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4月11日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
事件: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4月11日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市场关注中国关税反制措施中的原产地问题,我们认为根据中国海关的《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和《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实质性改变标准的规定》中对于“从价百分比”等规则定义,以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官方将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美国本土产的晶圆产品较大概率即可作为原产地认定标准,对于美系IDM厂商产品我们认为在实施过程中或受到较大的关税冲击。
北美模拟、射频、CPU类芯片的美国本土制造和封测的比例较高。北美国际半导体巨头中,大芯片和成熟制程产品领域很多具备美国本土IDM能力,以TI为例,TI的晶圆厂主要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缅因州、犹他州,少部分晶圆厂在德国,封测主要在美国本土,部分位于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成都,统计来看,英特尔大部分CPU和GPU产品、AMD部分嵌入式处理器等成熟制程芯片、TI和ADI的绝大部分模拟芯片产品、博通部分射频类和汽车电子芯片、美光少部分DRAM和NAND芯片、安森美大部分功率类产品、Qorvo的射频前端产品均属于潜在的中国加征关税行列。
国内成熟制程产品或将受益于关税新政,份额具有提升空间且行业存在潜在涨价可能。关税新政下美系产品未来价格或将提升,国内客户采用美系产品成本压力增大,无论是从国内客户采购国产芯片的性价比提升还是国内对应产品具有潜在的提价空间等多方面看,我们认为美系本土模拟/射频/CPU/功率/存储等具备完整产业链下的产品未来或受到一定影响,为相对应的国产品类公司带来份额提升机遇。
半导体上游环节中,设备里美国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AMAT/LAM/KLA/Axcelis等在沉积/刻蚀/检量测/热处理/离子注入等环节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大陆对美国PVD、热处理/氧化扩散、离子注入、检量测等设备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在2024年中国大陆进口设备中,美国设备占比分别为PVD(14%)、热处理/氧化扩散(28.3%)、离子注入(78.8%)、光学检测(37.3%),另外中国大陆对美国CVD/ALD、刻蚀设备亦有一定依赖。考虑到未来半导体领域关税增加的潜在可能,中国大陆Fab进口美系设备成本将有所提升,有望进一步增加国产设备采购额;同时自美国出口管制以来,美国半导体设备龙头指引中国大陆收入占比将从2024年的40%+降至20-30%左右,为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带来新机遇。
投资建议:
①模拟芯片板块2025年业绩改善趋势整体明显,市场份额具有提升空间,建议关注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杰华特、龙迅股份、美芯晟、天德钰等公司,同时建议关注射频芯片公司卓胜微等;
②半导体设备头部厂商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盛美上海等,细分领域国产化突破的芯源微、中科飞测、精测电子、天准科技、长川科技、华峰测控、矽电股份、精智达等;
③国产大芯片领域自主可控需求加速的GPU和CPU公司如龙芯中科、海光信息、寒武纪等;
③具有成熟制程产能的华虹公司、中芯国际等。
===============
产业链一线反馈:
TI原来给客户的解读是按封测认定,从马来西亚进口不受影响,周末大家应该都聊到了。
目前不少美系芯片公司的新增订单都暂停报价了,在等落地的关税细则。但今天是依旧按照未加税去给大客户发货的。
而代理商/渠道商这边已经开始坐地起价了,华强北炒货的赚到飞起。
从客户来看,尤其是整车厂,是非常反感不确定性的,今天聊了个车厂采购,他们的确在认认真真的考虑加大国产替代力度。
未来若改变认定规则,按照晶圆厂所在地去认定关税,那么对于模拟+射频+CPU是大利好。
==============
我们认为关税的落地短期将导致诸多美国芯片原厂陷入观望,多家厂商或暂停报价,形成短期供给缺货。而从长期看,关税亦将大幅削减美国IDM厂商在中国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认为①行业龙头为美国IDM;②国内需求大;③海内外产品差距相对较小;④国产替代率低的#模拟/射频行业,为关税国产替代的核心受益板块。
模拟:价格战核心压制缓解,25年加速复苏
TI/ADI 24年中国区营收约46亿美元,份额巨大。海外价格战一直为模拟板块核心压制,尤其是汽车/工业领域。反倾销的落地,有望解放模拟厂商竞争压力,在25年走出价格战压制,成为模拟板块竞争格局重要拐点。
射频:晶圆&封测普遍位于美国,关税反制确定性高
射频前端芯片龙头Skyworks、Qorvo晶圆、封测产能普遍在美国,此轮对美关税反制确定性高。我们梳理国产三家射频前端公司,普遍已具备5G手机模组需要的L-PAMiF、L-PAMiD模组能力,尤其是卡脖子环节L-PAMiD模组有望借机加速导入放量。
行业相关公司
模拟:思瑞浦、圣邦股份、纳芯微、雅创电子
射频:卓胜微、唯捷创芯、慧智微
==============
IC设计及存储模组整体更新:国产替代持续推进,持续看好板块的确定性成长
#模拟更新:关税反制、模拟行业显著受益
以2024年口径看,TI、ADI源自中国大陆的收入为51亿美元、且汽车+工业占比约7成,高端模拟芯片当前行业国产化率水平低,关税反制,利好模拟芯片行业的国产替代。推荐:#圣邦股份、纳芯微、思瑞浦、杰华特。
业绩更新:#美芯晟 披露25Q1业绩预告,公司一季度表现超预期,业绩迎来扭亏。我们预计25年总营收约7亿元、同比有望达70%+收入增长。
#SoC更新:AI端侧趋势不变、业绩确定性高
受益于消费补贴带来的需求拉动,SoC板块整体一季度有着强劲的业绩表现,截至4月10日,已披露预告的泰凌微、炬芯科技、全志科技一季度业绩均超市场预期。此外,SoC公司基本无直接对美芯片出口、且普遍对美敞口不高,因此关税影响有限。
#存储更新:澜起科技、兆易创新一季报业绩均超预期
澜起科技:DDR5渗透率持续提升、第二、三子代RCD出货占比增加,叠加高性能运力芯片同比155%增长,澜起科技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兆易创新:受益于消费补贴、AI PC等终端存储容量提升,公司持续做大市占率,一季度业绩超市场预期。
持续看好AI产业趋势下,#澜起科技、兆易创新业绩的确定性兑现。看好云厂商固态硬盘国产化放量+存储涨价逻辑下,#江波龙、德明利、香农芯创、佰维存储的持续成长。
================
中美关税已经正式生效落地,对美替代有望从预期逐步落实到EPS,是确定性的戴维斯双击方向。继续关注对美替代的精密仪器+半导体主要细分方向:
[1]精密仪器:1)分析仪器平台型:聚光科技,类似北方华创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行业地位;2)精密光学平台型:永新光学。光学显微镜、医疗光学元组件及仪器、半导体光学加速进口替代;3)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奕瑞科技CT球管、OEM解决方案未来再造5-10个奕瑞,主要替代美国;4)普源精电:对标keysight,加速替代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全球top4里3家美国企业。其他:皖仪科技、鼎阳科技、坤恒顺维、优利德等。
[2]半导体:1)模拟IC:圣邦股份、纳芯微、思瑞浦、杰华特等;2)FPGA:复旦微电安路科技、紫光国微、成都华微;3)GPU:寒武纪、海光信息、景嘉微;4)半导体材料:安集科技、鼎龙股份。
来源:晋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