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进入4月以来,全国各地迎来了气温大回升,北方地区最高温来到了25度,南方地区最高温更是超过了30度,很多人也都穿上了短衣短袖。可正当大家享受温暖之际,一股强冷空气正在酝酿,而且即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导读:“最怕三月十五大风刮”,今日三月十五,刮大风有何预兆?了解下。
#三月十五##春日生活打卡季#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进入4月以来,全国各地迎来了气温大回升,北方地区最高温来到了25度,南方地区最高温更是超过了30度,很多人也都穿上了短衣短袖。可正当大家享受温暖之际,一股强冷空气正在酝酿,而且即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据了解,今日起,暖热的天气突变,冷空气迅速南下,导致全国各地迎来了大范围的降温。其中,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至10℃,北方地区降温幅度达到12至16℃。而且华北地区出现了大风天气,东北地区迎来了暴雪天气,南方地区也不甘示弱,出现了极端冰雹天气以及大暴雨天气。
可以说,本次冷空气的来袭,直接导致今年的天气成为了往年同期偏低的状态,而这也预示着春季“倒春寒”天气大概率要来了。
而明天正好是农历三月十五,这一天在民间可谓是有点不一般,因为民间一直有“最怕三月十五大风刮”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今日三月十五,刮大风有何预兆?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月十五这天如果出现刮大风的天气,那么农民朋友就会比较担心和害怕。这是因为三月十五刮大风可能预示着未来天气变化。而根据老一辈的经验,如果三月十五这天刮大风,那么接下来的半月里可能会连续阴雨不断。这种天气现象,就会导致接下来的日子里气温回升慢,降温明显,很可能预示着倒春寒天气的出现。
倒春寒是指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的天气现象。这一现象通常发生在公历4月份,主要影响长三角、珠三角、华北、东北等地区。形成原因包括春季气候多变、冷空气活动频繁、长期阴雨天气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的强辐射冷却等。
而的倒春寒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庄稼作物的减产,及果树的减产。如早春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在生长关键期遇到倒春寒,可能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因为小麦在拔节期遇到低温,会影响其正常发育,导致穗小、粒少。而果树再遇到倒春寒天气时,会造成落花现象,导致无法坐果,进而影响收成。
因此,三月十五这天如果遇到刮大风的天气,往往就预示着这一年很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天气,需要引起大家真的警惕
而对于这一说法而言,并非毫无根据,因为民间有很多的农谚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三月十五刮北风,农夫种田收成空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三月十五这天刮北风,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具体来说,农历三月十五这天如果出现大北风,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变得寒冷且多风,也就是会遭遇倒春寒的侵袭,这样的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是不利的,很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受冻或生长缓慢,从而影响最终的收成。
十五大风刮,三月寒回头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在农历三月十五前后,如果刮大风,预示着农历三月可能会出现寒冷的天气,即“寒回头”现象。
具体来说,“十五大风刮”指的是农历三月十五前后常有大风天气,“三月寒回头”则是指到了农历三月,本应是阳气升发、万物生长的季节,但如果出现大范围的降温,甚至下雪、下冰雹等极端天气,这种现象被称为“寒回头”。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阴气强盛,压制了阳气,导致气温骤降。
而这种天气现象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有不利影响。因为在农历三月,正是春耕播种的关键时期,如果遇到寒冷的天气,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芽,可能导致农作物受损甚至减产。因此,农民对这种天气变化非常担忧。
看得出,三月十五这天民间往往害怕刮大风的天气出现。而今日正好十三月十五,根据气象预报现象,多地出现大风天气,局部大风可达11级,而且还伴随着降温降雨降雪的出现,这意味着今年很可能不是个好年景,庄稼难以丰收,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总之,今日就是三月十五了,有兴趣的朋友就可以根据农谚来预测接下来的气候变化了。当然,农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缺乏科学依据,因此需要大家理性看待,尽量以气象预报为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三月十五刮风的讲究了。话说,你们那边刮大风了吗?你觉得农谚有道理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天气情况。
来源:CL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