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为何成为东盟国家留学的首选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3 20:26 2

摘要:2025年,广西在册东盟国家留学生人数已突破1.3万人,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这一现象背后,是地理区位、政策红利与产教融合三重优势的叠加,使广西从“边陲省份”跃升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战略支点”。

2025年,广西在册东盟国家留学生人数已突破1.3万人,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这一现象背后,是地理区位、政策红利与产教融合三重优势的叠加,使广西从“边陲省份”跃升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战略支点”。

地理优势:陆海相连的天然纽带

广西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区,拥有1020公里陆地边境线和1595公里海岸线。南宁至越南河内仅需4小时高铁,吴圩国际机场开通45条直飞东盟航线,平陆运河2026年通航后将实现“南宁装船直达新加坡”。这种立体交通网络使留学生周末返乡成为可能,越南留学生阮氏芳坦言:“周五下课坐跨境大巴,周日晚上就能带着妈妈做的春卷返回宿舍。”

政策引擎:国家级平台的磁吸效应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19年来,已衍生出教育领域的“南宁渠道”:

• 学历互认:广西与越南、泰国等5国签订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缩短学分转换周期;

• 专项奖学金:广西政府设立“东盟菁英计划”,覆盖60%留学生学费,泰国学生林湘雨正是借此攻读中医药专业;

• 产教融合:北部湾大学与越南海防大学共建“港口物流人才班”,定向培养中越跨境贸易紧缺人才。

产业引力:跨境发展的就业蓝海

广西与东盟贸易额在2024年达3978.2亿元,催生大量双语人才需求。柳州五菱汽车印尼工厂、玉柴机器越南分公司等中企,年均吸纳800名广西高校东盟毕业生。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的爆发(2024年广西跨境电商业绩增长45%)使泰语、越南语直播人才月薪突破2万元,缅甸留学生昂山敏在实习期间便收到3家企业offer。

文化认同:山水相连的情感共鸣

广西壮族文化与东盟国家的相似性降低文化适应成本:

• 饮食融合:南宁中山路夜市集聚200家东盟风味餐馆,成为留学生思乡胃的慰藉;

• 语言便利:泰语与壮语存在30%词汇相似度,泰国学生学壮语歌谣可提升汉语发音准确性;

• 民俗共情:广西“三月三”歌节与越南雄王节、泰国宋干节形成文化共振,留学生在民俗活动中找到归属感。

当前,广西正打造“东盟人才港”,计划2026年前建成20个跨境产学研基地。正如马来西亚留学生陈美玲在毕业典礼上的感言:“选择广西,不仅因为这里离吉隆坡近,更因为能站在中国—东盟融合的最前沿。”这场以教育为纽带的人文交流,正在重塑区域合作的新图景。

来源:锐见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