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大,与清华齐名的中国顶尖学府。在这所大学的西门,每天人来人往,当中有无数怀揣梦想的学子匆匆走过。这些学生里,大多都是经过千军万马的高考厮杀,才迈进这座校园的。
北大,与清华齐名的中国顶尖学府。在这所大学的西门,每天人来人往,当中有无数怀揣梦想的学子匆匆走过。这些学生里,大多都是经过千军万马的高考厮杀,才迈进这座校园的。
然而,就在1995年,却有一位身穿保安制服的年轻人,以一种近乎传奇的方式从北大的“门房”跨进了“课堂”,这个人就北大保安——张俊成。
1995年,来自山西农村的辍学青年张俊成,通过成人高考的方式考上了北大法律系,他的事迹一度轰动全国。
随后,张俊成带动了该校保安队500人考学深造,最后有12人通过成人高考读研,而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了“知识改变命运”活生生的例证。
若干年后,很多人不禁想问:传奇保安张俊成后来的人生如何?他上大学的经历,是否真的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如今的他,又在做什么呢?
1976年,张俊成出生在山西长治的一个小山村里。当时他家里一共有7个孩子,父母都是最普通的农民。
因为生计困难,张俊成不想拖累自己的父亲,于是他在读完初中以后就主动辍学,到当地一家汽修厂里去打工了。
后来,张俊成偶然看到报纸上北大招聘保安的消息,他觉得这是一个到大城市闯一闯的机会,于是果断报名参加了培训。
经过一个月严格的岗前训练,张俊成不管是站姿还是纪律考核都做到了最优。1994年5月的某一天,他和同期招聘来的几个保安一起坐上了大巴,来到了北京。
正式上岗以后,张俊成被分配到北大西门当保安,每天看着城里的大学生抱着书本进进出出,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受到感染的他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
当时张俊成在北大当保安,月收入214元,比在长治家乡种地的收入翻了好几倍。工资待遇高,北大师生对他也很客气,这一度让他对工作状态非常满足。
然而有一次,几个外国人硬闯北大西门,想要进入校园。张俊成上前阻止,但是因为不懂英文沟通困难,最后遭到对方的耻笑,其中还有一名外国人冲他比了一个大拇指朝下的侮辱手势。
张俊成感到前所未有的屈辱,当晚他给母亲打电话的时候,几次想说要回家。但是听到母亲质问他,“你走的时候说要闯出名堂,现在闯出来了吗”,他就把话咽回肚子里了。
经过这件事,张俊成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被嘲笑,不仅是因为语言障碍,更是因为知识的匮乏。而在北大这种地方当保安,经常会遇到外国人进出,如果完全不懂英语,下一次还是会被人耻笑。
于是张俊成果断跑到北大附近的市集上,买了两本外语入门的教材。有一段时间,张俊成上班的时候有空就捧着外语书啃。
北大英语系的教授曹燕玲路过,看到西门的小保安这么爱读书,感觉新奇。她上前看张俊成在读什么书,结果一看,发现他读的是“德语入门”!
于是曹燕玲把张俊成叫到她的办公室说:“想学英语不能瞎学,你得报一个班。”曹教授被小保安的勤奋打动,送给他两张北大英语培训班的听课证,免除了他的听课费。
有了这个机会,张俊成更加拼命地学习外语。他主动申请调夜班,白天上课,晚上站岗,深夜学习,每天只睡三至四个小时。半年下来,他瘦了15斤,但是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第二年参加北大的成人高考时,张俊成以413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成了一名北大成人教育的大专生。后来有记者采访报道了他的事迹,将他称为“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
经过三年的成人教育,张俊成在1998年专科毕业。当时北大方面有意让他留校工作,但是他婉言谢绝了。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就想给别人撑伞。”
张俊成原来没有文化吃了亏,所以从北大毕业后,他选择回到他的家乡山西长治去当教师,让更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有机会学到知识,改变自己的人生。
从1998年至2005年,这7年间张俊成辗转多所职业学校授课。2015年,在积累到了足够的教学经验与启动资金后,张俊成与朋友在山西长治开办了一个“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自任校长。
张俊成的这所学校,主要面向农村孩子,尤其是那些成绩不理想、家庭困难的学生。校内除了上文化课,还实行“军事化管理”。
记者问张俊成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管理方式,张俊成回答说,自己从前没去北大的时候,是一个十分懒散的人,是北大保安的军事化管理约束了他,并改变了他。
因此张俊成想把这样的管理方式带到学校里,让孩子们尽早受益。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随着“北大第一保安”名气打响,社会上后来也出现了很多质疑他的声音。有人说,他当初考上的不是北大,而是北大的成教班。
这种考试的难度与学历(专科)的含金量和正式的北大生完全没法比,因此他们觉得张俊成“夸大宣传”,“往自己脸上贴金”。
张俊成则表示,当初采访他的记者并不是自己叫来的。而且对于是北大自考生的事实,他也从来没有否认。
其实说句公道的话,2000年以前的成人自考通过率极低,所以张俊成学历的含金量真的不低。而他本身的确也是通过这个考试,从一名保安变成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知识的确改变了他的命运。
张俊成的这段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所处的环境与机遇也同等重要。假如当初他没有去北大当保安,又或者没有遇到曹教授,他的命运也许就截然不同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张俊成之所以会有后来的际遇,完全是因为他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是他主动选择了去北大当保安。
机遇重要,努力比机遇更重要。张俊成为了考上北大半年瘦了15斤,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自从张俊成回乡办学以后,曾有无数媒体前去采访过他。对于他的教学方式,外界褒贬不一。但是总体上来说,得到的大多数是肯定的声音。
时间来到2021年10月,湖南卫视搞了一个跨时代人物回访暖综,名叫《再次见到你》。张俊成作为时代精神的榜样人物,出现在这档节目里。
通过节目采访我们知道,如今的他依然在长治的那所职业学校教书。他说:“北大给我播下了一颗种子,我要把这颗种子带给更多的人。”
人生真正的逆袭,不仅仅是个人阶层的跨越,更是将希望传递给更多人。
来源:执笔读春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