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人书写用竹简前,需先将新鲜竹子(含水分和糖分)火烤处理:火烤后,竹片水分蒸发,防止虫蛀,更耐久;烤过的竹子表面会渗出竹汁(类似汗珠),需刮去青色表层,露出竹白便于书写,这一步称为“杀青”(“杀”意为“去除”)。《后汉书·吴祐传》记载“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汉
20个有趣的冷知识:拍电影常说的“杀青”是什么?
(1)拍电影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古人书写用竹简前,需先将新鲜竹子(含水分和糖分)火烤处理:火烤后,竹片水分蒸发,防止虫蛀,更耐久;烤过的竹子表面会渗出竹汁(类似汗珠),需刮去青色表层,露出竹白便于书写,这一步称为“杀青”(“杀”意为“去除”)。《后汉书·吴祐传》记载“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汉代刘向《战国策序》亦提到“杀青,谓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
20世纪影视业兴起后,“杀青”被借用表示拍摄阶段完成(胶片时代拍摄后需冲洗胶片,类似竹简“定型”),寓意作品进入后期制作。严格来说,“杀青”应指拍摄完成,但有人误用于剧本完成或播出(正确说法应为“封镜”“收官”)。
(2)汉高祖刘邦和秦始皇的年龄相差多少呢?
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 259 年,汉高祖刘邦出生于公元前 256 年,两人相差三岁。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前221年)38岁,而刘邦当时35岁(尚为沛县亭长)。秦始皇去世时(前210年)49岁,刘邦46岁,次年(前209年)刘邦即起兵反秦。
(3)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是谁?
一般认为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一生作诗四万多首,不过他的诗质量参差不齐。从数量上来说,远超其他诗人。他之所以能创作这么多诗歌,和他所处的地位以及有较多的闲暇时间有关,同时也有记录生活等诸多因素。
(4)成语“凤凰涅槃”是谁最早说的呢?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一诗。他借鉴了西方不死鸟的传说,通过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表达了对旧世界的批判和对新生的渴望。
(5)“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这句话是慈禧太后说的。慈禧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寿宴,便写了一首诗,其中就有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句,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
(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早是形容什么感情的呢?
这句诗出自元稹的《遣悲怀・其二》,原意是夫妻死别,回想当年贫贱时的种种情景,更觉得悲哀。并不是说夫妻贫穷就会事事不顺心,而是元稹悼念亡妻,感慨过去共同经历贫苦生活的经历在妻子去世后更加令人哀伤。
(7)“贫贱夫妻百事哀”最开始的意思是什么?
(8)“鸳鸯”最初是什么人物关系的代名词呢?
鸳鸯最初是兄弟的代名词。在古代,鸳鸯象征着兄弟之间的情谊,如《文选》中有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 的诗句,用鸳鸯来比喻兄弟友爱。
(9)孔子姓什么?
孔子姓子,他是商朝贵族后裔,孔是他的氏。在古代,姓和氏是分开的,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孔子的先祖是宋国公室,子姓,到孔子这一代,以孔为氏。
(10)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本来要表达的“孺子牛”是什么?
鲁迅诗中的 “孺子牛” 指的是孩子。这句诗出自鲁迅的《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用这句诗表达自己对敌人绝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像牛一样服务的态度,这里的 “孺子” 是指他自己的孩子。
(11)“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断句的方式是?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奉天承运皇帝” 是一个整体,是指遵照上天的旨意而承载运数的皇帝,这是古代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1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里的皮匠本来是什么意思?
“皮匠” 本来是 “裨将”,是指副将。意思是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变成了 “皮匠”。
(13)风调雨顺竟然是四大金刚?
“风调雨顺”是人尽皆知的一个成语,指风雨适合农时,有利于庄稼丰收。但你知道吗,该成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含义,竟然是指佛教中的“四大金刚”。中国的佛教文化中有四大天王,他们身形高大,面目狰(zhēng)狞(níng),俗称“四大金刚”。他们手中各执一物,执剑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龙者,顺也。就是说,手执宝剑的增长天王专管风,手持琵琶的持国天王专管调,手持宝伞的多闻天王专管雨,手中缠绕一条龙的广目天王专管顺,故称“风调雨顺”。
(14)“喏”在古代表示敬意的呼喊时应该怎么发音呢?
(nuò),叹词,表示让人注意自己所指示的事物:~,就是这本书。同“诺”。(rě) ,古代表示敬意的呼喊:唱~(对人作揖,同时出声致敬)。
(15)悬在印度头上的利刃——阿克赛钦
(16)玄奘归国路、英俄“送”给阿富汗的中国领土——瓦罕走廊
(17)中蒙边境“三条平行线”
4000多千米的中蒙边境上,绝大部分都存在着“三条平行线”的景象。
如下图所示:1线是中蒙边界线;2线是中方修筑的铁丝网;3线是中方开辟的隔离带(个人猜测可能也作道路使用)。三线平行,绵延数千千米,堪称奇观。
注:关于边境铁丝网,单之蔷曾经有篇“爆文”,大家可自行查阅,最好也查阅一些反对意见,便于独立思考。
(18)姊妹湖:呼伦湖和贝尔湖
呼伦湖和贝尔湖是姊妹湖,都位于黑龙江流域的上游。全国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均得名于此两湖。
有的资料显示,呼伦湖(2339平方千米)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并称中国五大淡水湖。但是,在04版人教版地理教科书和一些其他资料中,比呼伦湖小得多的巢湖(769平方千米)却取代了呼伦湖成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实,按照分类标准,湖水含盐度小于1g/L的称淡水湖,在1g/L到35g/L的称咸水湖,大于35g/L的称盐湖。呼伦湖虽然是外流湖,但是地处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实际上从1974年开始,其含盐量就超过了咸水湖的标准,成为一个咸水湖。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措施的加大,其含盐度有所下降,恰好位于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分界线附近。因此,呼伦湖的“淡水湖”、“咸水湖”身份就有了争议,也才产生了“五大淡水湖”的争议。
虽然全国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均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但是其实贝尔湖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湖岸线位于中国境内,约十五分之一的湖面位于中国境内。
(19)亡羊补牢——鸭绿江出海口
大家都熟知,中朝以鸭绿江为界。但是打开地图你才会发现,鸭绿江下游主江面两侧几乎全是朝鲜领土,鸭绿江几乎已经成为朝鲜“内河”!(注:根据划界条约,鸭绿江江面为中朝双方所共有,因此,即使鸭绿江两侧均是朝鲜领土,中方也依然可拥有出海口,但是势必有诸多不便。因此,这里的“内河”加引号。)
中朝划界之时,鸭绿江中大部分岛屿被划给了朝鲜。之后,随着鸭绿江上游修建水库,水量减小,泥沙淤积严重,属于朝鲜的岛屿逐渐长大,有些岛屿已经与中国陆地相连,出现了“以江为边界,但边界看不到江”的尴尬局面。甚至在至关重要的鸭绿江出海口,朝方的岛屿也已经逼近中国领土,鸭绿江西口日益狭窄。
为了保证鸭绿江西口的畅通,中国一方面对于鸭绿江西口进行了清淤,另一方面在鸭绿江西口与中东口的分叉处修建了一项建筑工事,称为“一撮毛”。“一撮毛”向鸭绿江突出,阻挡了上游泥沙拥塞鸭绿江西口,从而保证了中朝边界依然是“江”。
(20)东北之殇——图们江出海口
吉林延边的防川地区,距离图们江入海口直线距离仅15公里,站在防川地区凭高远眺甚至可以看到日本海。吉林也因此成为中国距离海洋最近的无海岸线省份。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将图们江最后15公里的北岸划归俄罗斯,俄罗斯至此取代中国与朝鲜共有图们江出海口,中国丧失日本海所有出海口。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中国一直争取获得在图们江的出海权。1886年《中俄珲春东界约》恢复中国船只在图们江的出海权。但1937年“张鼓峰事件”后,苏联封锁图们江出海口,中国船只丧失图们江的出海权。1991年,苏联同意中国恢复在图们江的出海权。但是,第一,下游的俄朝国境友谊桥仅能通行300吨以下的小船;第二,俄罗斯仅允许通行季节性捕捞的渔船,而不准商船军舰出海;第三,朝鲜不认可中国在图们江的出海权。所以,只有一些科考船和渔船可以使用图们江的出海口,商船军舰都无法经由图们江出海。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