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眨眼间踏入清明已有九天之久。那场春雨洗濯过的山川,此刻正以其最为饱满的姿态来迎接我们。清明节虽已渐渐离我们而去,但其留下的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大地。这几日北方的桐花悄然地绽放着,田鼠遁入到地下,雨后的彩虹偶尔也会跃上天际,正应了古人所讲的“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
明日三月十六,农谚预警!老话最怕三月十六大风刮,有啥说法?
眨眼间踏入清明已有九天之久。那场春雨洗濯过的山川,此刻正以其最为饱满的姿态来迎接我们。清明节虽已渐渐离我们而去,但其留下的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大地。这几日北方的桐花悄然地绽放着,田鼠遁入到地下,雨后的彩虹偶尔也会跃上天际,正应了古人所讲的“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清明假期的喧嚣已归于平静,农人们却闲不下来。明天便是农历三月十六,正值春耕春种的关键时刻。俗话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南方的水稻育秧已忙碌起来,北方的农人们也在紧锣密鼓地播种春玉米、棉花。
只是在今天,全国的天气确实让人感到担忧。北方大风猛烈地肆虐着;内蒙古、华北等地,风力达到了6-8级,那阵风更是达到了9-11级。而南方则是出现了雷暴大风,在江西南部、广东北部的局部地区,那阵风甚至超出了10级,气温也是有些下降。
好在明天风力将有所减弱,气温也会从略微回升,不过北方依然会有5-7级的大风,内蒙古、河北和北京的阵风仍可达8-9级。这天气真是让人不得不防啊。
这样的天气有啥说法吗?我们农村有句老话“最怕三月十六刮大风”,明日三月十六刮大风预示着什么?看农谚怎么讲。
1、三月十六风打头,夏至无雨饿死牛
这句农谚讲的是,三月十六,倘若刮起了大风,这样就意味着,往后的天气或许会比较反常。
“夏至无雨饿死牛”意思是,到了夏至的时候,天上一直不下雨,牛会饿肚子。
这句农谚讲的是,三月十六,要是“呼啦啦”地刮起大风来了,这样便预示着接下来到了夏至的时候,雨水或许会非常稀少,牛都得“眼巴巴”地忍受饥饿了。
因为在夏至之时,天气本就较为炎热,庄稼与草都亟需大量水分以维持生长。倘若始终未曾降雨,田地里的庄稼便难以茁壮生长,草也无法顺利长出。牛倘若没有草可吃,便会陷入饥饿之境,倘若情况严重,或许真的会面临被饿死的危险。
2、狂风惊蛰后,冻死插秧手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惊蛰这个节气过了之后,要是突然刮起很大很大的风,那就表示接下来很有可能会有倒春寒的情况出现。并且那寒冷的程度,能把插秧时的手都给冻伤。
具体来讲。惊蛰过后,这时候天气开始转暖,万物复苏,春耕春种也逐渐开始了。按理说惊蛰之后天气应该是越来越暖和的,如果这时候刮起狂风,就和这时节不太相符,往往意味着冷空气要来了。
从上述两句农谚中,可以发现,三月十六刮大风,这表明后续也许会出现倒春寒。而且进入夏季之后,降雨量或许会相对偏少。对农作物生长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来说,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的。所以俗语才说,“最怕三月十六刮大风”。当然农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具体情况,我们还是需要密切留意天气预报信息。
来源: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