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好人”刘佩:学生眼里的“佩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2 19:13 2

摘要:“我跟学生相处就三年,教书是三年的事,但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却是一辈子的事。”刘佩说:“我不能一直跟着孩子们,只是希望能尽己所能,让他们变得更好、更积极向上,为他们走上社会经风历雨打下根基。”

常言道教书育人,但在“西安好人”、高陵区湾子中学教师刘佩看来,却应该是“育人教书”,这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整,而是以育人为导向的传道授业。

“我跟学生相处就三年,教书是三年的事,但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却是一辈子的事。”刘佩说:“我不能一直跟着孩子们,只是希望能尽己所能,让他们变得更好、更积极向上,为他们走上社会经风历雨打下根基。”

扎根乡村中学近15载的刘佩,她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关爱,凝聚成学生口中那个亲切的名字——“佩妈”。

从“镇”住学生到以爱育人

2010年秋天,25岁的刘佩成了高陵区湾子中学的一名老师,带两个班的课兼一个班的班主任。

自己才刚走出校门,就要管理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倍感压力的刘佩选择用威严来“镇”住学生。但慢慢地她发现,“严厉只能让学生表面上怕你,真要把班级管好,让学生们真正成长起来,老师首先得走到学生心中。”

这时,一个学生的遭遇让刘佩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一个好老师应该带给学生什么。“那年我新接了一个班,班上有个女孩异常‘安静’。我几乎没有见她和同学老师说过话,眼神和动作里也总是透出胆怯与不安。”刘佩回忆道。

为了搞清楚原因,一天下班后,刘佩敲开了女孩家的门。

门内的景象让刘佩一下子怔住了。简陋凌乱的院子,坑洼不平的地面,堆满玉米的房间,扑面而来的刺鼻羊粪味……刘佩说,那一刻,她对这个女学生满是心疼。

后来刘佩得知,女孩的父亲正在服刑,母亲离家出走,家里仅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种田、养羊维持着生活。“让我意外的是,老人没有一句抱怨,却对始终对孙女的未来充满信心,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刘佩说,她当时就决定,要资助这个孩子。

自此,刘佩全家都对这个女孩上了心。下班了刘佩时常去女孩家里看看,周末带着儿子去探望,连刘佩的爱人也不时提醒她记得给孩子补贴生活费。中考前,她更是将女孩接到家里悉心照顾。如今,女孩已考入理想高中。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刘佩常以此自勉,“当老师就是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我们湾子中学是一所乡村学校,许多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城区学生无法相比。我也没啥经验,唯有用心。”

当班主任12年她走遍了学生的家

从教近15年,刘佩当了12年班主任。“当老师不当班主任是一种遗憾。”刘佩说:“普通任课老师可能更关注孩子的成绩,而班主任则能更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就会思考和关注:为什么某些学生在学校会有这种表现,如何让孩子更好成长等等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刘佩家访走遍了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家。“周内下班了每天走几家,周末就带着孩子一起去。正常家庭少去一些,特殊家庭就勤跑几趟。”采访中,她自信地说:“只要是我带过的班级,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情况我都清楚。”遇上比较特殊的学生,她也会把情况分享给其他老师,方便其他老师更好地帮助学生。

“上上周,我在街道集市上遇到了一个五六年前带过的学生。”采访中,刘佩突然兴奋地说。刘佩告诉记者,这位小山(化名)同学是她带过的学生里,让她最费心、最心疼,也是投入关注最多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的遭遇,让素来温和的她曾在班里对其他学生大发雷霆。

原来,小山因为家里条件差,个人卫生不好,经常被班里同学嘲笑欺负。刘佩后来去家访才知道,几年前孩子母亲突发精神疾病,花光了家里积蓄不说,还欠了不少外债,孩子父亲在家照顾病人,家里几乎没有什么收入。刘佩说,看到那个三口之家蜗居在只有一张床和一张塌陷的沙发的房间里,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回到班里后,刘佩找了个理由支开小山,给班里同学开了一次“特殊班会”。刘佩说:“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咱们把角色互换一下,如果你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被别人欺负,你是什么感受?善良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打破。”刘佩还当场放出“狠话”,以后在班里她就是小山最强大的“后盾”,今后谁欺负他,她就收拾谁!

而今集市重逢,看到那个孩子自信而阳光,刘佩感慨地说:“那天再见,娃一下子长大了,高大帅气。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他穿得很周整,鞋也擦得很干净。”听说孩子也在认真努力工作,刘佩觉得自己当年的苦心没有白费,话里话外透着欣慰。

寻找学生身上“闪光点”

“五个手指头伸出来都有长有短,我不会拿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你们,但我要看到你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是刘佩经常和学生说的话。

刘佩给记者分享了她前一日工作中的一个小故事。一场重要考试结束后,班上的学生都在收拾东西。一位同学收拾好东西看到书包脏了,拿着抹布仔细地擦拭着书包上的角角落落,刘佩当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这个孩子,夸他一定很爱自己的妈妈。看着同学们诧异的眼神,刘佩笑着解释道:“书包脏了你们都没有擦,是不是默认拿回家让妈妈洗,但他自己擦了,我们是不是该向他学习!”

一句简单的表扬,可能就是照进孩子心里的一束光。第二天早上,这位平时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到校后一反常态,不但高兴地向老师问好,也头一次给刘佩交了作业。“今天上午我还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炫耀’,这个学生给你们谁交过作业,他给我交了!”欢快的语气里,满是为学生点滴进步而发自内心的高兴。

“跟孩子们在一起,高兴也罢生气也罢,这种情绪在别的行业里是感受不到的。特别是当他们走出校园,再回来看你或者和你微信电话分享成绩,那种愉悦感是老师这个职业独有的。”说着,刘佩打开微信,给记者看一条学生转来的信息:“我的历史成绩是现在班上第一,你回去一定给佩妈把这个话带到!”

2021年,刘佩走上了学校教导主任的岗位,把对学生的关注从一个班扩展到了全校。“我们给每个学生做了‘成长记录袋’,关注孩子成绩、身体之外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每年我们还会对学生进行筛查,对特殊孩子进行重点关注。”

“西安好人”“西安市师德标兵”……这两年,刘佩被越来越多人看见。她却说:“这些光环我受之有愧。孩子们反馈给我的远远大于我给他们的,而且这些事情,我们的老师们一直在做,只是我很幸运地被看见了。”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雪妮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陕西大小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