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取得的奖励来源于科技,也想把它反哺到科技领域。这些资金很微薄,希望尽微薄之力,奖励优秀学子,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材料科学事业,勇攀高峰,为我国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我取得的奖励来源于科技,也想把它反哺到科技领域。这些资金很微薄,希望尽微薄之力,奖励优秀学子,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材料科学事业,勇攀高峰,为我国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明年我将迈入“80后”行列,将再接再厉,努力为国家材料科技和材料产业发展多作贡献,不负党和国家的培养,不负学校的信任与支持。
“这些资金很微薄,希望尽微薄之力,奖励优秀学子,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材料科学事业,勇攀高峰,为我国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今年6月,7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主任、郑州大学教授何季麟向郑州大学捐款300万元,设立“麒麟奖学金”。
面对记者“为何没想过将300万元留给孩子”的疑问,何季麟平静而淡然,“我取得的奖励来源于科技,也想把它反哺到科技领域”。10年前,何季麟受聘于郑州大学时,便坚持只取一半薪酬,称“只愿为学校多作一点儿贡献”。
被称为钽铌行业的“领军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的何季麟一心倾注科技事业,在有色、稀有金属冶炼与加工的研究领域建树颇丰,屡次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上镌刻上自己的名字。
“何季麟院士的这种境界、格局、胸怀,对全校师生有着巨大引领力,将极大鼓舞青年学生,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奉献青春力量。”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别荣海说。
“钽铌”开启科研创新之路
1969年,何季麟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宁夏石嘴山下刚建成的原冶金部905厂。“905”,是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的代号,当时它还只是一个军工配套钽铌铍冶炼与加工的小厂。
“钽铌”指稀有金属中的钽和铌,由于二者伴生于自然环境、性质相似,通常被合称为“钽铌”,是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金属材料。20世纪20年代之后,由于高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这两种稀有金属进入规模化生产,但我国进入这一赛道晚于西方国家近30年,且遭到了技术封锁。
从校园到工厂,何季麟从零起步,开始了在稀有金属领域孜孜探求的创新之路。
20世纪60年代,905厂引进的是日本生产工艺,日本钽粉工艺比电容量仅为2000—3000μFV/g。“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70年我们便开启了钽铌制备技术的自主研发,并迅速攻克难题,将钽粉比电容量提高到了8000μFV/g,完全淘汰了日本工艺。”提起当年的技术攻坚,何季麟依然心潮澎湃。
20世纪80年代,军工企业转民用,905厂曾一度跌入低谷,生存难以为继。为了寻求企业发展之道,何季麟便去国外考察,想引进新的生产线。但到了国外,连厂房都进不去。“因为钽铌是高技术、小品种战略稀有金属,他们绝不会在世界的东方培植一个新竞争对手。”何季麟深受触动,立志进行钽铌材料的自主研发。无数个不眠之夜后,他们取得了成千上万个技术数据。最终,产品一次性送样就通过国际认证。
在何季麟和团队的努力下,905厂从一个小厂成长为我国最大的钽铌生产厂家,跻身世界钽业三强。同时,何季麟也从一个普通研究人员成长为稀有金属领域的领军人物。2001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季麟在实现中国钽铌高技术产品的技术提升方面起到了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作用。”中宣部曾这样评价他。50多年来的科研历程中,他持续展现出了非凡的科研毅力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扎根中原的产业开拓之旅
“10年前,我应邀来到郑州大学,回到老家河南,开启了我科研工作第二阶段的新征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蓬勃生机,也亲历了郑州大学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很多重要时刻。”回忆过往,何季麟感慨万千。
2015年,何季麟以学科首席特聘教授的身份来到郑州大学,担任新成立的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河南有色金属产业”目标,何季麟先后布局了金属与合金靶材、氧化物靶材、镁绿色冶炼等8个新的研究方向。
完成学科方向布局之后,他又要考虑技术问题。近10年时间里,团队成员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强化成果应用转化,累计获得各类纵横项目40余项,获得经费近1亿元。在此基础上,郑州大学组建了“先进靶材研究中心”,着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研发团队。
“2020年,我们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分别给予100万元的科研奖励,我又自筹了100万元,共计300万元,设立材料学科‘麒麟奖学金’。”何季麟说。
荣获这项大奖的,就是何季麟领衔主持的项目成果——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制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
各种显示屏如手机屏幕、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脑等,不仅可以导电发光,还可以幻化出形式各异的文字、静态或动态的炫目影像,奥妙全在于显示屏玻璃上涂装的一层透明导电薄膜。这层膜背后就有一块看不见的靶材料。ITO膜的厚度仅有30纳米到200纳米,它先被制作成标准尺寸的靶材,由磁控溅射高速撞击,再将其气化溅镀到玻璃基板上形成一层膜。
ITO靶材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之一。它又称为氧化铟锡材料,不仅用于有机发光显示和触控面板,还用于太阳能电池和抗静电镀膜、EMI屏蔽的透明传导镀膜等,在全球拥有广阔应用市场。中国是铟资源大国,但在以前,80%靶材市场被日韩垄断,原材料大量出口到日韩,我们再高价购买他们的靶材产品,这种ITO溅射靶材几乎全部从日本、韩国进口,价格高达8000元一公斤。国内没有一家能做超过32英寸的靶材。烧不出大号靶材,中国平板显示制造就需仰人鼻息。
为了解决这个“卡脖子”难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何季麟的带领下,905厂率先开始氧化物靶材研发。2015年来到郑州大学后,何季麟继续深耕已坚持20余年的两个领域并实施产业化,一个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用的金属与合金靶材料,一个是平板显示方向上所用的氧化物靶材料。“这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何季麟说。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自己合成原料、自主研发,形成了一条和日韩不同的工艺路线,成功申请了知识产权和国外专利。这项成果使中国ITO靶材制备实现了从无到有、自主研发,再到并跑超越的重要转变,迫使日本ITO靶材降价80%以上,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加快了国产化进程,为靶材料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作出了示范引领性贡献,最终赢得了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荣誉。
创新引领的团队成长之途
“我听何院士讲得最多的就是多谋划、多创新,通过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研究团队,干一件大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海龙说,何季麟院士给团队树立了一个靶材梦,即做出一两种靶材,解决一两项“卡脖子”问题,将靶材推广应用到国家经济主战场,力争在先进靶材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022年,郑州大学牵头组建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何季麟担任实验室主任,以77岁的高龄带领研究团队冲锋在科研第一线。2023年,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他带领研究团队,与905厂共建“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助推我国关键金属与靶材领域实现创新和发展,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作贡献。
如今,在何季麟的带领下,郑州大学建立了“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研究平台。他带领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2022年学校资源材料学科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学科排名大幅度上升,ESI排名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
对郑州大学资源材料学科而言,何季麟的贡献不仅仅是落在纸面上的数字。他在哪里,他的影响力便带到哪里。
在攻克一些科技难题时,他时常带领团队工作到深夜,凌晨1点回家是很常见的事情。
“他为国家的需要而努力,为集体的需要而奉献,以集体的荣耀为荣耀,殚精竭虑,无私拼搏。国家科技进步奖答辩结束,他就直接去了医院。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王海龙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付振华师从何季麟攻读博士。回忆如何考入何季麟“门下”,他颇有感触。报考博士研究生时,付振华找到了何季麟的邮箱,发送了一封简历。没想到,自己竟然接到了何季麟的电话:“何院士会亲自打电话联系我?”他不敢相信,赶紧跟导师确认,原来真的是何季麟院士!之后的读博经历,更使付振华真切地感受到了何季麟的平易近人。
“他先后指导研究生60余名,并坚持为本科生上导论课,从贺兰山下的故事讲起,激发本科生的材料报国梦。”何季麟院士秘书车玉思说。在何季麟的带领下,团队于2022年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何季麟生活简朴,格外低调。在郑州大学校园里,人们时常见到他一个人骑着或推着一辆轻便型电动车,与普通老人无异。
古稀之年,他多次带领团队赴河南省卢氏县开展科技帮扶,向品学兼优的高中生现场赠送自己签名的院士寄语卡和爱心红包。“何季麟院士是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者,还是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瑞波感叹道。
2021年,何季麟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受邀给师生作报告时,他语重心长地叮嘱大家:“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我们要振奋精神、团结奋斗,抓牢接力棒,勇敢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责任!”
“明年我将迈入‘80后’行列,将再接再厉,努力为国家材料科技和材料产业发展多作贡献,不负党和国家的培养,不负学校的信任与支持。”展望未来,何季麟依然壮志满怀。(本报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李艳丽)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