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在现代,我们的身体承受着成倍的压力,容易过劳、生病。医生的存在不仅是治病救人,ta们也为你定下心来,告诉你可以放心生活。
《请回答1988》
生活在现代,我们的身体承受着成倍的压力,容易过劳、生病。医生的存在不仅是治病救人,ta们也为你定下心来,告诉你可以放心生活。
不久前,我们向看理想的朋友们发起征集,想要知道大家在看病的时候,与医生发生过哪些印象深刻的对话。在收集到的回答中,有安慰,有体贴,也有通过幽默调侃来消除焦虑,告诉你,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当那些对话发生时,你会觉得,真的太好了。
@团子
术前,躺在推床上,主刀医生说别紧张,还问另一个医生他的手术帽在哪儿,戴上后,主刀医生很认真地跟我说这是他的幸运帽,一定要戴这个,手术没问题。
躺在有点凉的推床上,听着主刀医生说的话,看到他脸上轻松的笑容,那一瞬间很感动,也不紧张了。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记得术前温馨的画面和那顶橙色的彩条帽子。
@芒果
滑倒摔到下巴,在急诊缝合。我躺在牙医椅上瑟瑟发抖,也不知道多少是因为冷和饿,多少是因为害怕。两个医生都是年轻的值班医生,像弟弟妹妹,温柔又细心,给我盖上毛毯,问我要不要喝水,水够不够热,要不要听音乐来放松心情。
在这个长长的缝合过程里,我从发抖到慢慢放松平静下来。真的很感谢医生在处理问题之外给我的温柔的照顾和安抚,心里的害怕和外伤一样被治愈着。
@岩岩
我是一名大二的医学生,期末周一般熬夜熬得比较厉害,上学期的某一天自己感觉心动过速,就跑到医院去,去得慌慌张张,感觉走过去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僵着的。
急诊室里导诊的护士姐姐很有序地记录,给我量体温、测血压,然后带我去做心电图,又安慰我说“你是走来的吗?应该让你缓一缓再测的”。
在她拉帘子、开仪器的时候,我和她说,“姐姐我好害怕”。她说,“做心电图怕什么呀,不怕的”。我说,“我好怕心脏出问题”,她说,“没事,待会儿报告拿去让医生看。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看心脏问题的”。
做完心电图我坐着等医生时,她看到医生出来了连忙招呼,“主任,这儿有个小妹妹要看病”。她如果不说我又在傻傻等待了。我非常感激护士姐姐,她让我变得镇静不少。
那天我突然想起老师讲过的一句话,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当我真正、亲身体验到“被comfort”的感觉时,我才能完全懂得它的含义。
《紧急救命3》
@马小跳
17岁第一次去精神科就诊,我拿着量表结果边讲边哭。医生是位很和蔼的女性专家,她说“没事咱们不怕,先给你开点药,回家之后好好吃,慢慢地把症状消掉了,咱们就不难受了,再好好做心理咨询。”
后来我去外省读大学,改成了线上问诊。几年以来,每次听到医生的声音都会安心很多。精神疾病原因复杂、病理不明、苦不堪言。在这份无人知晓的苦楚中,医生的话像一束光,总让我觉得“没关系,我有的治”。
行动与放手
@阿优
大学时有一次胃不舒服去医院查幽门螺杆菌,医生是一位上了点年纪的女士。做检查前她递给我一杯透明的药水,我接过来下意识问了一句“这个苦不苦啊”,医生只讲“你先喝”。
我喝了之后发现这个药水居然是有点酸酸甜甜的气泡水味道,然后医生对我说:“你问我苦不苦,我说苦你就能不喝了吗?很多事你不要问,做就好了。喝完你看不但不苦,还有点好喝,对吧?”
当时在想医生是不是学过哲学啊(笑)。后来经历了考研-考研失败-毕业找工作-工作-辞职-再工作,这么多年过去了,才体会到医生那句“做就好了”是击碎人生迷茫的良药。
《机智医生生活》
@鸽羽
跟我的精神科医生兼心理咨询师之间有过很多难忘的对话,除去那些真切入微的询问、关怀之外,还很喜欢她跟患者聊天不总是一板一眼的,有时候也会开点小玩笑。
比如有一次去复诊,先向她承认最近没好好吃药,后来又问其中一种药能不能不吃。 她:“你对这个药有什么顾虑吗?” 我:“嗯……也没有……” 她:“就是单纯不想吃药是吧。”
她还会在门诊的时候给病人讲些有点老套又莫名戳人的哲理故事,她给我讲过一个灰色楼房的故事,在一栋灰色水泥墙的大楼上有很多窗子,窗子上挂着各色各样的窗帘,窗帘后面住着形形色色的人们,携带着各自的烦恼与期盼,在努力地生活着。当时不知怎么的,我听哭了。
还有一次我状态不好,见了她哭得稀里哗啦的,鼻涕挂在口罩里,不好意思地问她有没有纸,她去找了一下,发现刚好还剩最后一张,于是把纸递给我说道,“你看,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好像陷入困境,但总还是留有一线希望的。”
在家、在我从前的生活经验里,从未有人像她这样细腻地关心我的感受。与她的相处让我感到亲昵、被爱。在那些平和的劝慰和善意的打趣中,那些生命中不堪承受之痛似乎也被稀释了。
@h
有一次脸上过敏了,发痒起皮,去看医生。医生看了以后告诉我,可能是因为吃辣。我很纳闷,因为我很爱吃辣,可是以前也没出现过这种症状呀。
医生就问我,你生下来就是大学生吗?我愣了一下说不是。他说你是不是要上小学、初中、高中,再上大学?我点了点头。医生又说所以你的脸也是一样的道理呀,以前没有出现这种症状是因为你还在小学阶段,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上了大学,然后症状就显现出来了。
好有道理。
《重版出来!》
@小猫把奶茶里的珍珠偷走了
我:很多时候真的挺无力的,什么都抓不住。是过去的你做的选择,对结果负责的却是现在的、将来的你,过去的你、现在的你、未来的你,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但是还活着,就继续折腾吧。
医生:对的,只有死亡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活着就是胜利,就是很伟大的事情了。
没有鸡汤,没有伟光正的“感召”,只有简单纯粹的分享,人生就是体验,活着就是伟大,过好今天就是胜利。不要怕,如果有什么命中注定,那就接受命运的安排,大胆地去,理直气壮地去。
@蛐蛐
有颗大牙坏了,牙科医生对我说,“有些东西该放手时就放手吧”。然后他帮我拔除了那颗牙。
你很珍贵@卡卡
几年前因为焦虑总怀疑自己视网膜脱落了,因为闭上一只眼,另一只眼就会有一小块视野消失的感觉,需要很用力地体会才能感受到。
终于去看了眼科医生,做了全面检查,我还画出了视野消失的区域位置图。医生看完惊讶极了,“你居然看到了你的盲点!你太了不起了!太神奇了!我的病人从来没有人能描述出来盲点的感觉”,然后开始给我讲眼部结构,医生说,我们的眼睛有一块就是看不见的,但一般人不会注意到。
那一刻我感觉我被从沼泽里拉了出来,深深地解脱了,我不仅没病,还发现了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走出诊所,我感觉世界都明亮了,近视都有所恢复(当然是妄想)总之就是从此焦虑的躯体症状都消失了。
@pp
吃东西意外把做过根管的牙冠粘掉了,下午四五点匆匆忙忙去湘雅口腔治疗,感觉有点耽误医生和护士下班了,抱歉地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刘颖医生很温柔地说,不怪你,都怪这颗牙齿。
《紧急救命2》
@泡泡不吐葡萄皮
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来减肥,大概4个月瘦了20斤,然后发现自己开始掉发,于是挂了脱发门诊,接诊的是一个精神矍铄的姨姨,她说:哇你好有毅力,哇我看你一点都不胖呢,你的头发也没问题的,毛囊没有死掉。
真切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也或许是女性间的互助,总之会让你觉得有力气面对之后的事情,不预设困难,有问题解决问题,希望自己也能更心怀善意生活,传递善意,大家都好好地生活。
@女侠
因为困扰我十多年的头晕和头痛去扎针,在一次治疗快结束的时候,我刚想跟大夫说谢谢,大夫突然来了一句:要心生爱意。
我的眼泪突然就出来了,不知道这个中医大夫是怎么知道我从小缺爱的,我现在坚持扎针快一年了,头晕头痛的症状总算减轻了不少,只是缺爱这个症状,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药”能治。
@烟波大饭店
医生说,如果有什么吃了能让你开心,那么它带给你的功效一定大于副作用。
你不是一个人@无
才20多岁,剧烈腰疼去医院,发现腰椎骨头有点变形了。医生讲解时,拿着一个骨骼模型,用笔在上面画了几下我出问题的骨头,然后说,“你看很多患者都有这种情况,这里都被我的描黑了”。
我就噗嗤笑了,觉得轻松了一些。这真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说法,不费医生太多功夫,但患者感觉很好。心理咨询中也会讲“正常化”,听到“很多人都会经历这些”是会被安慰到的。
@圆心猫
实习的时候久坐导致腰很痛,到了影响睡眠的程度,吓得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强制性脊柱炎。大年初四看医生,拍了CT,发现是腰椎间盘膨出,医生看了片子说,“没事儿,坐久了都疼,我也腰疼”。接着告诉我要时常运动,散散步什么的,我走的时候看到医生还捶了捶自己的腰。
《机智医生生活》
@abc
因为失眠去看医生。跟医生说,每天晚上要两点多才能睡着。医生:能睡几小时?我:8小时?医生:沉默。
@哈哈哈
一次点外卖吃了金枪鱼石锅拌饭,将近30块。吃完之后,头晕,身体发红,脸发烫。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金枪鱼不新鲜,轻微食物中毒。我从诊室出来时,医生叫住了我,正当我疑惑之际,医生开口问,你点的是哪一家的外卖?
@朱朱未央
上周突然高温30度,我心狂跳不止,打了120去医院,检查后是电解质紊乱,吃药、吊盐水后恢复。家人不放心,还是去中山医院心内科挂了号,医生说,“你心跳才120就叫救护车啦,跳到160都没问题”。
我一下子就感觉吃了定心丸,没事没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生活!
@泥
有一阵子,我身体左侧疼(后背和胳膊),担心自己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惴惴不安去找医生。医生问我平时做什么运动,我说攀岩,他开心地说:“没事儿!就是攀岩弄的,多拉伸多放松!”说罢他忽地向我展示他缠满胶带的手:“你看我!我前两天刚从法国野攀回来!”
没想到找医生竟然碰到了岩友。说来也奇怪,在他说没事儿并展示了缠满胶带的手后,没几天,我身体疼痛的症状消失了。
尽全力@cl
去年初的时候,作为应届生经历了延毕,考公失败,第一份工作入职了大厂边缘岗位,上班两周实在呆不下去,赶在离职前准备薅羊毛,把年度体检做了,结果查出了甲状腺癌。害怕家人担心于是全程自己面诊,其实都是自己硬撑着一口气度过的,现在想想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面诊的时候,别的患者看我年纪这么小,非常担忧地说了句,怎么这么小年纪生了这么大的病。我听了之后有点绷不住了,很难受。但是好心的医生姐姐非常淡定地说了句,没事,切了之后啥事都没有了。
非常感谢医生姐姐,作为担心病情的患者很需要听到这种话。
@杨柳@扣扣子
前阵子跑医院,查血,发现自己缺维生素D。后来看肺炎的时候,多挂了个内分泌科,遇到一位女医生,诊断过程极具同理心:
“平时防晒做得太好吧?我也是。这个夏天,我们都把胳膊大腿都露出来,晒晒太阳补最直接。”“90%的人都缺,我也缺,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一查一个缺,说不补的应该是没查。也有可能是不缺的标准定高了吧。”
“缺维生素D确实会容易疲劳,但也不能把疲劳都归结成缺维生素D是不?这年头谁不疲劳,我也每天都累呢。” “吃几个月再验下血,不想验就接着吃。不影响的,咱不怕啊。”
@Matt想去也门钓鲑鱼
怀孕的时候,检查发现有一项指标有点高,就去挂了专科门诊。因为年纪不算小,所以一直很担心。坐诊的是个非常干练的年轻女医生,看了我的化验单以后,她非常温和地说,“没事,你这就是孕期正常的激素波动反应”,还很贴心地帮我捡起掉在地上的孕检本,微笑地看着我,“你一定会有一个健康的宝宝的!”
我想对于所有妈妈而言,医生的这句话都会让我们热泪盈眶吧。感谢这位医生。
@Nicole Lee
上周去体检,做B超的时候,大夫问了几个问题后说,这些和生理期临近有关系,没什么问题。
我说此刻最喜欢听你说“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大夫真的说了好几个“没什么问题”!
@一书一会毛毛
我最近拔牙,医生说你紧张啥呀,然后他就开始唱歌。
《机智医生生活》
@乫澜
肾结石手术前一天来月经,主刀大夫和我说:没事,我们一起等她走。
@泡芙
作为一个26岁的小年轻,因为熬夜感到心脏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肯定没事的,你这么年轻”。检查完,医生说,“看吧,就说没事,但还是要早点睡,少熬夜”。
@Lin
我没有特别的故事,但是跟医生护士相处得很好,住院期间很开心,愣是多住了一天。
我会给护士们买零食,跟大家唠嗑,走的时候送了一面锦旗。医生和护士笑着说下次可以给ta们写感谢信,年底做总结可以加分。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部的医护团队很年轻,态度也非常好,我的住院以及手术体验一级棒!
《机智医生生活》
日剧《白色巨塔》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医生除了是拥有专门医疗技术的专家,也是掌管人类命的职业,因此希望医生是个社会大众能够予以信赖的人”
在焦虑情绪日益严重、身体状况愈发难以预测的今天,每一次去医院看病,都是在发出求救信号,我们想要确认自己是没问题的,依然有好好生活的可能性和希望。
与医生之间的对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ta们在尽力救治患者的同时,在以同样作为普通人的身份告诉我们,生命值得被珍惜。那么,作为患者的我们,也要打起精神积极配合治疗,尊重医生的劳动,爱护自己的身体。
生命或许脆弱,但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彼此支撑着向前走,是重要的事。
来源:看理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