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生草模式如何让你的苹果园焕发生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3 06:45 1

摘要:实践证明,苹果园生草栽培的良好模式是改善果园的生态条件、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生产上乘果品,促使果园更加健康、更加良性发展的有效方法和关键举措 。目前,苹果园生草技术在国外已被普遍应用,国内苹果园的应用面积也在逐年增加(图 1)。一部分果农对生草苹果园

揭秘生草模式如何让你的苹果园焕发生机!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农业类乡村振兴项目(2023-NCK-9193)资助。

缑志勇

实践证明,苹果园生草栽培的良好模式是改善果园的生态条件、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生产上乘果品,促使果园更加健康、更加良性发展的有效方法和关键举措 。目前,苹果园生草技术在国外已被普遍应用,国内苹果园的应用面积也在逐年增加(图 1)。一部分果农对生草苹果园的科学管理技术不够了解,或者关键技术环节掌握不足,或者管理措施运用不到位,浪费了大量的土壤资源和草资源,轻信草与树争肥的理念。因此,详细介绍苹果园生草的好处以及生草的关键技术,促使果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

图1 绿色箭舌豌豆生草果园

1 苹果园生草的好处

1.1 苹果园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增加,果实品质变好,产量普遍提高

目前,我国大部分苹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0.8%~1.5%之间,而国外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 2%,其中意大利苹果园土壤有机质更是高达 5%。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苹果园有机质含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应尽快采取措施,快速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以便大幅度提升果品的产量和品质,提升苹果果品的商品性,增产增收。生产实践观察,3~5 年内种植黑麦草的苹果园每年有机质含量可增加 0.6~1.0 百分点,种植白三叶草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 0.15 百分点。

1.2 苹果园内土壤的保水性得到大幅提升,透气性增强,抗旱能力提升

采用种草和覆草措施,土壤水分的蒸发变少,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能,同时使得土壤的透气性和抗干旱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土壤变得疏松柔软,微生物的活性和土壤中酶活性变强,从而提高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更加有利于根系生长。生产中,通过对天水生草示范园观察分析,种植白三叶草 3 年的红富士成龄园,土壤物理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硬度和容重明显低于未生草苹果园,土壤的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得到显著提高。

1.3 苹果园内的环境温度能够维持稳定状态,根系伸展良好,果树健壮生长

生草在吸收光照和遮阴方面有显著作用,可有效降低和稳定土壤的温度,同时,覆草使得土壤能够保持稳定的环境,延长了果树根系进一步发育壮大的时间。吸收到更多更充足的养分,根系在相对平衡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生长。生草还改变了果园的小气候环境,大量积累的草的根系残留物,在疏松土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蓄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中发现,覆草所形成的草被还可以调节地面温度,使得春季地表升温加快,在炎热的夏季还能起到很好的降温除燥效果。

1.4 苹果园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得到提高,树体均衡生长,树势更加平衡

生草的果园,草的根系通过分泌的大量有机酸,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尤其对甘肃、陕西等土壤相对缺磷地区的苹果园作用明显。此外,生草苹果园还能够利用草与树体的竞争关系,调控树体旺盛生长的不利影响,达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1.5 苹果园内的病虫害发生概率和危害降低,生态环境良好,省工节本高效

生草果园因其相对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不仅滋养了苹果树的根系,还起到了固土养土的作用,土层生态得到优化,特别是新建苹果园,固土保苗的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另外,大量嫩草为害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水分,减少了啃树和吸食汁液的次数和数量,农药使用量减少,有益天敌得到一定保护,还降低了树上树下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尤其是苹果树根腐病的发生呈现出大幅减少减轻的现象。而且,覆草生草还起到了保护落果的作用,减轻了下落果实的损伤程度,生长速度快和较为单一的草种更加有利于机械割草作业,大大减少了苹果园在锄草等管理中的用工成本,省工省钱且高效。

2 生草方式

2.1 人工种草

人工生草主要有小冠花、草木樨、黑麦草、白三叶草、红三叶草等。

2.2 自然生草

优先选留当地的浅根性优势草种,一般情况下,自然生草的主要品种有狗尾草、虎尾草等(图 2),在草旺盛生长的季节留茬 8~15 cm 刈割 2~3 次,并将草覆盖于树盘下的地面上。

图2 自然生草

3 因地制宜选择草种

3.1 草种选择的原则

3.1.1 植株较矮,有较强的适应性 所选草种一定要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特别是对生草苹果园的气候和土壤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种植草种的植株要相对比较矮小,不可影响苹果园的通风透光,以及田间作业。

3.1.2 根系较浅,有顽强的生命力 所选草种的根系要浅,以便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苹果树生长发育所需肥水的争夺,另外,种植草比一般草种具备比较快的生长速度,以保障其能够维持较长时期用于地面覆盖,草的生命力顽强,在田间生产时遭受践踏后能够尽快恢复再生长,对其他杂草起到一定且有效的抑制作用。

3.1.3 产量较高,适宜粗放性管理 种植草在新鲜状态时刈割还田,营养比较丰富,产量相对较高,而且容易腐烂,对培肥地力非常有利,同时不会分泌毒素,不会对果树造成诸如拮抗作用等等不良影响,栽培管理上比较简便,方便人工除草作业和机械除草作业 。

3.2 主要的生草品种

3.2.1 小冠花 小冠花,豆科,小冠花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比较粗壮,侧根相对发达,主要分布在 40 cm左右土层中,呈现横向延伸状况。主根和侧根上均能生长出不定芽,生产中均可利用分根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小冠花具有较强的抗寒和抗旱性,而且对土壤状况的要求不高,生存能力强,生活力旺盛,草层覆盖度大,茎叶繁茂且柔嫩,一般 667 m 2 产青草 2500~3000 kg,干草 600~800 kg。

3.2.2 草木樨 草木樨为一年生或者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耐热性强,缺点是该草种根系比较深,比较容易和苹果树争水争肥,适宜于种植在新建苹果园内。

3.2.3 黑麦草 黑麦草是典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特别适宜于进行刈割覆盖作业的苹果园。黑麦草喜欢富含氮磷钾养分的肥料,尤其喜氮素营养。生产中,在种植黑麦草的苹果园,应该根据黑麦草的生长情况,合理施肥。黑麦草因具多年生的特性,衰败相对较早,特别注意在种植 4~5年后,适时进行必要的更新。实践中发现,黑麦草与三叶草混合播种,生草效果较好。

3.2.4 白三叶草 白三叶草同样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茎叶较细且软,具有匍匐茎特点,可以连续生长多年。白三叶草的耐阴性比较强,比较适宜在幼龄苹果园及成龄苹果园内种植,具备一定的耐旱、耐寒能力,能够很好地抑制苹果园内其他杂草的生长。另外,三叶草还能为瓢虫等有益昆虫提供栖息地,间接性地起到一定的生物防治病虫危害的作用。

4 应用科学的生草方法

4.1 适期播种

4.1.1 播种时期 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适宜的播种时期为春季或者秋季,及时趁墒播种,播宽 1.5~2.0 m,苹果园行间较宽时可进行耧播或者机械播种,行间较窄时以人工沟播为佳,还可以进行撒播。在比较干旱缺水的地区可以在 8 月份播种,4 月份在苹果开花后及时压倒,既可以保墒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可以在套袋后的 6—7 月份抢墒种。秋季施基肥时翻入土中,起到种草的作用。

4.1.2 播种量 白三叶草每 667 m 2 苹果园播种量为 0.3 kg,长柔毛野豌豆为 2.0 kg,鸡脚草为 1.0 kg,黑麦草为1.8 kg。播种后的覆土厚度 3~4 cm。

4.1.3 播种方式 生产中常用的是以种子拌入一定量沙土撒播在地表的撒播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撒后应及时进行耙耱。在不易成苗的旱塬地区也可选用育苗后待雨季再移栽的育苗移栽方式。或者利用根段压根繁殖,比如播种不易出苗的小冠花,旱塬地区苹果园可以选取生长 3~5 年的根剪成 10~15 cm 的小段,分成 3~5 行平埋于树行间深 5 cm 左右浅沟内繁殖,1~2 年即可覆盖地面。

4.2 生长期的管理

4.2.1 增施化肥 生草后应适当增加肥料的施用量,早春时节可比清耕园多施 30%,生长期对果树要进行根外追肥 3~4 次,以保证果树的营养供应。一般情况下,禾本科草种以氮肥施用为主,豆科类草种以磷肥施用为主。实际生产确实存在一定的树草竞争养分现象,在果树追肥时,应给予牧草补施一定量的肥料。

4.2.2 抗旱保墒 果园生草很容易出现草种与果树争水的现象,因而,在苹果树需水临界期,必须增加刈割的次数和灌水的次数。春季干旱低温时,注意加强防寒保墒,秋季多雨过涝时,注意加强草种的刈割管理(图 3)。

图3 刈割管理

4.2.3 重视病虫害防治 种草后的果园,虽然为益虫提供休养生息之地,但是也为病虫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温床”,生产中一定要重视和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4.2.4 适时更新 生草 5~7 年后,草逐渐老化,应及时对所生草种进行必要的更新。一般可选择秋季进行耕翻作业,休闲 1~2 年后,重新播种草种即可。应该注意的是翻压生草时,应尽量浅些,以免伤根太多。

4.2.5 及时刈割 当草种高度长到 20~30 cm 时,可以进行人工刈割压青或覆盖树盘,常见合理的留茬高度为 3~5 cm。

4.2.6 清理树盘 对自繁能力较强的小冠花以及白三叶草等草种,很容易蔓延生长到树盘下,应适时进行翻树盘作业,注意留出清耕带。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