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养结合政策可有效降低老年人功能依赖风险,并减少照护缺口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2 17:12 1

摘要:方法研究基于准实验设计,使用2014-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追踪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医养结合政策短期内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降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功能依赖和照护需求,并进一步将观察周期延长至2021年评估其长期效应。对比90个

原创 柳叶刀 柳叶刀TheLancet方法研究基于准实验设计,使用2014-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追踪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医养结合政策短期内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降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功能依赖和照护需求,并进一步将观察周期延长至2021年评估其长期效应。对比90个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名单,将试点城市的参与者纳入干预组,非试点城市的参与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估功能依赖,将照料缺口定义为功能依赖者未获得必要的照护。研究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同时采用合成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医养结合短期内与老年人功能依赖的降低显著相关,这种效果主要体现在轻度和中度功能依赖人群。但长期关联显示,医养结合政策对降低功能依赖的效果整体呈减弱的趋势,这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功能衰退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仍与老年男性功能依赖的降低相关,这提示需针对老年女性群体优化政策设计。在功能依赖老年群体中,实施医养结合短期内与照护缺口的减少显著相关,且这种关联随时间推移持续增强。这表明该政策可能显著提升正式照护服务的供给与利用,从而有效解决老年人未满足的照护需求。此外,长期关联仅在老年女性中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这可能反映了她们更长的预期寿命和更高的寡居比例,从而增加了对专业照护服务的依赖。解释中国的医养结合政策可有效降低老年人功能依赖风险,并减少照护缺口。研究结果为该政策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助于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不断增长的照护需求。研究指出要加强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体系在政策体系、服务制度和业务流程的系统性整合。此外,迫切需要培训服务基层的老年医学、护理和康复专职人员和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养老护理员等专业从业者,并促进彼此间的有效合作,同时改善他们的薪酬激励体系。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纳入更多的医养结合服务,例如治疗性康复辅助工具和“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强调对失能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及时提供健康指导、生活支持、康复介入等综合干预措施。END团队介绍研究团队依托国家健康智库——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以及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疾病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进行老龄健康交叉科学研究。周文剑(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重大疾病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姚尧(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老龄健康交叉科学中心主任;兼任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疾病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老龄健康工作组PI、伦敦大学学院客座副教授、日本大阪大学客座讲师。本研究合作作者还包括来自哈佛大学的郭牧琦博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胡博教授、北京大学的蒋宇玲硕士。文章解读由作者团队提供,所有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https://doi.org/10.1016/j.lanhl.2025.100697相关阅读原标题:《作者解读 | 中国医养结合政策可有效降低老年人功能依赖风险,并减少照护缺口》

来源:健康学问一点通杨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