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曹丕只活到40岁都能算长寿?只因太会玩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2 04:30 4

摘要:公元226年的早春,正月里料峭的寒风还未完全褪去,魏文帝曹丕结束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南巡,回到了都城洛阳。这一年,他年仅40岁,距离他七年前从父亲曹操手中接过汉室江山,正式称帝,仅仅过去了七个春秋。彼时,谁都不曾料到,这位正值壮年的帝王,竟会在短短几个月后,突然撒

天妒英才?揭秘曹丕40岁英年早逝的真相

公元226年的早春,正月里料峭的寒风还未完全褪去,魏文帝曹丕结束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南巡,回到了都城洛阳。这一年,他年仅40岁,距离他七年前从父亲曹操手中接过汉室江山,正式称帝,仅仅过去了七个春秋。彼时,谁都不曾料到,这位正值壮年的帝王,竟会在短短几个月后,突然撒手人寰,留下一个尚未稳固的曹魏王朝。

在那个医学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大约在三四十岁左右。然而,对于像曹丕这样拥有至高无上权力和享受最好医疗条件的帝王来说,活到五六十岁并非难事。他的父亲曹操便是一位高寿者,享年66岁。相比之下,曹丕的40岁,着实显得有些短命,甚至可以说是夭折。

关于曹丕的早逝,民间流传着一个与相术有关的说法。相传,当时有一位名叫朱建平的相士,此人声名远播,据说他无论是看相还是占卜,都极为灵验,言出必中,令人叹服。

一次,曹丕听闻朱建平的大名,特意派人将其请入宫中,命其为己占卜,推算自己还能享寿几何。

朱建平端详着眼前这位年轻气盛的帝王,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陛下可活至八十岁,然四十岁时将有一劫。若能安然度过,则后四十年顺风顺水,寿终正寝;若渡不过此劫,则八十之数,或成虚妄。”

虽然相术之说不免带有迷信色彩,但在那个时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对此深信不疑。因此,曹丕在临近四十岁时,对此事格外上心,日夜提防,生怕自己遭遇不测。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所谓的“劫难”,竟然就藏在他自己身上,源于他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了解曹丕继位后的所作所为,你可能会惊叹于他竟然能活到40岁,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人们对曹丕的印象往往并不怎么好,这主要是因为他心胸不够宽广,总是想着如何除掉自己的弟弟曹植,后来又篡夺了汉献帝的皇位,自立为帝。

不过,平心而论,如果换作是其他人坐在曹丕的位置上,恐怕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先来说说曹植。当年,曹丕和曹植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明争暗斗,势同水火。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曹丕想要除掉曹植,为自己扫清障碍,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看看清朝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是多么的惨烈,兄弟之间为了皇位反目成仇,骨肉相残,其激烈程度远胜于曹丕兄弟之争。相比之下,曹丕对曹植的处置,虽然心狠手辣,但也算是留有余地,没有赶尽杀绝。

至于汉献帝,自从董卓乱政以来,汉朝的统治早已名存实亡,徒有其表。要不是曹操力挽狂澜,将汉献帝从危难中解救出来,恐怕他早已化作一具枯骨,身首异处了。曹丕只是拿回了原本就属于他的东西,将“汉”这个已经腐朽的空壳丢弃,建立了新的王朝,这又有什么好指责的呢?

事实上,曹丕此人虽然心狠手辣,但确实是一位勤于政事的君主。虽然他比不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那种“加班狂魔”,但与其他同时代的君臣相比,他的勤勉程度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劳模”级别。

他每天不仅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奏章,还要时刻为曹氏江山的稳固和发展而殚精竭虑。如何恢复因连年征战而疲惫不堪的国力?如何巩固皇族的统治地位?如何平衡和打压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这些问题都让他绞尽脑汁,夜不能寐。

在处理完繁重的政务之余,他还要时常出巡各地。当然,他出巡的目的并非像清朝的乾隆皇帝那样,纯粹是为了游山玩水,享受人生。他是要亲自了解民情,体察百姓的疾苦,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国策。

基于这些深入的调查和思考,曹丕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大力发展曹魏的农业和经济,使得曹魏的国力日益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他将曹操在位时,因常年征战而损耗的国力逐渐恢复,为曹魏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他还开创性地发明了“九品中正制”,将地方官吏的选拔和任命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然而,这一制度也给他自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那就是朝廷官员中的士族成员越来越多,而士族内部又派系林立,互相倾轧,争斗不休。曹丕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大臣之间的利益纠葛。

这些事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和精力,长期下来,对身体的透支是可想而知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长期996,甚至007,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十几年如一日,他的身体能好吗?

显然,曹丕的勤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他的生命消耗。不过,他之所以只活到40岁,主要还是因为他太“会玩”了,他的“放松”方式,实在有些“独特”。

对于曹丕来说,处理政务就像是上班,每天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工作。工作结束后,自然要好好放松休息一番,享受人生。

问题就在于,曹丕的“放松”方式,实在有些“特别”,甚至可以说是“自毁长城”。

首先,他颇为沉迷于宠幸后宫佳丽,这一点,他完美地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

关于这一点,我们其实不必感到意外。毕竟,他的父亲曹操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猎艳,后宫佳丽数不胜数。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曹丕自然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其实早在曹丕21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展现出了在这方面的“天赋”和“热情”。

那一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随后便挥师南下,大举进攻邺城。据说,曹操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夺取当时身处邺城的绝世美人——甄姬。

甄姬的美貌,在当时可谓是闻名遐迩,被誉为“洛神仙子”,其倾国倾城的容颜,足以令任何男人为之疯狂。曹操对甄姬,可谓是志在必得,势必要将其收入囊中。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人捷足先登,抢在他之前将甄姬“收入囊中”,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儿子曹丕。

原来,曹丕早就对甄姬的美色垂涎三尺,魂牵梦萦。他知道,一旦邺城被攻破,自己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为了得到甄姬,他不惜与父亲反目,抢先一步将甄姬“抢”了过来,并与其发生了关系,生米煮成熟饭。

曹操虽然好色,但他毕竟是一代枭雄,还是很注重自己的形象的。他总不能跟自己的儿子抢女人,这传出去岂不是贻笑大方?无奈之下,他只得默许了曹丕与甄姬的婚事,吃了一个哑巴亏。

后来,曹丕的后宫不断得到充实,郭女王、徐姬、阴贵人等一位位国色天香的美女接连得到他的宠幸,好不风流快活。

而《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件事情,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大跌眼镜。

有一次,曹丕的母亲卞太后有事找他,便来到他的寝宫。可是,当她进入房间的时候,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她发现,陪着曹丕饮酒作乐的,竟然是曹操以前的妃嫔!

原来,就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曹丕便将曹操的后宫佳丽全部接收了,据为己有。

我们都知道,由于曹操特殊的“爱好”,他的后宫质量那是相当的高,个个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而有着和曹操同样“爱好”的曹丕,将其父的后宫照单全收,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曹丕的后宫如此充实,他每天下班后会怎么打发时间呢?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寻欢作乐,与佳人们卿卿我我,共度春宵,繁衍后代了。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事情过度沉迷,是非常伤身体的,会极大地损耗人的精力和元气。所以,曹丕的短命,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除此之外,曹丕在饮食方面也非常的不注意,简直是“作死”的典范。

曹丕在美食上的喜好和现在的年轻人很相似,他特别喜欢吃甜食,尤其是对葡萄和石蜜情有独钟。

曹丕曾经在诏书中直言不讳地写道:“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

意思就是,南方的龙眼、荔枝之类的,都算不了什么。要论甜,它们怎能和葡萄、石蜜相提并论呢?

我们都知道,成熟的葡萄,糖分极高,吃起来甜美多汁,而且甜中带酸,让人吃起来欲罢不能。

每到夏天,曹丕最喜欢的休息方式,便是躺在椅子上,让人将冰镇好的葡萄剥给他,一颗颗地吃。这东西,他一次至少也要吃几十上百颗才作罢。

至于石蜜,其实就是蔗糖的前身。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人们便发现,从甘蔗中可以提炼出一种物质,其形状类似于现在的冰糖,像一块石头,而味道则和蜂蜜很相似,甜甜的。因此古人将其命名为“石蜜”。

不过,石蜜在当时属于稀罕东西,产量非常低,即使是普通的达官贵人家里也不一定见得到。但是曹丕就不一样了,他好歹是曹魏的皇帝,这石蜜再稀罕,他也是吃得起的。

自从第一次品尝石蜜之后,曹丕便为之疯狂。他吃东西的时候,总喜欢先沾一沾石蜜再吃。

曹丕在和东吴往来的书信当中甚至提到,他一年要食用石蜜五斛。这“斛”是古代计量单位,一斛相当于现代的120斤,五斛就是600斤了。一年吃600斤糖,想想就可怕。

正是由于长期食用葡萄和石蜜,使得曹丕的糖分摄入量远超常人,他不得糖尿病就奇怪了。

事实上,曹丕本身就属于容易得糖尿病的人群。他的母亲卞太后有一个侄子,名叫卞兰。据史书记载,此人患有“消渴症”。而“消渴症”正是古人对于糖尿病的称呼。

由此可以看出,曹丕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再加上他每天超标摄入糖分,他大概率也是患有糖尿病的。

不过,即使患上糖尿病,寿终正寝的人也大有人在。毕竟,这种病可怕的是并发症,而不是糖尿病本身。

但是,曹丕工作太玩命,工作之余又沉迷于后宫,大大地透支了生命,降低了抵抗力。到最后,糖尿病并发症大爆发,即使是当时的御医也束手无策。这才造成了曹丕年仅40岁便去世的悲剧。

其实,照他这种活法,活到40岁都算长的了。就算他30岁去世,我们也不会感到意外的。

人们肯定觉得曹丕很傻,但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比曹丕强不到哪里去。

在公司、在单位,各种忙碌,有的人甚至还要加班,回到家中已经累得疲惫不堪。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便是放松,但是他们是怎么放松的呢?要么玩游戏、刷视频,要么暴饮暴食、胡吃海喝,总之还是折腾身体。

曹丕的事情,都在提醒人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饮食还是作息都要规律,到点就吃,累了就好好休息。不要玩游戏、看视频了,那不是休息,最好的休息其实是睡觉。

来源:小胡说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