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肿瘤专家谈【16】| 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治疗方案总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3 11:50 2

摘要:本期推送文章由程亮教授选送。近年来,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年,《European Ur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综述文章,对mRC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将对这篇综述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

本期推送文章由程亮教授选送。近年来,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年,《European Ur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综述文章,对mRC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将对这篇综述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治疗指导,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基于当前证据的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的实用指南。

一 治疗背景与目标

mRCC的治疗在过去二十年中发生了巨大变革,系统治疗的进步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联合治疗已成为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然而,随着治疗选择的多样化,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 风险分层与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是mRCC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MDC)的风险评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设计和治疗选择中。该评分系统综合了多种临床因素,如Karnofsky表现状态、血红蛋白水平、血清钙水平等,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组,不同风险组的中位生存期差异显著(见下表)。

三 一线治疗策略

一线治疗的选择多样,包括ICI联合治疗和TKI单药治疗。以下是几种主要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图1):

图1

Nivolumab + Ipilimumab(nivo + ipi)

CheckMate-214试验显示,该联合方案在中位随访80个月时,中位总生存期(mOS)为52.7个月,显著优于舒尼替尼(sunitinib)的37.8个月。该方案在中高风险患者中表现出色,但在低风险患者中的优势尚不明确。

Pembrolizumab + Axitinib(pembro + axi)

KEYNOTE-426试验表明,该联合方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5.1个月,显著优于舒尼替尼的11.1个月。长期随访显示,该方案的中位总生存期为47.2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60%。

Nivolumab + Cabozantinib(nivo + cabo)

Nivolumab + Cabozantinib(nivo + cabo):CheckMate 9ER试验显示,该联合方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6个月,显著优于舒尼替尼的8.3个月。更新的数据显示,该方案的中位总生存期为46.5个月,ORR为56%。

Pembrolizumab + Lenvatinib(pembro + lenva)

CLEAR试验显示,该联合方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3.9个月,显著优于舒尼替尼的9.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53.7个月,ORR为71%。

四 二线治疗策略

尽管一线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许多患者最终仍会出现疾病进展,需要进一步治疗。二线治疗的选择包括TKI单药治疗、mTOR抑制剂以及HIF2α抑制剂等。

Cabozantinib:在METEOR试验中,cabozantinib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该药物在二线治疗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对ICI耐药的患者中。

Axitinib和Tivozanib:这两种TKI在二线治疗中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Belzutifan:作为一种新型的HIF2α抑制剂,belzutifan在LITESPARK-005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其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依维莫司(everolimus)。

五 临床实践建议

一线治疗选择:在选择一线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IMDC风险评分、功能状态、治疗目标、潜在毒性以及是否存在肉瘤样特征等因素。

对于中高风险患者,nivo + ipi和nivo + cabo等联合方案是优先选择

而对于低风险患者,pembro + axi和pembro + lenva等方案可能更为合适

二线治疗选择:在二线治疗中,cabozantinib是首选方案,尤其是对于之前未使用过该药物的患者。对于对ICI耐药的患者,axitinib和tivozanib也是可行的选择。belzutifan作为一种新型药物,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最佳使用时机。

患者个体化治疗:治疗决策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包括治疗目标、合并症、预期毒性以及患者偏好。多学科团队讨论对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六、展望

尽管mRCC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未满足的需求,如标准化的二线和三线治疗方案以及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治疗策略。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索新的治疗组合和生物标志物,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毒性。

总之,mRCC的治疗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仍需谨慎权衡疗效、毒性和患者偏好,以实现个体化治疗。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推动该领域的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参考文献:Barragan-Carrillo, R. , Saad, E. , Saliby, R. M. , Sun, M. , Albiges, L. , & Bex, A. , et al. (2025). First and second-line treatments in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European Urology, 87(2).

选送专家简介

程亮(Liang Cheng)

医学博士 外科学博士(M.D., M.S.)

病理学和外科学/泌尿外科学教授

Professor of Pathology and Surgery/Urology

布朗大学沃伦·阿尔珀特医学院病理学和检验医学系转化研究副主席、解剖病理学主任、分子病理学主任

Vice Chair for Translational Research

Director of Anatomic Pathology

Director of Molecular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Warren Alpert Medical School of Brown University

学术兼职:

国际泌尿系统病理学学会(ISUP)当选主席;

《美国翻译研究杂志》主编;

《精准医疗与药物开发专家评论》主编;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教育项目的主席。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是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的转化研究和实体肿瘤的分子诊断。

学术成果:

曾在SCI收录高影响力杂志上发表论文超1200篇(累计引用70425次、H指数131,i10指数943),涉及杂志有BMJ(IF 107),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IF 81), Nature Biotechnology(IF 68), Cancer Cell(IF 50),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 50), JAMA Oncology(IF 32), Annals of Oncology(IF 51), Molecular Cancer(IF 41), Cell Metabolism(IF 31), Gut(IF 31), Science Immunology(IF 30)等。为150余部书籍、教材编委,包括泌尿外科病理学、肾脏肿瘤、膀胱肿瘤及相关尿结构(AFIP丛书,第5系列)、分子遗传学病理学、分子外科病理学、解剖病理学要点、膀胱病理学等。

介评简介

徐珊 副研究员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美国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

肾癌肿瘤微环境和耐药相关机制研究。

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SCI论文16篇,中文核心论文5篇。先后在美国基础泌尿外科学会(SBUR),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学术会议大会发言和书面报告共6次。担任Journal of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等多个杂志的论文审稿。

声明: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任何实际治疗建议。转载后台请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编辑:温园园

校对:盛娇

终审:徐珊

泌尿肿瘤专家谈16期-《European Urology》.pdf

来源:医学镜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