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监狱里,当上特岗犯最舒服。”这是不少人对监狱生活的想象——特岗犯不用干流水线的活,劳动任务少,考核分高,拿表扬快,减刑假释更容易。
“在监狱里,当上特岗犯最舒服。”
这是不少人对监狱生活的想象——特岗犯不用干流水线的活,劳动任务少,考核分高,拿表扬快,减刑假释更容易。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位被判15年、实际服刑12年9个月的刑释人员,讲述了2019年至2024年的真实情况。在他的监区,180人里只有11个特岗岗位,而这些岗位的“舒服”,可能和你想的完全不同。
1. 劳动组长:生产线的“救火队员”
劳动组长听起来像“管理层”,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比普通犯人更累。
每条生产线配备一名组长,他们的任务是确保生产进度,协调工序,处理突发问题。他们确实不用固定干活,但现实是——哪里缺人,他们就得顶上。
有人生病就医,组长要临时顶岗;新手犯人跟不上流水线速度,组长要帮忙赶工。一个月22天劳动,真正能“不踩缝纫机”的日子屈指可数。
优点:
基础分37分(普通犯30分),加上超产奖励,月均120分以上
5个月就能拿一个表扬(普通犯需6-7个月)
有机会因调解冲突获得额外加分
代价:
必须什么工序都会,是真正的“全能手”
每天一半时间在干活,另一半时间在协调生产和质检
产线出问题,第一个被问责
“劳动组长不是管人的,是给生产线兜底的。”
2. 质检员:每天都在“排雷”
质检员的工作听起来简单——检查衣服质量,剪线头。但实际上,他们的压力极大。
如果一批货因质量问题被退回:
退10件,扣1分(相当于白干3天)
退20件,扣2分
批量返工,直接扣5分(当月可能拿不到表扬)
“质检员每天像在排雷,生怕哪件衣服出问题。”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质检员要被扣分,相关工序的犯人也跑不掉。
优点:
中后期熟练了,半天查质量,半天剪线头,相对轻松
固定分35分,比普通犯高
代价:
心理压力大,一次失误可能影响整个月的考核
扣分风险高,反而可能拖累减刑进度
3. 机修工:不是在修机器,就是在去修机器的路上
机修工是技术岗,听起来很“吃香”,但现实是——监区的缝纫机大多用了8年以上,每天至少50台出问题。
断线、跳针、电机故障……机修工得随叫随到。如果机器修不好,生产线进度受影响,他们就得挨批评。
“机修工的一天,就是车间里到处跑,修完这台修那台。”
优点:
岗位分40分(普通犯30分)
技术活,不受生产任务压迫
代价:
维修压力大,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遇上电机故障,可能几小时都修不好
4. 技术员(打版师):全监区的“核心大脑”
技术员负责拆解服装样本,设计工序流程。如果技术好,一款衣服顺利生产,他们可能轻松几天;但如果工艺没排好,导致质量问题,他们就是第一责任人。
“技术员要么闲死,要么忙疯。”
优点:
岗位分43分,全监区最高
生产收尾阶段可以设计衣服(比如给“三无犯人”做释放穿的衣服)
代价:
责任重大,一旦工序出错,全监区生产受影响
绞尽脑汁解决问题是常态
出狱后的最大感受:像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位服刑12年9个月的刑释人员说,出狱后最强烈的感觉是——“像睡了很久很久,醒来时,世界已经变了。”
移动支付、短视频、外卖、直播……这些在外面习以为常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在监狱里,你适应得越好,出来时可能越不适应。”
来源:监所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