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20岁的贵州小伙林骏复读两年后,终于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从较为偏远的内地一下来到繁华的大都市求学,林骏起初是各种不适应。尤其在和室友的相处上,心思敏感的他经常感觉被室友看不起。经过一年多的磨合,仍旧不合群的林骏选择搬到校外自己租房住。这之后,他便彻
2017年,20岁的贵州小伙林骏复读两年后,终于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从较为偏远的内地一下来到繁华的大都市求学,林骏起初是各种不适应。尤其在和室友的相处上,心思敏感的他经常感觉被室友看不起。经过一年多的磨合,仍旧不合群的林骏选择搬到校外自己租房住。这之后,他便彻底放飞了自我,不爱社交的林骏除了上课基本从不出门,甚至连课也经常翘掉。整天窝在出租屋里打游戏、刷剧,一日三餐也全靠外卖解决。长久以往,他从120斤飙升到了200斤,整个人如同泡发的胖大海一般大了一圈。
4月11日,由于第二天没课,林骏一直熬夜打游戏到凌晨四点才睡下。上午十点,他勉强睁开了眼,脑子里却一片混沌。林骏想要起身洗漱,顺便下楼买点早餐。结果刚站起身,便感觉眼前发黑、耳鸣嗡嗡作响。他只好又一屁股坐回床上。足足缓了几分钟后,不适才彻底消失。去厕所刷牙前,林骏又突然觉得嘴里一阵发黏发苦,刷牙时甚至还有些恶心想吐。他还以为是昨晚吃的夜宵残留在嘴里发酵的因素,没有当回事。
时间一转来到5月,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林骏更不爱出门了。5月13日,他已窝在出租屋里连着刷了三天的电视剧,吃剩的外卖盒子几乎要堆满房间的一角。也是实在挪不开地了,这天下午他稍微收拾了一番。就在下楼扔垃圾时,只走了两层楼就气喘如牛,一趟下来回到出租屋已是大汗淋漓,胸口也隐约有些发闷。
林俊索性脱了衣服,以为能舒服些。结果却发现肚子出奇的鼓胀,像是像是随时能“弹”出一个球来。他没想那么多,冲了个凉后便继续打起了游戏。玩到一半时,腹部突然隐隐作痛,像被一把钝刀来回拉锯。林骏绷直了身体,坐姿往后仰了仰,试图减轻疼痛,结果却收效甚微。也是因为实在难受,他只好关机再次平躺在床上,情况才终于得到改善。
时间来到2017年暑假,由于回家太远,林骏决定独自留在上海打暑假工。然而,计划归计划。放假没多久,他便又回到了之前颓靡的宅男生活。7月28日,这天晚上,林骏点了一大份红烧肉和炸鸡桶,一边啃着鸡翅一边看着直播。凌晨三点,哈欠连天的他刚准备洗漱睡觉时,突然感到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连忙冲进厕所干呕了十几分钟,结果却什么也吐不出来。此外,林骏的右上腹还出现了明显硬肿,按上去有压痛感。照镜子时,整个人也浮肿得厉害,尤其是眼睑部分,肿的像两个灯泡。看到自己这番模样,他再也按捺不住恐惧,连夜去了医院。
得知林骏的情况后,医生给他安排了一系列检查。肝功能检查显示其谷丙转氨酶(ALT)为218U/L,谷草转氨酶(AST)为146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至185U/L,总胆固醇为6.8mmol/L,甘油三酯高达3.9mmol/L。腹部B超提示肝回声弥漫性增强,肝实质回声细密,肝边缘钝圆,肝体积轻度增大。结合症状和异常指标,林骏很快被确诊为重度脂肪肝。
重度脂肪肝是指肝脏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10%,常伴有肝功能异常。它不仅是“肝脏发胖”,更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乏力、腹胀、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等。若不及时干预,重度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听到“肝癌”两个字,林骏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他连忙向医生询问护肝措施,医生给林骏开了辅酶Q10作为治疗药物,同时还开了一些降脂的他汀类药物。临走时,还进一步叮嘱道:“你现在必须要立刻控制饮食,戒掉油腻、甜食和外卖,每周坚持运动五天以上,定期复查肝功能,若再拖延,脂肪肝将不可逆。下次进医院时,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回去后,林骏立刻遵循医嘱做出改变。他先是删掉了所有外卖软件,买来电饭锅和食材,每天自己下厨做低油低脂的健康餐。同时,他还开始强迫自己早起,每天清晨沿着小区慢跑三圈。而晚上也不再熬夜打游戏,而是听着轻音乐准时睡觉。医生开的相关药物,林骏也一直坚持在吃。两个月后复查,他的体重从200斤掉到了170斤,ALT也降至78U/L,AST则回落到52U/L。医生肯定了林骏的努力成果,而他自己也是倍感欣慰,决心将这些健康习惯一直保持下去。
然而,正当林骏以为即将告别脂肪肝时,新的意外再度来临。2018年9月11日,这天晚上,他和来上海玩的高中同学聚了下餐,中途喝了两瓶啤酒。回到出租屋时,已是晚上11点了,林骏刚一进门,便感觉肚子胀的难受,嘴巴也有些干涩,一直渴得厉害,他连忙灌了两杯温水才有所缓解。睡觉前,林骏准备去厕所把膀胱排空,结果站了足足5分钟却一点水花也没有。他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似乎从下午开始就一直没排过尿,即便晚上喝了这么多啤酒和水,还是没有丝毫尿意。不过,林骏并没有多想,很快便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凌晨3点,林骏突然被一阵强烈的恶心感惊醒,他连忙冲进卫生间干呕起来。先前喝下的啤酒和水也全都吐了出来,甚至连带着胃酸也直往外涌,一股浓重的金属味充满了口腔。吐完后,林骏虚弱地坐在马桶上,不停喘着粗气,额头也早已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他下意识地低头看了一眼,小腿竟也开始水肿,轻按下去便立刻出现一个小坑,久久弹不回来。林骏深感再拖下去要出大事,连忙拨打了医院电话。
到达医院后,了解完情况的医生立即为林骏安排了肾功能检查。血液生化结果显示其血肌酐高达642μmol/L,正常值为53-106,尿素氮为28.4mmol/L,正常值为2.9–7.1,血钾升至6.3mmol/L,正常值为3.5–5.5,eGFR仅为9ml/min,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下降,尿量也不足100毫升。结合临床表现和异常指标,医生最终确诊林骏为急性肾衰竭。
听闻诊断结果的林骏宛如晴天霹雳,顿时怔在了原地。稍微冷静一些后,他难以置信地问道:“这不可能!我明明一直只有脂肪肝的毛病。自从去年确诊后,我就一直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再也不熬夜,作息十分规律。一日三餐也无比清淡,连外卖软件都卸载了!此外,我每天还会晨跑,而医生开的药也从未漏吃。明明前段时间复查各项指标已经恢复了正常,怎么会突然患上急性肾衰竭?我也从未有过任何肾病史啊?”
面对林骏的控诉,医生一时也一头雾水。按理来说,林骏的生活习惯已经面面俱到了,别说急性肾衰竭了,就算是肾炎也基本不可能得。带着疑问,医生进一步对林骏这一年来的生活、饮食和用药细节做了全面复盘,这才得知他一直在服用辅酶Q10护肝。
医生瞪大了眼睛,无比痛心地说道:“简直无知啊!辅酶Q10虽然能有效治疗脂肪肝,但任何药物都有着自己的注意事项,临床上不少脂肪肝患者都和你一样,在补充辅酶Q10时往往疏忽了这2个用药的关键点,不仅让药效大打折扣,还对肝肾带来了不可逆的损伤。如果你能早点留意这2点,也不至于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啊......”
那么,林骏在服用辅酶Q10时,到底忽略了哪两点,才导致了急性肾衰竭发生呢?
第一,忽视了辅酶Q10与他汀类药物在代谢路径上的冲突,未进行合理分时服用,导致双重肾脏毒性累积。辅酶Q10被誉为“护肝抗氧化明星”,广泛应用于脂肪肝、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辅助治疗。而他汀类药物,如林骏所服用的瑞舒伐他汀,则是高血脂患者的常规用药,两者常常联用。
问题在于,这两种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450)进行代谢,尤其是CYP3A4、CYP2C9等通道。这意味着,如果同时服用,它们会在“同一条代谢跑道”上争抢通行权,造成代谢延迟、血药浓度升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被动拉长,排出效率下降,进而对肝肾系统产生持续性负担。
林骏并不知道这一点,自确诊脂肪肝后,他始终按“固定时间”规律服药——每天早餐后一口气将辅酶Q10与他汀药物一起服下。他自以为这样能“记得住”,也方便,殊不知这种表面“自律”的习惯,正在悄然加剧两药在体内的毒性累积。尤其是他长期作息紊乱、饮水不足、肝肾代谢功能本就偏弱的背景下,这种代谢干扰效应更明显。
更为致命的是,辅酶Q10本身具有“促进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特性,会使肾小管细胞处于高耗氧状态,而他汀类药物的代谢产物却对肾小管有一定毒性,若清除缓慢,这种“加快吸收+延迟排毒”的机制,就等于把肾脏置于持续“高负荷+高浓度毒性”状态下煎熬。
第二,忽视了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大量出汗时对水分和钠钾的补充,造成隐性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林骏为了巩固恢复中的体重管理计划,每天清晨都会晨跑三圈。只是他有个习惯,即不愿喝水,觉得频繁上厕所“很麻烦”,每天跑步回来,也只是随便灌一杯白水,从不补充运动饮料、电解质粉,或高钾食物。
长时间下去,他体内的钠、钾、镁等关键电解质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失,而他却全无察觉。更可怕的是,这种电解质失衡在初期并不会表现为剧烈症状,只是轻微口渴、皮肤发干、尿量略少,极易被忽视。而恰恰在这种状态下,他还继续服用辅酶Q10这种本身具有“增强细胞耗氧”作用的药物,使原本血容量就不足的状态下,肾脏灌注进一步下降。
偏偏就在9月11日那晚,林骏不仅未意识到身体的隐性缺水,还摄入了大量啤酒和重口味晚餐,导致体内短时间内水钠分布迅速紊乱,静水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反而减少,肾小球滤过功能骤降,引发了少尿、呕吐、小腿水肿等一系列“肾衰前兆”。当夜他的症状并非偶然,而是一个个积攒已久的信号在此刻集中爆发。
参考资料:
[1]朱梦杰,方素琼,徐军,等.晶体调控辅酶Q10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表征及生物可接受率提升研究[J/OL].食品与发酵工业,1-9[2025-04-12]
[2]荆晓青,王春.辅酶Qsub10/sub要不要补,听听医生怎么说[N].科技日报,2025
[3]蒋志飞,张庆云.阿托伐他汀钙片、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25
(《20岁大学生吃辅酶Q10治脂肪肝,1年后肾衰竭,医生:他存在2个误区》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三秦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