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民警老陈因宣传反诈意外出圈,一句“我是反诈主播,你是什么主播”让他火遍全网,当大家还在为这种新奇的反诈形式拍手称快时,次年他就选择辞去“铁饭碗”,投入互联网怀抱,网友直呼看走眼了,而老陈的生活也因这个选择而变得一团糟。
老陈宣传反诈这么久,没想到最后自己被互联网流量诈骗了。
图片取材于网络
2021年,民警老陈因宣传反诈意外出圈,一句“我是反诈主播,你是什么主播”让他火遍全网,当大家还在为这种新奇的反诈形式拍手称快时,次年他就选择辞去“铁饭碗”,投入互联网怀抱,网友直呼看走眼了,而老陈的生活也因这个选择而变得一团糟。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近日,老陈自曝去年收入31万元,可他辞职的第一年,收入就高达133万元,怎么现在连当初的零头都够不上了?从炙手可热的网红到收入锐减的“过气主播”,老陈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变成了一个笑话?
图片取材于网络
时间拨回2021年,河北秦皇岛民警陈国平在一次普通的直播中,偶然开启了"连麦模式",当他一本正经地对着屏幕那头的网红喊出“我是反诈主播,请问你是什么主播?”时,谁也没想到这句略带土味的开场白,竟成了全网疯传的流量密码。
图片取材于网络
在短视频平台上,老陈身穿警服、一脸严肃的连麦画面迅速刷屏,网友们被这种新奇的反诈形式吸引,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10亿次。
图片取材于网络
短短三个月,账号粉丝迅速增长,直播间观看人数动辄突破10万,就连明星、网红都争相与他连麦,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也纷纷点赞报道,此时的老陈,俨然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网红”。
图片取材于网络
2022年3月,在一场公益直播中,有粉丝刷了333个嘉年华,当天礼物打赏近120万元,此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纵然他选择将直播收入全捐出去,但这种前所未有的流量、舆论争议和财富冲击,还是让老陈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偏移。
图片取材于网络
2022年4月他做出了一个震惊全网的决定——辞职!老陈辞职时,不少人觉得他勇气可嘉,毕竟互联网的“钱景”看起来一片光明,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图片取材于网络
2023年,老陈晒出自己2022年的总收入,高达133万余元,而另一张图上显示,这些钱并不是都进了老陈的口袋,其中有84万都被他投入公益事业之中。
图片取材于网络
2022年,老陈赚得盆满钵满,但2023年,老陈的收入仅仅只有34万,相比前一年暴跌近70%,而近日,老陈更新个人动态,大家看到老陈去年的收入又降低了,只有31万。
图片取材于网络
曾经年收入超百万的辉煌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收入连年下滑,如今甚至不足当年的零头,这不禁让人想问,老陈到底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其实当初老陈选择辞职时,就有许多网友表达出不解与质疑,老陈解释说,辞职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反诈公益事业,当时他的身体出现问题,网络争议也十分严重,已经影响到个人和单位。
图片取材于网络
老陈的理由冠冕堂皇,没有一点私心,但他辞职后的行为却相当打脸,打着宣传反诈的幌子,却做着跳梁小丑的事情,当吃播,乱调侃,频卖惨,让网友彻底倒了胃口。
只能说老陈高估了流量的持久性,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一阵风,吹过之后,留下的可能只是满地狼藉。
图片取材于网络
老陈走红靠的是一句极具传播性的话术和反诈民警的身份加持,这种走红方式虽然能快速积累人气,但缺乏稳定的内容支撑,当网友的新鲜感一过,流量自然就开始流失。
辞去公职后,老陈失去了反诈民警这个强大的IP背书,他的商业价值大打折扣,但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按照之前的模式去接广告、做直播,可商家看中的是他背后的流量和影响力,当流量下滑,商家自然不愿意再为他买单。
图片取材于网络
更要命的是,老陈在选择合作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形象和粉丝群体的接受度,一些广告内容与他之前树立的反诈形象严重不符,这也导致了粉丝的大量流失。
老陈单枪匹马闯入互联网,既没有专业的知识,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很多决策都是拍脑袋决定,在直播时间安排、内容选题、粉丝互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问题,没有专业团队的支持,老陈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四处碰壁,收入下滑也就成了必然。
图片取材于网络
收入下滑还是次要,主要老陈的生活也如同一团乱麻,他曾公开称:“家不成家,事业不成事业,每天挨着骂。”
2024年2月,辞职两年的老陈发布视频喊话求职竞聘协警,“如果敢用我、想用我、能用我的,可以和我联系,去做协勤或者是返聘,想继续从事反诈宣传。”
图片取材于网络
老陈曾袒露当时辞职申请三天就批下来,称选择辞职太冲动了,没看透自己,如今最看不起的就是现在的自己。这一幕着实让人唏嘘,曾经风光无限的反诈警察,如今竟落到这步田地。
图片取材于网络
那么,同样是通过网络走红的民警,同样选择辞职,为何老陈、大漠叔叔和谭乔的命运会大相径庭呢?
在“反诈老陈”走红之前,大众视野中就已经有几位网红警察,像是儋州民警“大漠叔叔”,成都交警谭乔,虽然同样选择离职,但几人的命运却各不相同。
图片取材于网络
大漠叔叔凭借幽默风趣的视频风格和专业的警务知识,在网络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人气,2022年,他选择离职,专注当自媒体人,目前他在全网拥有1000多万粉丝,可见这波转型还是得到了大众认可。
《谭谈交通》这档节目从2005年开播到2018年停播,陪伴人们十几载,表面看,节目讲的是道路安全,实际上,折射的全是人间疾苦。
图片取材于网络
交警谭乔因为这档节目被大众熟知,也因这档节目而患上抑郁症,2021年,他选择辞职做自媒体,但依然受到网友的喜爱和支持,为什么老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而大漠叔叔和谭乔却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呢?
在辞职前后,大漠叔叔和谭乔都始终坚守自己的身份,将网络作为宣传的工具,而不是赚钱的手段,他们明白,自己应该为公众服务,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种定位让他们赢得了网友的信任和尊重,而老陈辞去公职后,失去了身份的加持,同时也失去了与粉丝之间的情感纽带,导致人气迅速下滑。
在面对流量和商业利益时,三人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大漠叔叔和谭乔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控制商业合作的尺度,不会为了赚钱而过度消费自己的形象,而老陈在流量红利面前,显得有些急功近利,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忽视了内容质量和粉丝感受,最终导致口碑崩塌。
图片取材于网络
流量可以让一个人一夜成名,也可以让一个人瞬间跌落谷底。在追逐流量的道路上,老陈迷失了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大漠叔叔和谭乔则用他们的经历证明,只有坚守初心,保持清醒,才能在网络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从万人追捧的反诈英雄,到无人问津的落魄网红,反诈老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诈课”——警惕流量诈骗,比防范网络诈骗更重要。毕竟,当一个人被流量蒙蔽双眼时,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初心与尊严。
图片取材于网络
老陈的未来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故事注定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警示,提醒着每一个人: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
九派新闻:2025年4月11日《“反诈老陈”公布去年收入31万,辞职第一年收入曾超133万》
九派新闻:2023年3月5日《反诈老陈自曝2022年收入133万,“缴税近40万,捐赠84万”,曾称网络上得到的收入,分文不取》
顶端新闻:2024年3月22日《反诈老陈晒2023年收入!比2022年巨降100万元 》
红星新闻:2024年2月26日《“反诈老陈”喊话全国警方求工作:想继续从事反诈宣传 》
九派新闻:2024年2月28日《反诈老陈直播间痛哭称“不敢回家,孩子都跟着我挨骂,再也回不去了”,此前喊话全国警方求职》
现代快报:2024年2月29日《反诈老陈、大漠叔叔、谭乔……,脱下警服的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来源:此间一叙a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