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8年初,在宜川战役落幕之后,西北野战军进行围点打援,在瓦子街地区歼灭了国民党以刘戡整编29军和严明整编90师为首的增援部队,将湖中南在西北地区的主力基本打废了,胡宗南不得不把裴会昌调到西北来。
1948年初,在宜川战役落幕之后,西北野战军进行围点打援,在瓦子街地区歼灭了国民党以刘戡整编29军和严明整编90师为首的增援部队,将湖中南在西北地区的主力基本打废了,胡宗南不得不把裴会昌调到西北来。
而我军在收敛刘戡和严明的时候,特地给国民党军进行广播,如果他们要来收回刘戡和严明,我军绝对不会为难他们,可是戏剧性的是,胡宗南一开始并不想收回这两个国民党将领。
这就导致了当时许多在宜川战役中被我军击毙的将领的家眷们,纷纷在胡宗南的绥靖公署面前进行抗议,胡宗南的参谋长当时是这么进行汇报的:
“胡长官,绥靖公署被好几百个寡妇包围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乱象,还是要先从胡宗南进攻陕北说起,从胡宗南的战略失败说起。
1947年3月至11月,陕甘宁边区经历了9个月的艰苦战斗,国民党军队一度占领大片区域。但西北野战军并未退缩,他们顽强作战,逐步收复失地。
到1947年底,第一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第六纵队集结于清润、绥德、米脂、安塞等地,第二纵队则在晋南曲沃地区休整,准备迎接新的挑战。经过近一年的磨砺,这些部队的战斗力显著提升,为接下来的决战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国民党在西北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胡宗南统领的集团军拥有39个旅,共计23万人。
他们封锁黄河一线,严守关中地区,试图阻止解放军南下。在陕甘宁边区周围,胡宗南部署了10个旅的兵力,其中整编17师的何文鼎率领第12旅、第48旅以及陕西保安第11团守备延安,并防护延安至富县的公路。
整编76师的第24旅驻守宜川,整编29军军长刘戡则率领整编27师的王应尊部和整编90师集结于洛川、黄陵地区,作为机动兵团,随时准备北援延安或东援宜川。
此外,陕西保安第6团和第72团驻守韩城、禹门口附近,防止黄河东岸的解放军西渡,陕西保安第1团则驻守黄龙,巩固后方防线。
面对胡宗南的严密布防,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决定采取行动。
在1948年的年初,他命令部队围攻宜川,吸引敌军援兵,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援军,再回过头攻克县城。
而这种“围城打援”的策略,成为瓦子街战役的核心思路。
1947年12月至1948年2月中旬,第二纵队在晋南曲沃地区展开了一场新式整军运动。这场运动以“诉苦”和“三查”为主要内容,旨在提升士兵的政治觉悟和战斗意志。
在诉苦会上,士兵们围坐在一起,有人回忆起地主的压迫,有人诉说家人的苦难,他们的情感在交流中逐渐升华。
在随后的“三查”环节,指挥员引导士兵们检查自己的阶级立场、思想状态和斗志决心。这种思想动员,让每一名士兵明白了自己为何而战。
第一纵队的贺炳炎、第三纵队的许光达、第四纵队的王世泰、第六纵队的罗元发,也在各自的驻地推行了类似的整训。他们组织部队在清润、绥德等地集结,一边休整一边开展动员。经过近一年的战斗和思想洗礼,这些部队的士气空前高涨。士兵们不再仅仅是服从命令的执行者,而是带着信念走上战场。
毛泽东在中央相关报纸3月7日的评论中指出,这场新式整军运动“将使自己无敌于天下”,足见毛泽东对这一举措的重视,毛泽东对此也非常认可。
反观国民党军队,情况却截然不同。
刘戡后来率领的援军在瓦子街宿营时,面临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士兵们瑟缩在狭窄的川道中,未能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
整编27师的第47旅旅长李达和整编90师的第61旅旅长杨德修虽奉命掩护前进,但部队行进缓慢,士气低落。胡宗南虽坐镇后方,却无法有效激励前线将士。相比之下,解放军在同样的风雪中隐蔽接近,他们的行动井然有序,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
除了部队的精神以及思想以外,部队的指挥官作战思想也有着不同的层次。
彭德怀显然看得要比刘戡远得很多。
他深知胡宗南的机动兵团是西北战场的关键,于是决定以宜川为诱饵,引诱刘戡东援,然后在瓦子街集中兵力歼敌。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彭德怀和西北野战军的将领们反复研究地形和敌情。
他们判断敌军可能选择的援军路线有三条:
一是从洛川经黄龙的小寺庄、瓦子街至宜川,这条路是简易公路,距离较近,交通便利。
二是从洛川经黄龙的三岔、石堡至宜川,这条路虽宽阔,但距离是第一条路线的两倍。
三是从洛川经牛武、进士庙梁至宜川,这条路需翻山越岭,行进困难。
经过分析,他们认为刘戡最可能选择第一条路线。
根据这一判断,彭德怀部署了五个纵队的作战任务。
第三纵队的许光达率部首先消灭宜川东北云岩地区的敌军,然后进至宜川城北和城西,独立第2旅负责攻城,独立第5旅则在海洲塬、白家庄构筑工事,准备阻击援军。
第六纵队的罗元发率部从延长县南下,经云岩以东进至宜川城东和城南,协同独立第2旅围攻宜川,同时派出一部兵力在铁龙湾、县池地区阻击援军。罗元发还派出一个团,配备山炮营,消灭秋林、针滩的敌军,占领黄河禹门口铁索桥,由延属分区独立团守备该区域。
第一纵队的贺炳炎率部经临镇进至宜川西边的英旺、龙泉地区,从北向南侧击东援之敌。
第四纵队的王世泰率部从甘谷驿南下,消灭金盆湾的敌军后,进至宜川以北集结,协同第一纵队侧击援军,同时向延安方向派出侦察警戒。
第二纵队的王震则于2月23日晚从晋南出发,强渡黄河,消灭禹门口西岸的敌军,进至黄龙台、石台寺、杨家湾地区,从南向北阻击援军。这些部署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包围圈。
2月16日,西北野战军主力从米脂、清涧、安塞、绥德等地集结至甘谷驿、金沙镇、延长地区,完成作战准备。2月22日,第三纵队和第六纵队向宜川发起攻击,第一纵队和第六纵队占领云岩、孟长镇、英旺、茹平等地,23日消灭宜川城外围的敌军,24日正式包围宜川县城。
与此同时,第一纵队和第四纵队进至指定位置,第二纵队于23日强渡黄河,向宜川以南的台地区集结。2月26日,第三纵队和第六纵队加紧攻城,迫使宜川守敌向胡宗南求援。
胡宗南接到告急后,命令刘戡率领整编27师和整编90师的4个旅8个团,于2月26日从黄陵、洛川出发,沿洛川至宜川的公路向瓦子街轻装驰援。
刘戡的部队行至洛川永乡时,侦察兵发现第一纵队在永乡以北50里的观亭地区活动。刘戡一度打算先打击观亭的解放军,以解除左翼威胁,但西安绥靖公署复电要求他加速驰援宜川,不得分兵。刘戡只得继续东进,却未察觉,解放军已在瓦子街布下天罗地网。
2月28日上午10时,刘戡的整编27师进至丁家湾、任家湾地段,遭遇第三纵队独立第5旅和教导旅第2团的阻击,前进受阻。此时,敌军后续部队已全部进入瓦子街以东的山沟,行军艰难。
刘戡下令部队就地宿营,准备次日继续东进。
整编90师的第61旅在公路南侧行进时,发现第一纵队的跟踪部队,刘戡遂将第61旅撤至丁家湾以南的高地,令第157团向东、南、西三面警戒。
整编53旅的第159团占领枣湾、桥儿沟以北,第47旅的李达部第139团、第140团占领丁家湾以北高地,一个营则占领瓦子街东南高地,向北警戒。
当晚,敌军军部设在枣湾,整编27师师部设在任家湾,整编90师师部设在于家沟,其余部队沿公路宿营,形成环形防御。
风雪交加的夜晚,但敌军的警戒线松懈,未修筑实战工事,为解放军的突袭创造了条件。
当日下午,第一纵队的独立第1旅、三五八旅尾随敌军,从英旺、观亭进至瓦子街以西的新寺、莲花台、张宪地区,切断援军退路。第四纵队的警备第1旅、警备第3旅集结于安家凹、茹平地区。
第三纵队的独立第5旅进至铺落沟。
第六纵队的新第4旅第771团进至铁龙湾地区。
第二纵队的独立第4旅、三五九旅从台地区进至砖庙梁、东西罗汉庄、八十亩坪地区。解放军的包围圈逐步收紧,刘戡的部队已陷入重围。
2月29日凌晨2时,第一纵队向瓦子街敌军后方发起进攻,6时,独立第1旅第3团全歼整编90师的搜索排。8时,三五八旅在偏石村击溃整编53旅第158团的一个连,彻底切断敌军后路。
刘戡急令第53旅第159团沿公路南侧山梁西进,试图保住后路。此时,解放军尚未占领瓦子街东南高地,第一纵队命令三五八旅的黄新廷部第714团、第715团一个营,向东南山敌军阵地猛攻,阻止敌军向蔡家川方向逃窜。敌军先头营被击溃,10时又打退敌军一个营的反扑。
14时,整编53旅第157团接替第159团阵地,与第714团展开激战。第714团奋战终日,打退敌军30多次反冲锋,歼敌千余人,最终夺取东南山全部阵地。
与此同时,整编61旅主力向丁家湾以南反扑,一度占领阵地。第六纵队的教导旅第2团予以猛烈还击,新第4旅第771团从东面出击,协同夺回阵地。
第二纵队主力抵达王家窑科,从枣卜台以西投入战斗,向整编61旅第18团猛攻,迫使敌军退却。第183团向西、第181团向东固守阵地。
在公路北侧,第一纵队的独立第1旅第2团攻占偏石、桥儿沟以北高地,击退整编158团和第31旅第92团的反扑,坚守阵地。
第四纵队主力沿海洲塬南进,与第47旅第140团激战至黄昏,敌军退守任家湾北山。
黄昏时,敌军被压缩在桥儿沟、任家湾、丁家湾附近,东西不足10公里,南北仅5公里的狭窄川道内。解放军在风雪中宿营,准备次日总攻。3月1日拂晓,第一纵队的独立第1旅、三五八旅的第714团、第716团沿公路两侧由西向东进攻。
第二纵队的三五九旅、独立第6旅的第17团、第18团、独立第4旅由南向北进攻,第六纵队的新第4旅第771团、教导旅第2团和第3团由东南向西北进攻。
第三纵队的独立第5旅由东北向西南进攻;第四纵队的警备第1旅、警备第3旅由西北向东南进攻。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发起总攻,16时占领公路两侧山岭,17时全歼敌援军。
此战击毙、击伤敌军5000余人,俘虏18000多人。刘戡在任家湾土寨子被围时,下令销毁文件和电台,试图自杀未遂,后在逃跑途中用手榴弹自尽。
整编90师师长严明被击毙,第31旅旅长周由子、第47旅旅长李达、第53旅副旅长韩指针等人阵亡,多名高级军官被俘。
瓦子街战役的胜利,为攻克宜川创造了条件。
3月1日下午,围城部队向内七郎山发起轮番攻击,3月2日从北门攻城,3月3日8时夺取内七郎山,全歼守敌。此战共消灭胡宗南集团1个军部、2个师部、5个旅,共10个团,毙伤俘敌3万余人。
宜川、黄龙地区随之解放,西北战场的局势彻底改观。
打扫战场时,在敌二十九军军部指挥所附近,发现了一具身体肥胖、个子不高的尸体。由于头部被炸得血肉模糊,已经无法辨认是不是刘勘。
彭总接到报告后,对副司令员赵寿山等人说:“走,咱们去看看。”
彭总赶到现场后,让医生把尸体上的血水和泥土清洗干净,再将炸裂的面部缝合好。他和赵副司令员站在一旁细细端详了一会儿,又让一名被俘的敌军军官前来辨认,最终确认这具尸体确系刘勘本人。不久,严明的尸体也找到了。
彭总随即向附近部队交代:
“要把这两具尸体保存好,埋葬的地点要做标记。我们还要通知胡宗南和他们的家属来认领!”
返回野司的路上,彭总显得非常兴奋,对我们说:
“抗战初期我们就跟刘勘、严明打过交道,没想到十年之后,又在这里和他们‘见了一面’。”稍停了一下,彭总接着说道:“胡宗南要是继续跟人民作对,总有一天,他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不久,我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受西北野战军前线司令部委托,播发了刘勘和严明为蒋介石、胡宗南卖国内战、无谓牺牲的消息,并通告刘勘家属及亲友:“遗体已由本军安葬于宜川城西羊道村南三里之山地中。如有家属前来运回遗体,解放区军民必将予以协助。”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胡宗南一开始表现出非常抗拒的态度,他甚至想把责任赖在刘戡的身上,如此一来,国民党整编29军以及整编90师的所有将士们,他们也都会背上一个大锅,所以当刘戡和严明的遗孀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她们立即带领着这两支部队的将领家属一同到胡宗南所在的绥靖公署抗议。
当时参与抗议的妇女多达数百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胡宗南只好收回自己的想法。
尽管胡宗南对此极不情愿,但为了安抚部下和死者家属,还是不得不派人将刘勘和严明的遗体运回去了。
同年四月,我军出击西府,又在宝鸡击毙了敌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徐保。胡宗南在西安专门为刘勘、严明、徐保三人举行了追悼会。据说,当时西安的学生还送去一幅讽刺意味极浓的挽联:
上联是:
刘戡内乱内乱未平身先死,
下联是:
徐保宝鸡宝鸡未保一命亡。
横批:
纪律严明。
这几场仗,对蒋家王朝造成了不小的震动。连胡宗南集团内部的官兵都纷纷指责高层“指挥无能”。
而在刘等人的追悼会上,蒋介石还亲自飞到西安,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并用“宗南虽愚,忠实可靠”这句话,试图稳定军心,挽回局面。
只可惜,他的失败已经成为了注定的结局,再没有挽回的可能。
来源:兴史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