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上市公司盈利影响很多客户正在计算,简单的算法就是减少美国地区的收入、盈利,更多投资者表示就直接减少出口美国公司的配置。目前,感觉还没有price in更多来自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税潜在风险,尽管有少部分投资者有担心注入欧盟、东盟等是否会跟随。
这两天在北京出差,投资人非常关注关税影响。关税过高之后,反倒边际影响降低,一方面认为不可持续,另一方面觉得到70%以上关税,很多出口已经亏钱。
对上市公司盈利影响很多客户正在计算,简单的算法就是减少美国地区的收入、盈利,更多投资者表示就直接减少出口美国公司的配置。目前,感觉还没有price in更多来自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税潜在风险,尽管有少部分投资者有担心注入欧盟、东盟等是否会跟随。
关于内需刺激,许多投资人提到消费和生育补贴,尤其是对消费服务的补贴。因为大件实物消费如家电、电车已经在过去几年前置了部分需求,未来刺激消费的方向可能是消费服务,而且复购率相比大件实物消费更高。
另外关税对于高毛利率的生物医药板块,大家认为影响小于小出口商。
仓位来看,投资人对美股持怀疑态度,尽管短期超卖带来了一些反弹机会,我们美国交易台也看到LO在SPX4500-5000点之间有支撑买盘,但投资者对于后续衰退风险的担忧仍在,并不急于加仓。中国A股,感觉更多受到国家队和国企增持的信心提振,大家倾向于认为整数点位亦有支撑。
交易动态(4月10日)
港股交易台1.4x偏卖。成长和科技板较为活跃、整体偏卖;腾讯、阿里巴巴、小米双向交易。其他板块来说客户买入金融(ICBC)vs.卖出矿业、有色、家电(海尔)。
A股交易台1.4x偏买,指令金额持均值。客户买入机械、医疗设备、机器人vs.卖出农业、公共事业、银行。
全球市场评论:现在宣布"一切正常"还为时过早
我们一直认为,撤销拟议的关税是迄今为止稳定市场的最直接途径。鉴于周二美国国债市场出现承压迹象,周三的声明或许阻止了市场动荡的加速。
4月9日的反弹大幅扭转了自4月2日以来市场对经济增长预期的下调。大幅缓解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的估算表明,市场实际上已将预期调整至接近我们基准预测的水平。但这意味着,我们仍然认为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风险为45%,但这一预测几乎没有改变,这使得市场容易受到任何经济衰退迹象的影响。目前仍维持的关税远高于4月2日之前的预期。虽然一些直接的尾部风险已经降低,但政策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可能会对消费者和商业活动造成压力。非美国投资者可能仍会担心在持有大量美国资产的背景下,机构和政策的不确定性,而鉴于美国国债市场长期存在的裂痕,其脆弱性可能依然存在。我们认为,这应该会维持美元走弱和收益率曲线趋陡的趋势。
短期股市波动率依然高企,若无新消息,可能进一步下跌。这种波动率的转变,以及任何有关进一步降低关税的消息,都为进一步上涨提供了最大的希望。但市场已迅速转向,如果关税税率不进一步大幅下调市场可能再次低估了经济的下行风险。我们认为,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前段和后段再次显得具有吸引力。
截至周三,全球基本面多空对冲基金(Global Fundamental L/S HFs)年初至今下跌 360 个基点(昨日业绩再次显著下滑)。系统性多空对冲基金 4 月下跌 1%,但今年以来仍上涨 10.2%。杠杆率更新:整体账面总杠杆率上升 2.3 个百分点,至 284.3%(处于 1 年期的第 84 个百分位,5 年期的第 97 个百分位)。
最新的美股行业推荐:
最新推荐超配的行业为:必需消费品、软件与服务、公用事业。此前我们推荐超配的行业包括医疗保健、公用事业、房地产、软件与服务、材料。在防御性板块中,我们的模型显示,相比医疗保健,市场对必需消费品的相对偏好更强。工业板块在未来 6 个月大幅跑赢大盘的概率在所有板块中最低。我们行业推荐的一个关键风险是关税进一步下调。
关于中国:面临诸多调整和风险,但仍有亮点?
首先是备受关注的美国存托凭证(ADR)摘牌风险,市场还需消化特朗普政府发布的一则深夜推文:“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将中国在美上市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即将上任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保罗・阿特金很可能在正式上任后着手处理摘牌问题。摘牌可能性是在贸易战背景下出现的……”
隔夜市场反馈负面,美国投资者对这一风险愈发担忧。虽然这绝非基准情形,但正如一位客户所言:“摘牌风险现在已不容忽视”。
在亚洲,投资者也在积极讨论这一风险。即使摘牌可能不会实际实施,市场情绪仍会受到影响。但他们更担心的是美国进一步出台投资限制措施(比如禁止美国对中国大型企业进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投资者将不得不抛售股票,而不仅仅是将交易转移到香港市场。
不过,目前的情况比 2020 年我们考虑这一风险时要好得多。除拼多多外,主要企业均已在香港上市。许多投资者已将交易转移到香港市场。如有需要,企业也可以迅速在香港上市。它们可以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上市,即无需发行新股,这相对容易。
在关税消息公布后,市场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中国市场对进口替代主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半导体行业成为焦点之一,盘中发布的半导体新政策引发了更多讨论,该政策要求按生产工厂标注半导体进口的原产国(初步解读:这是为了进一步区分从美国进口的半导体产品,有利于中国国内半导体供应)。高盛投资研究部的艾伦・张最看好北方华创和中微公司。
关于进口替代概念还有更多观点。尼克・郑推荐并于今日将瑞丰新材(300910.SZ)评级上调为买入。瑞丰新材是中国领先的润滑油添加剂本土生产商,润滑油添加剂是调配成品润滑油的关键成分,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目前,瑞丰新材的市场份额仅为 5.6%。润滑油添加剂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均来自美国,包括路博润、润英联、雅富顿和雪佛龙奥伦耐四大巨头,它们占据了全球 85%-90% 的市场份额。有趣的是,瑞丰新材最大的客户之一是中石化(其国内营收的 10% 来自中石化),而中石化持有瑞丰新材 14% 的股份。中石化(国有企业)有很强的动力从美国供应商转向瑞丰新材。目前,瑞丰新材在中石化的市场份额还不到 5%。
我们依然看好潍柴动力。我们认为,由于中国在拖拉机发动机和大马力拖拉机领域,尤其是从美国的进口方面,仍处于净进口状态,潍柴动力是机械行业的主要受益者。潍柴动力在国内拖拉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已将业务扩展到非道路用发动机领域。
来源:智通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