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教苑走笔】吴存明:珍视孩子“不对路子”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07:37 2

摘要:前不久,听了一节班会课,主题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写出自己的“闪光点”,有多少写多少。有个孩子交流时说了自己好几个优点,最后一个优点是“喜欢买零食”。听到这里,顿时感觉被“惊”到了,这算是优点吗?

珍视孩子“不对路子”

武穴市第四实验小学 吴存明

前不久,听了一节班会课,主题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写出自己的“闪光点”,有多少写多少。有个孩子交流时说了自己好几个优点,最后一个优点是“喜欢买零食”。听到这里,顿时感觉被“惊”到了,这算是优点吗?

课堂上,孩子的发言“不对路子”,是每个老师常常会遇到的,也往往会让老师措手不及。

王崧舟老师有一次应邀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一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先是播放“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视频,并深情地旁白。之后问学生“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战士,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随后几位学生发言,个个精彩。无论是情感、态度还是思想都很精彩。这节课也正在朝老师的预期一步步到来。这时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子站了起来,说:“邱少云,你真是一个傻瓜。”顿时全场一片愕然!全场气氛顿时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老师身上。听到这个答案,本能的反应让王老师很是生气,怒回了一句:“傻瓜?你才是傻瓜!坐下!”一堂好课,因此而砸了。

遇上这样的情形,是每个老师都不想的。那又该如何处理呢?

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文章中写到一位特级老师徐老师教《赤壁之战》中的一个精彩环节。老师问学生:“如果你是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会说些什么呢?同样,如果你是曹操又会怎样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会怎么说呢?”

问题提出后,学生都会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分析,全面而透彻,发言都非常热烈。这时,一个小男孩说:“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瞬间,课堂的气氛凝固了。听课的老师都在看老师如何回答。

徐老师先是笑了一声,表扬了这个孩子读书用心,然后说:“你说得对,那我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会不会独自反省自己呢?我们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行不?”这一问,课堂气氛又顿时活跃起来。听课老师也由衷的鼓起掌来。

徐老师没有对孩子的回答不假思索的进行评判,而是顺着孩子的思路机智地进行引导,让课堂顿时精彩了。

王崧舟老师在那次课后,也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当时之所以对孩子怒斥,是认为孩子就是故意捣乱、出风头。后来他深深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他当时的处理是极不合适的、粗暴的。

那节课也一直成了他心里的一个结。机缘巧合,一年后,他又一次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他心里因此有了一份期待,特意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果然,看了视频之后,意外又出现了!一个男孩站起来说:“邱少云,假如我是你,我就地打几个滚先将火灭了,说不定这个时候山上的敌人正在睡觉呢。”全场又是一样的气氛凝固,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样的看着王老师。王老师期待的情景重现了。此时,他内心既是期待也更从容。这次他不再是急着评判,他顺着孩子的话说:“孩子,你是不希望邱少云死,是吗?”孩子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王老师接着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谁不希望自己好好地活着,是吧?”孩子再次点头。“这样的希望,大家都有,邱少云也肯定一样想活下去。”说到这之后,王老师话锋一转,“但是此刻,作为一名军人,面对那样的战争形势,面对那样的危险处境,我相信,一定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在邱少云内心深处响起。大家听,是一种更强烈、更坚定的声音在对他说……”陆续有学生举起手来,老师所期待的课堂被学生的发言一步一步推向高潮。现场一片掌声,精彩而热烈。

面对学生“不对路子”,徐老师选择了换一种说法,让学生接受;王老师则是走近孩子的内心,寻求共鸣。他们虽然方法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怀有一颗宽容心,理解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顺势引导。

再回到那个同学“买零食”的优点,此时,如果老师能尊重孩子,多问一个“为什么喜欢”?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问孩子是不是喜欢吃零食?吃零食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好处?然后引导大家一起讨论,这样就可以让全班的孩子明白“买零食”是不是优点?好不好?让这次班会更有教育意义。

孩子的世界是丰富的,课堂上也从来不会风平浪静。所以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对路子”。尤为珍视,机智应对,课堂就更精彩。

来源:伟泽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