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共同体史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2 13:35 1

摘要:河南安阳发现的艺术品和陶器表明该地与美索不达米亚有某种联系;古代苏美尔的暴风雨神、太阳神和天空神在一定程度上和雅利安人、希腊人以及其他印欧语种部落中的诸神有一定的相似性;佛陀的无神论和孔子拒绝讨论鬼神的体系,与同时代的爱奥尼亚人的思想活动有某种相似性,三种学说

河南安阳发现的艺术品和陶器表明该地与美索不达米亚有某种联系;古代苏美尔的暴风雨神、太阳神和天空神在一定程度上和雅利安人、希腊人以及其他印欧语种部落中的诸神有一定的相似性;佛陀的无神论和孔子拒绝讨论鬼神的体系,与同时代的爱奥尼亚人的思想活动有某种相似性,三种学说都抛弃了神;中国青铜器和美洲印第安人艺术在风格上有某种相似;柏拉图主义和佛教教义在来世观念、视觉感觉世界为人与超验真理之间的帘幕有某种相似性;毕达哥拉斯学说和印度的《奥义书》的某些理论极为相似;犹太教里分离出了基督教,默罕默德借鉴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某些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这些有趣的相似是否意味着人类的起源有着共同的经历和背景? 以世界史的眼光来写历史学著作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比如《西方的没落》、《历史研究》、《世界史纲》等,但这些著作从史学家的角度而言,失之空泛或肤浅,不符合史学研究的规范,书中内容也多有偏离史实。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同样是站在世界的角度书写人类的历史,不同的是他是以专业史学家身份进行的尝试并取得重大成就,是专业历史学家撰写的第一部综合世界史,开创了世界史研究的一个新时期。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则比它晚出版7年,《西方的兴起》对《全球通史》也有重要意义。 有关人类的起源一种认为是人类的不同种族在旧大陆各个相互阻隔的地区各自完成进化与发展,另外一种则认为人类在某一个中心地区兴起,然后向世界各地迁徙的过程中产生了种族的变异。《西方的兴起》一书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在第一篇中东统治的时代里,麦克尼尔认为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在河谷文明时代,苏美尔文明向东和向西传播刺激和加快了埃及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发展,直至这两个文明达到了内部的完善和平衡,此后的千年,进入了大体稳定的时期,三种文明独立地发展。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的中东文明是公元前1700-前500年希腊和中国向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到公元前500年时,这几个外围文明的基本特征已经明晰。这一摇摆不定但行之有效的政治文化平衡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下来,这一过程大致延续了2000年之久,直到现代欧洲的扩张将它彻底摧毁。 人类在依附自然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生存能力得到极大进化,但由狩猎文明迈入农业文明的过程中,人类逐步丢失了尚武精神,陷入了无休止的耕耘、播种和季节性劳动之中。村落出现了,伴随着农业文明需要的工具改良、农作物改良、畜牧驯养以及农闲时的文化生活出现了;由于农业需要的计算和度量出现了;特别是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季节区分不明显的地区,对时间的精确度量成为现实需求,这种精神显然影响了后续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文明,而季节区分明显的区域则不需要对时间有精确计算,比如印度河流域。随着土地产出可以有剩余的粮食养活更多人,专业技术人员出现了,城市开始兴起,对专业的管理者要求产生了,这些人成为了文明生活的创造者、维护者和组织者。 和农业文明同时出现的游牧民族文明,代表了人类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中东地区开始同时存在,部分程度上它们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影响。游牧民族为了寻找草原不断迁徙,以及丰收的不确定性,让游牧民族养成了尚武精神以及纪律性。在人类历史上,游牧民族的掠夺成为农耕民族的大麻烦和挥之不去的顽疾,这种情况的改善直到农业文明发明了枪炮开始。

苏美尔文明取得的成就以两个伟大的里程碑为标志:第一是通过神庙公社这种农民生活方式的组织,为文明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既有神庙又有世俗类型的农业公社一直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随着土地所有制的调整,土地所有者从祭司手中取得了经济权,他们不是作为神的代理人,而是借助军事力量或是利用社会领导阶层的传统特权。到了汉谟拉比时代,社会治理体现在权力上更加集中化和世俗化。主要有四个方面:1.帝国政治理论和更广泛的政治忠诚的发展,用以对抗地方极端主义;2.官僚机构和常备军的发展;3.管理技术的改进,特别是通过书面文字进行沟通;4.城邦间和地区间贸易的增长和独立的商人阶级的出现。第二是缓慢而不安全地发展起一种比较松散的社会单位-“大社会”,填补在农业公社间的空隙中,使它们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这种组织形式,为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背景环境,在这片古老国土的疆域之外,其影响尤为显著。 从萨尔贡帝国开始,公元前几千年前中东经历了埃及、古巴比伦、亚述、波斯等帝国的崛起,亚述以及波斯帝国借鉴古巴比伦汉谟拉比创立的政治管理体制在帝国管理上,不断衍化并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使帝国的中央控制力得到加强。到了公元前一千纪,帝国的推翻与否、政权的更替与否以及长距离的贸易中断与否都已经不再影响到城市生活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为维持文明所需要的经济专业化和社会复合化,苏美尔文明缔造的大社会组织被牢固地确立起来,文明有了自己的范式。征服、战争、商业贸易、技术改良,相互学习及融合加速了文明在落后地区以及边远地区的传播,以新月地区为标志的中东世界性文明开始兴起。

希腊文明繁荣的高点之一是雅典城邦赢得了对波斯斗争的胜利,民主和平等带来的力量是可以战胜庞大的帝国独裁政权的;胜利的雅典人以城邦集体的名义四处掠夺弱小城邦,最终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惨败于打着解放希腊人旗号的斯巴达为首的拉栖代梦人,斯巴达的残暴统治继续。希腊文明最终毁于强大的罗马人铁蹄下,讽刺意味的是,那些看不起希腊人的罗马人,全盘接收了希腊文明。在公元前500年-公元1500年,各个文明之间由于陆上及海上交通的开辟,希腊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中国文明开始了第一次在旧大陆的全面融合,由于每一种文明没有表现出明显优越于其他文明的特征,每一个文明在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时,仍然独自发展自己的独特文明。 在公元前500-公元1500年间,先是希腊文明,继而是印度文明,最后是伊斯兰文明的扩张,然而从未能摧毁这种文明间的均衡。只要任何一个主要文明处于与其他文明大致相同的水平,人们就很难看到为接受外来新奇事物而放弃祖先传统的理由。后起的远西文明即欧洲文明以其极强的包容性吸收了伊斯兰文明的精华,将基督文明和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有效结合,这种文明的冒险基因终于在1500年之后赢来了他们的时代。伊斯兰文明在初期的包容性发展扩展之后,同印度文明、中国文明一样,其强大的内敛性而向内收缩,在面对外来文明的碰撞时,以其保守性逐渐丧失了进化的动力,这种僵化一成不变最终在西方文明的对外扩张中尤其是文明的均势被打破,一种文明表现优越于其他文明之后将让这些保守性文明承担巨大的代价。所有这些文明中,中国文明给予商人的地位极低,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均承认商人的地位,欧洲文明里由海盗转型的商人一直作为独立的阶层而出现,中国的商业从来没有发展出一种意愿和自信心,挑战官僚阶层和地主缙绅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这让中国文明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要更久,儒学的深厚基因无法孕育出重商的商业精神。

伴随文艺复兴到来的是个体的解放,宗教改革彻底放弃了宗教划一的旧的法律体系,放松了教士们对教众的群体控制,个体在宗教上随心所欲。信仰与理性,享乐与修行,欧洲人就是在这样矛盾的状态下前行。航海技术的改良,工业革命的出现,美国和法国的革命彻底改组了人类生存、人类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理念,所有的政府既不是上帝的,也不是自然的,恰恰是人的产物,人民是最高统治者,对人民来说,现在称其为公民和主人,而过去他们是国王与贵族的臣民和仆人,他们直接对国家的命运负责。一系列在科技方面的突破,思想上的革新。诸如之类,西方文明在同所有文明的竞争中,以其绝对的优势让所有文明无论是拒绝还是绝望的努力,最终依然会被卷入西方文明的漩涡。人类社会从没有向今天这样吸收着西方文明带来的滋养,西方文明领先的气质,让其他文明只能迎合并去改变。随着相互融合和吸收,西方文明逐渐会丧失其领先地位吗?民主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政府自身运转的轨迹,即使对政府有批评和批准其行动的某些权力,大家还是必须遵守政府的命令,阶级的组织及其统治同以往一样强大,甚至更强大了。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人类最终的命运何去何从?服从于更大的专制政体?所有重要的新发明把人类从以前的弱点和低效率中解放出来,又使人类在新体制内受到奴役。高效率和社会纪律的潜在效益看来是巨大的,它使集中权力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人类发展的终极是世界一体化?由一个伟大的政党规定国际社会的日常生活?在逆全球化的今天思考人类的共同命运虽然不合时宜,但全球化的趋势我相信不可逆转,人类的巴别塔一定可以重新建立。(唯一遗憾的是该书没有对《中华文明》进行专门的论述,而只是在论述每种文明时对中华文明有插叙)

来源:老方谈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