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美龄,年纪稍长一些的应该也知道。当年她与邓丽君、翁美玲齐名,都长相甜美,嗓音动人。网上有一段她当时去贵州看望当地人的视频,陈美龄留着齐刘海,两颗虎牙,被大家的热情感动得泪水涟涟,满脸都是少女的纯真与娇羞。
关注陈美龄是因为她那本热门育儿书——《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
陈美龄,年纪稍长一些的应该也知道。当年她与邓丽君、翁美玲齐名,都长相甜美,嗓音动人。网上有一段她当时去贵州看望当地人的视频,陈美龄留着齐刘海,两颗虎牙,被大家的热情感动得泪水涟涟,满脸都是少女的纯真与娇羞。
1985年,她还在央视春晚演唱过代表作《归来的燕子》,大受瞩目。空灵的声音、淡淡的忧思,很好听,人也很美。
上世纪70年代,两位华人歌星在日本大红大紫、备受瞩目:一位是邓丽君,另一位就是陈美龄。1972年,陈美龄从香港远赴日本发展,凭借一首甜美的《虞美人之花》,迅速风靡日本,人气堪比山口百惠。
然而,正在自己最红的时候,陈美龄听从父亲的告诫“钱财、名誉如流水。一旦出事立刻会被夺走。但是,知识一旦记入脑子,就不会被人夺去,它会成为你一生的宝物”,选择急流勇退,前往多伦多大学攻读社会儿童心理学学位。
多伦多大学毕业后,她重返歌坛,30岁在日本结婚。婚后她并没有像其他日本主妇那样停止工作,而是每次把儿子带到工作现场。这是当时的日本社会不能理解的,引发的争论之大超乎想象,甚至衍生了一个词“Agnes争论”(陈美龄的英文名),陈美龄还因此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
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看到了这期杂志,给陈美龄写了信邀请她去美国继续念书。她真的就果断地放下手上的工作,考GRE、填申请表、找推荐信,最终真的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那个时候,她的大儿子才2岁多,还怀着二儿子。在独自照顾两个儿子的同时,陈美龄拿到了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
陈美龄获得博士学位时的毕业典礼,抱着二儿子昇平
时隔30年,陈美龄重回众人视野,是因为她的三个儿子全部考上了她的母校——斯坦福大学。
一个孩子成功,或许是运气;两个孩子成功,可能靠聪明,三个儿子全部考入斯坦福大学,这100%的“命中率”依靠的正是陈美龄自创的“Agnes(陈美龄英文名)式教育法。”
来听听她从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中总结的几大教养原则吧!
教育,要父母亲自承担
怀孕的9个月间,我并没有做特别的胎教,只是跟儿子唱歌、说话,让他记住父母的声音。
等到儿子一生下,“启蒙”教育就开始进行。0-3岁是最重要的教育时期,这时候的孩子记忆力不发达,所以他们并不教导孩子具体学什么,而是读书给他们听,每天陪伴他们,引导他们对读书感兴趣、对这个世界感兴趣。
读书到后来,我的小孩一看到书就拍手,叫我快点念;念慢了他会主动翻页,告诉妈妈继续。回想一下,我的三个儿子,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2013年6月,二儿子昇平从斯坦福毕业时,陈美龄与三个儿子的合影
因为0-3岁很关键,所以在孩子3岁之前,母亲或者父亲,需要有一个安定的人在他身边爱他教他,这对小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陈美龄和三个儿子
直到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我始终都与他们一起做作业。但是这种陪伴不能过度,成为初中生后,孩子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还不放手,父母就会成为他们的依赖,没有父母监督,孩子们反而不会学了。
这样做,孩子会喜欢上考试
虽然三个儿子都考上了斯坦福大学,但大学之前,我的小孩没人考第一,我也从不要求他们考第一。
在我看来,100分只是老师给你的分数,你背诵后忘记了给你100分也没用,反而你考60分,自己明白了,那才是真的有用。
分数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魅力的人。所以,我从不要求孩子们考高分,排名次,我希望的是,他们对学习有兴趣。
下雨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让他们找蜗牛,看雨滴,他们自然而然就对“雨”感兴趣。然后一回家,我们就一起查找,世界上哪里下雨最多,哪里下雨最少,知识一下从平面变成立体的了,他们的兴趣也会大增。
考试也是同一个道理,让他们对此感兴趣。小时候,每次考试前,我们都玩一个游戏:假设我们都是老师,猜测明天会考什么。有时候他们猜得准,我就少猜一点;有时候他们猜的少,我就多猜几个。结果每次考试,他们都是兴高采烈出门:妈妈,看看今天咱们谁猜得准!考完试总是飞奔回家:妈妈,今天我比你猜的多两道题!慢慢的,他们就喜欢上考试,也很喜欢学习了。
我家的基本规则,首先就是“不说谎”。只要说了一次谎,为了掩盖这个谎言就得不断地继续说谎,这样下去只会导致亲子之间、兄弟之间产生嫌隙。
不要期望如朋友般的亲子关系
无论和孩子有多要好,我都从不指望亲子关系真的像朋友一样。
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希望孩子对父母怀有敬意。因此,我认为父母就要有父母的样子,展示出认真生活的姿态,送给孩子一个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每天都端正自己的姿态过日子。即便无法成为让孩子崇拜的家长,也至少能让孩子信任、依赖。
亲子关系融洽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一定不能让孩子产生误会。希望家长们要好好教导孩子对长辈有礼貌,常怀感谢之情。
来源:保莱屋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