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少年》《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旋律在学校报告厅响起,跳跃的音符带着青春与梦想、使命和担当,吹向鄂州市武昌学校。4月11日上午,由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鄂州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鄂州市武昌学校协办、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支持的2025“高举思想引领之旗
当《少年》《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旋律在学校报告厅响起,跳跃的音符带着青春与梦想、使命和担当,吹向鄂州市武昌学校。4月11日上午,由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鄂州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鄂州市武昌学校协办、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支持的2025“高举思想引领之旗 凝聚支点建设之力——党史宣讲走基层”走进校园首站抵达这里。
党史宣讲走基层·红色音乐团课在鄂州武昌学校激情开讲
红色音乐团课《光辉的旗帜 青春的使命》精选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等多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艺作品,带领同学、老师们在红色音乐中感受党的光辉历程,探索蕴藏在旋律背后的故事。会场里500余名师生认真聆听,在笔记本上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主讲人甘婷来自湖北广播电视台,她说:“青少年时期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最强,是抓学习、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希望通过团课带领同学们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质和宗旨,激励青少年不忘历史,在新时代唱响不懈奋斗的青春之歌。”
红色音乐团课主讲人甘婷
鄂州武昌学校五年级学生李遇宁参加了红色音乐团课的现场表演,她兴奋地告诉记者:作为少先队员,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团课,让她懂得了幸福生活源于革命先辈的牺牲奉献,真正理解了“信仰是伟大力量”的含义。作为少先队员,要像王二小那样勇敢担当,在“红领巾宣讲团”传递红色声音;要像雷锋叔叔那样无私奉献,在“手拉手”帮扶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要像航天英雄那样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科技未知领域。她迫切希望,能早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佩戴上鲜艳的团徽,让红领巾与团徽交相辉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绽放青春光芒。
鄂州武昌学校学生 李遇宁
120分钟的主题团课,以党史为脉络、音乐为载体,极大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每一次提问,总有几百只小手高高举起。
主讲人深入浅出讲解经典歌曲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创作过程和作品意义,带领师生在歌声中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通过丰富的历史维度、系统的党史提炼、生动的音乐表达,向师生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足迹。
现场聆听音乐党课的武昌学校优秀青年教师陈敦启表示,这堂“理论+音乐+情景”的团课教学模式,为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提供了重要路径。作为青年教师,将从三个维度践行教育使命:入耳,用经典旋律捕捉历史细节,将思想理论转化为“青春语言”;入脑,通过生动案例,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深化认知;入行,借鉴团课“童声合唱+情景再现”的互动形式,在课堂开展“红色剧本演绎”。“我将以优秀青年为榜样,把个人成长融入教育强国建设,在三尺讲台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鄂州武昌学校青年教师 陈敦启
从《国民革命歌》、《红星歌》到全场拉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再到全场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场特别的“以音乐回望历史,用歌声铭记初心”主题音乐团课让现场的小观众心潮澎湃,歌声、掌声经久不息。
武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左逢联说,精彩的红色音乐团课,让人记忆深刻。团课“青春使命”的主题紧紧围绕国家“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部署,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我们将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嘱托,将红色基因融入课程体系,打造‘行走的党史课’,矢志不渝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理念,用红色革命历史传递信仰力量,用红色血脉㓎润青少年成长,培育堪当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鄂州武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左逢联
全场高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来源:垄上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