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调研行|汶上:“党建+产业”擦亮乡村新名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21:36 3

摘要:汶上县杨店镇深入推进“党建+产业”,通过招引乡村振兴合伙人,鼓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品牌,蹚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晓丹 通讯员 张虎 韩东庚 程渠)汶上县杨店镇深入推进“党建+产业”,通过招引乡村振兴合伙人,鼓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品牌,蹚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眼下,在汶上县杨店镇杨柳村芦笋金蝉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新鲜芦笋。

汶上县杨店镇杨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于伟:“平均亩产芦笋约4500斤,亩收入约3万余元。芦笋采收完后,我们5月中下旬播种金蝉苗,来年之后6-7月份就可以采收金蝉,预计每亩产出金蝉约1万只,亩收入约1万元,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可观。”

杨柳村位于大汶河、小汶河沿岸,村里土地土质松软,适合芦笋种植,当地因地制宜,依托第一书记帮扶资金,建设150亩芦笋金蝉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同时,通过“村企联建”,招引“乡村振兴合伙人”加入,企业派驻5名技术员驻村指导,提供脱毒育苗、金蝉养殖等技术。

汶上县杨店镇杨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于伟:“我们村提供设施大棚、土地、人工,而合伙人给我们提供育苗技术、种植技术。从芦笋的种苗到种植技术以及芦笋的最后销售,我们都不用操心了。”

“芦笋养蝉”产业新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同时,打通冷链物流链条,产品直供济南、青岛等高端市场。目前,基地带动周边4个村发展芦笋种植300余亩,预计带动全镇发展露天种植5000亩,将形成育苗、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深化“党建+产业”,擦亮乡村特色品牌。杨店镇东陈堂村依托山区资源优势,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种植180亩樱桃,打造采摘基地。

汶上县杨店镇党委副书记王琛:“镇里组织村‘两委’干部先后去肥城学习樱桃种植技术,使樱桃成熟期提前15天,这样单价就能提高30%,为了拓宽樱桃销售渠道,打造农产品带货直播间,组建由6名党员、4名村后备人才组成的技术推广、市场开拓先锋队,通过直播带货,带动线上销量占比超过30%。”

近年来,杨店镇以党建引领,先后培育出陈堂樱桃、泗汶西瓜、庙口芦花鸡、大屯草莓等多个特色农产品品牌,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来源:济宁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