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员工一年干出11亿,要IPO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07:57 2

摘要:近日,if椰子水的母公司IFBH Pte. Ltd.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带着46名员工、2024年1.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8亿元)营收的成绩单,冲刺 “天然椰子水第一股”。

来源|深蓝财经

在奶茶、咖啡扎堆的饮品江湖里,一瓶来自泰国的椰子水悄悄搞了波大动作。

近日,if椰子水的母公司IFBH Pte. Ltd.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带着46名员工、2024年1.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8亿元)营收的成绩单,冲刺 “天然椰子水第一股”。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IFBH没有自建工厂、不养仓储物流,甚至97%的货都靠经销商卖,却在5年里把中国内地市场占有率做到34%,甩第二名7倍之远。

这门生意已经无法再低调了!

但光鲜背后也藏着暗战,当超吉椰、盒马等低价玩家杀来,if的“轻资产神话”能维持多久?

46 人撬动 11 亿营收,凭啥?

你敢信吗?46 个人,撑起 11 亿营收,人均创收超2500万元,吊打一众金融和互联网大厂,IFBH的玩法堪称饮料界的 “轻资产刺客”。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叫彭萨克(Pongsakorn Pongsak),45岁,早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商科。他于2013年在泰国打造了if品牌,并一直通过其控制的General Beverage运营,最终持有公司77.64%股份。

经营上,IFBH生产外包给泰国代工厂,控股公司General Beverage是其主要的代工厂商,负责生产制造。物流全靠第三方,不设仓库,存货周转天数仅为三天。终端上,连直营渠道都懒得搞,97.6%的收入全仰仗前五大经销商。

这种 “三无模式” 居然让它在中国市场狂赚。自2020年起,已连续五年蝉联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榜首,在香港市场连续九年第一。在全球市场份额方面仅次于美国品牌Vita Coco,排名行业第二。

2023-2024年,IFBH营收从8744万美元飙到 1.58亿美元(折合约11.5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翻近一倍至3332万美元,净利率21.1%,ROE(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15.7%,远超行业均值。

秘诀就一个——“蹭” 中国市场的爆发红利。

2017年刚进内地时,国内椰子水市场还在萌芽期,IFBH靠 “100%天然”“泰国香水椰” 的高端定位先入为主。

作为热带地区的标志性饮品,椰子水原本就被誉为长在树上的“天水”“神水”“生命之水”。

IFBH在招股书中写道:“椰子水是一种天然、零脂肪、低糖低卡路里的饮品,富含人体必需的电解质及维生素。if椰子水采用100%天然椰子水制成,不含糖、脂肪、防腐剂及人工色素等添加剂。”

看起来,IFBH更像是天然椰子水的“搬运工”,与国内此前采用椰肉榨汁工艺,并通过添加水和糖分来调配产品的老牌椰汁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市场区隔,从而展现出独特的品牌价值。

京东平台if旗舰店数据显示,其规格为350ml的椰子水如今售价65.9元/12瓶,折算下来100毫升价格为1.6元,比同平台超吉椰245ml规格的椰子水贵33.33%,比山姆平台414ml规格的叮个椰贵6.66%。

尽管定价偏高,但架不住消费者对 “零添加” 的狂热,2024年中国内地收入占比飙到 92.4%,成为营收绝对核心来源。

但隐患也很扎眼。

马上赢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if椰子水在中国内地市占率高达55.53%,到了第四季度,暴跌至30.33%。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if椰子水的市场份额为36.42%。

为啥?盒马等商超自有品牌带着 “9.9元1L” 的低价杀来,折算下来100ml还不到1元,IFBH 的高价策略遭受冲击。

根据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的调研,2023年,我国椰子水品牌只有32个,到了2025年已经超过50个。

马上赢数据显示,椰子水由2023年一季度的100ml均价1.91元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6元,降幅为23.5%。同期,if的均价降幅为9.6%。

更大的隐忧是,if原料全靠泰国椰青,2024 年一场高温让新鲜椰青采购价暴涨70%,这也导致其原料成本或难进一步下探。

IFBH在招股书里也承认原料面临地域集中风险。也就 是说,万一泰国原料出问题,连替代来源都难找!

椰子水爆火,全靠三波“神助攻”

事实上,美国知名椰子水品牌Vita Coco,早在2015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但销量始终不火,成为饮料界的“小透明”,直到if到了。

IFBH的神话,说白了是踩中了三个 “天时地利”:

1. 健康风口吹翻 “科技与狠活”

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届消费者越来越 “刁钻”,奶茶糖分高?拒!添加剂太多?滚!

椰子水凭着 “天然电解质 + 0 糖” 成了刚需。

数据最直白。2019-2024年,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场规模从4970万美元疯涨到10.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82.9%,比整个软饮料行业快了13倍。

IFBH的聪明在于主打天然、锚定高端。抱定泰国 Nam Hom 香水椰,拿 USDA 有机认证当 “背书”。还独创“高温瞬时灭菌 + 无菌冷灌装”技术,有效解决了椰子水易氧化变质的行业难题。

这番操作,让白领们觉得喝的是“健康溢价”。

反观国内 “椰子汁第一股”欢乐家,2024年椰子汁饮料营收9.64亿元,同比下降3.6%,净利润腰斩至1.47亿元。在一些网友看来,其主打 “生榨” 却离不开白砂糖,在 “减糖浪潮” 里被消费者抛弃,也是必然。

2. 场景破圈:从运动补水到 “万能搭子”

椰子水早就跳出 “运动饮料” 的小圈子,变成 “场景万金油”。健身房里,练完来一瓶补电解质;下午茶配欧包,低糖属性秒变 “健康搭子”;甚至酒局后,“解酒补水” 的特性让它在夜场渠道也受到欢迎。

IFBH更会玩,联名瑞幸生椰拿铁搞破圈,赞助马拉松赛事绑定运动场景,连包装都切350ml小瓶装,方便随手拿随手喝。

3. 流量营销玩得比堪比明星后援会

IFBH是砸钱搞流量的“高手”,2024 年营销开支翻了一倍,达735.5万美元。

最近几年,if椰子水一边与泡泡玛特合作,将其热门的Crybaby角色呈现在if产品包装上,一边出现在李佳琦、刘畊宏直播间,还请赵露思、肖战代言。

与此同时,抖音、小红书上铺天盖地的 “种草”,更在成都金融城地标、矗立于城市天际的双子塔巨型LED上投放广告。

这些营销打法直接把品牌变成 “社交货币”,对年轻人而言,甭管是为了解渴还是减脂,先买一瓶发朋友圈再说。

“百椰大战”,IFBH能稳住吗?

无疑,IFBH是将即饮天然椰子水引入中国内地的先驱,但现在的椰子水市场,早就不是 IFBH 的独角戏了,三方混战杀得眼红。

一方面, 像欢乐家这样的传统巨头已跟不上,产品太老套,被按在地上摩擦。

椰树集团也好不到哪去,靠 “魔性广告” 守住50亿年营收,却在椰子水新赛道毫无存在感,空有渠道优势却不会转型,像个笨重的大象看着斑马群奔跑。

另一方面,新势力带着低价杀疯了,商超自有品牌比狠,大有演变成“百椰大战“之势。

像超吉椰这样的“价格屠夫”,靠着低价策略,2025 年第一季度市占率直接窜到 8.21%,成了老二。盒马自有品牌更,靠供应链直采压成本,在下沉市场疯狂扫货。

这些玩家虽然没全部用泰国椰青,但胜在便宜,抓住了性价比刚需党。

与此同时,它们还玩起了细分,如超吉椰推 “NFC(非浓缩还原)椰子水”,盒马搞 “椰青 + 果肉” 双拼,直接分走 IFBH 的高端市场。

尽管与这些品牌相比,IFBH高端人设已深入人心,但“三无模式”和产地单一的风险与日俱增,面对原料涨价和产品降价,短期内或缺乏灵活应对之策。

这场混战里,能笑到最后的玩家得有三招:

产品得会 “七十二变”。像 IFBH 推出气泡椰子水、椰青红茶,不断打开新品类天花板,不然靠单一爆款迟早被啃光。

供应链得留后手。别学IFBH把鸡蛋全放泰国篮子里,多找几个产地备份,不然天气一波动就涨价,消费者转头就走。

渠道得上下通吃。高端市场要守,便利店、社区团购这些下沉渠道更要抢,不然盒马们把低价网撒开,再高端也架不住量大。

截至目前,IFBH的故事,是一场精准的 “轻资产赌局”。它赌对了中国消费升级,赌中了健康风口,用最小的人力成本撬动了最大的市场红利。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当低价竞争成常态,当供应链风险暴露,“小而美” 能否抗住 “大而全” 的围剿?

毕竟饮料行业的铁律从来没变过,你可以靠产品力和营销起飞,但必须靠供应链着陆。这场 “百椰大战”,也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最后,你喝过if椰子水吗?欢迎评论区聊聊~

适合企业董监高、品牌公关、法务及合规部门人员加入,会不定期举办活动

来源:好公司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