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命运的巨大转折发生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时 。敏锐嗅到商机的张核子,迅速将公司业务转向核酸检测领域,并通过加盟模式开启了疯狂的扩张之路。短短两年间,核子基因在全国开设了超过40家实验室,检测覆盖人次高达7亿。仅2020年3月至9月,公司就狂赚4.5亿,张核子也因此被冠上了“核酸大王”的称号,一时间风光无限。

二、造假风波:漠视生命的“商业帝国”

在这令人咋舌的暴利背后,隐藏的是触目惊心的行业黑幕 :

- 2022年11月,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将阳性结果误录为阴性,致使感染者未能及时被隔离,疫情扩散风险加剧,给当地抗疫工作带来极大阻碍。

- 济南、邢台等地实验室多次谎报结果,甚至在未对样本进行检测前,就直接上报“全阴性”,后续却查出阳性病例,严重干扰疫情防控决策。

- 三年间累计被处罚8次,违规行为包括医疗废物处理不当、使用非专业人员等。然而,与张核子获取的巨额暴利相比,这些罚款金额不过是“九牛一毛”,根本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约束。

面对舆论的强烈质疑,张核子却声称是“员工疲劳导致失误”,试图以此敷衍大众。他甚至还通过抖音视频进行“洗白”,坚称“从未造假” 。但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将关乎生命健康的核酸检测当作敛财工具,如此行为毫无底线可言。

三、崩塌时刻:从“老赖”到商业帝国覆灭

随着疫情的结束,核酸检测需求急剧下降,张核子的财富神话也迅速破灭 :

- 2025年1月,因拖欠20.5万元工资,他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曾经出行豪车相伴、生活奢华的他,如今连坐高铁、住酒店都成了奢望。

- 旗下66家公司中21家已注销,部分公司成立仅半年便宣告“夭折”。资金链断裂,员工集体离职,曾经庞大的商业帝国摇摇欲坠。

- 转型屡战屡败:进军房地产行业,被指责为“投机炒房”;研发“低升糖大米”,也被质疑是在圈钱;尝试直播带货,全年销售额竟为0元,以惨淡收场。

曾经风光无限的“核酸大王”,如今已然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网友们纷纷感慨:“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四、反思:暴利与良心的博弈

张核子的故事,深刻暴露了资本逐利的疯狂本质,也凸显出监管层面存在的漏洞 :

- 利益驱使下的道德沦丧:为了追求规模的快速扩张和财富的积累,张核子及其公司全然忽视检测质量,甚至不惜篡改数据,将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置于险境,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 监管滞后与惩罚乏力:在其多次违规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仅给予象征性罚款,未能形成足够的威慑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变相纵容了企业无视规则、“带病狂奔” 。

- 社会信任的崩塌:从核酸检测造假事件开始,公众对张核子及其相关产业彻底失去信任。无论是后续的农业转型,还是直播带货尝试,都难以获得大众认可,商业信誉的修复之路漫长而艰难。

结语:贪婪终有代价,正义永不缺席!

张核子的结局,无疑给所有企业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靠发“国难财”获取的暴利,终究会反噬自身 ;只有秉持诚信经营的理念,敬畏生命,坚守社会责任,才是实现商业长久发展的正道。

今日话题:

- 你认为张核子的下场是否大快人心?

- 如果你是企业家,会如何平衡利益与社会责任?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