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依据,就是在美国历史上,确实曾经通过设立关税壁垒,成功促进了产业发展、经济繁荣。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本号为公众号《校尉讲武堂》在头条的主账号,此外别无分号。
周六晚继续在视频号与西瓜视频同步直播,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过去看看。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依据,就是在美国历史上,确实曾经通过设立关税壁垒,成功促进了产业发展、经济繁荣。
而特朗普最为崇拜的关税老前辈、人生指路人、懂生灯塔,就是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莱(也称麦金利),其任期为1897年3月至1901年9月,至今已经120多年。
关心国际时事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去年年底,懂王曾经放话,要为位于阿拉斯加的北美第一高峰迪纳利峰正名,恢复其旧名麦金莱峰。
19世纪末,白人开始在迪纳利峰附近寻找金矿,因为麦金莱支持金本位货币制度,有利于黄金升值,淘金者便用了他的名字命名该峰,并得到官方承认。
麦金莱本人与麦金莱峰之间,虽然属于黄金之交,但其实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1975年,为了表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阿拉斯加州根据原住民语言,将其命名为迪纳利峰,也即太阳之家的意思,但未被联邦政府接受。
2015年,时任总统奥巴马签署命令,正式承认了阿拉斯加州的命名,理由是麦金莱从未到过这里,“没有显著的历史性关联”。
显然,奥巴马改名也罢、特朗普改名也罢,都属于政治操弄。
奥巴马是为了凸显少数民族文化,讨好少数族裔选民,主打民主党的多元化理念。特朗普的动机更复杂,看似为了给自己的偶像正名,其实也有打压土著文化、翻奥黑马烧饼的意图。
反正,懂王与奥黑的恩怨,自从奥黑连续三次在白宫年度记者晚宴上公开嘲讽懂王,就已经是不死不休了。
海拔6100米的麦金莱山
要看雪山,还是要到喀喇昆仑,这里才是真正的万山之祖
懂王之所以如此推崇麦金莱,是因为在美国关税史上,麦金莱留下了两大光辉业绩。
1890年,还是众议员的麦金莱提出了著名的《麦金莱关税法案》,成功将美国平均关税由38%提高到49.5%。1897年,麦金莱当选总统后不久,又签署了《丁利关税法案》,将关税再次推高到57%(一说52%)。
虽然当时属于高关税时代,但英法等主要国家的关税水平,大概也就是10%-20%。作为门罗主义的忠实奉行者,美国的关税本来就高,被麦金莱折腾两次,更是变成了西方国家中的第一关税壁垒,比中国的长城还要高。
在当时的工业生态链中,美国与欧洲强国的关系,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国与美国。
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但英国等欧洲强国依靠先发优势,依然掌握着主动权,尤其是在中、高端产业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
麦金莱两次推高关税后,美国的工业体系得到保护,实现了中、高端产业的逆袭,同时也迎来了一波经济繁荣。
以当时比较先进的镀锌板(俗称马口铁)生产为例。
1890年之前,美国的镀锌板完全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提高关税壁垒后,到1895年,美国国产镀锌板在国内消费市场的占比超过60%,1900年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就说明,美国并不是不会做镀锌板,只是没有成本优势,在英国廉价镀锌板的冲击下,根本发展不起来。而只要关税税率突破造不如买的平衡点,相关产业自然就会发展起来。
此后不久,欧洲开始陷入一战、二战战乱期,美国则趁机开启全面超越,到二战结束,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美国都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麦金莱提高关税壁垒,正是美国反超欧洲列强的关键阶段,难怪懂王将他视为偶像。
但史学界普遍认为,麦金莱的高关税政策,只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短期刺激作用。相反,由于关税过高,导致消费品不断涨价,普通工人的消费能力下降,反而引发了后面的经济衰退。
虽然懂王认定麦金莱成就了美国的黄金年代,但在很多人看来,麦金莱只是搭上了黄金年代的便车,甚至还对黄金年代造成了不利影响。
如果我们将现在的芯片当成镀锌板,就会发现,中国正在复制美国当年的经历。
区别在于,当年处于落后位置的美国,通过关税保护国内产业,加速了对欧洲国家的超越;现在处于领先位置的美国,依然试图通过关税保护国内产业,结果反而刺激了中国的尖端工业大发展。
同样是美国,同样是提高关税,为什么最终的结果截然相反?
道理很简单,时代背景不同。
校尉一直说,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我们确实要从历史中寻找经验,但绝对不能机械地抄作业。
懂王自诩麦金莱再世,其实就是在机械地抄作业,甚至连麦金莱的名字都抄上了,但这完美契合懂王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水平。
只是历史从来不喜欢只会抄作业的笨小孩,更不喜欢抄作业都不老实的熊孩子,尤其是某些集笨小孩的蠢与熊孩子的作于一身的人间奇葩。
对于奇葩,历史的态度从来都很一致,先静静地看你装A+C除以2,最后再给你一个大逼兜。
下面具体说说,懂王到底忽视了哪些时代背景。
一是美国自身的生态位不同
麦金莱时代,美国正处于加速登顶阶段,在国际产业链中的生态位属于后发追赶者,趋势很强、但实力较弱。
相反,欧洲列强虽然领先,但已经进入霸权衰落期,实力依然很强、但趋势开始转弱。
这个时候的国际秩序尤其是国际贸易体系、金融体系,依然掌握在欧洲列强手中。在国际秩序的无形压制下,美国根本无法与欧洲强国正面抗衡。
从这个角度理解,麦金莱加税,其实就是削弱国际贸易体系对美国的影响,给美国产业提供保护。
但现在的美国,正好取代了当初欧洲的生态位,同样处于霸权衰落期,实力开始下降、趋势开始走弱。
而美国能够维持霸权,同样是得益于巅峰时期构建的国际秩序。
也就是说,以金融、贸易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才是美国霸权的根本,是美国占尽了便宜的主场。
而今天的中国,正好取代了美国当年的生态位,属于生机勃勃、潜力无穷的追赶者。
在以前的中美博弈中,中国之所以显得处处被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有国际秩序的加持。
不管是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还是科技、文化、政治、外交以及虚头巴脑的普世价值观,美国都全面压制中国。
但如果剥离国际秩序的加持,美国的综合实力,其实已经不如中国。关于这一点,看看现在的关税战就知道。
这个时候,美国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通过操控国际秩序围堵中国、削弱中国。这既是美国的惯用伎俩、也是懂王之前历任美国政府的正常操作,并且曾经在苏联、日本、俄罗斯身上获得成功。
但特朗普搞关税战、硬脱钩,等于是主动放弃了国际秩序、放弃了霸权根基、放弃了最大的依仗,把美国裹挟全世界围殴中国的局、变成了中美单挑甚至美国单挑全世界的局,走向失败乃是必然。
懂王刚发动关税战时,校尉就打过一个比喻:懂王向万国增税,就好比慈禧向万国开战,都是帝国末年国家决策者丧失理智后的情绪发泄,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参见《懂王加税,堪比慈禧向万国开战》
更重要的是,中国既不是苏联、也不是日本、更不是俄罗斯,这就涉及到第二个时代背景。
二是美国主要对手的生态位不同
二战以前,美国能够逆袭欧洲,最主要的原因,是欧洲陷入严重的内乱,大家都忙着内斗,没人在意北美的乡巴佬。
校尉说过,乡下人悲歌,翻译为乡巴佬挽歌更准确,现在看来,懂王与万斯等人,已经奏响了北美乡巴佬的挽歌
在欧洲列强的潜意识中,世界重心从来都在欧洲,谁控制了欧洲,谁就是世界老大,至于北美,只是一群毫无见识的乡巴佬、暴发户罢了,他们能有什么前途?
这种特殊历史渊源与特殊地理环境带来的地缘政治优势,中国从来享受不到。因为我们所处的亚欧非世界岛,从来都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中国辉煌的文明史与巨大的体量,也足以引发任何一个强国天然的戒心。
只有万斯这样无知而狂妄、并且自带种族主义基因的白右,才会无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与今天的成就,把中国当成乡巴佬。
身处激烈欧洲战场的欧洲列强,会有意无意地忽视孤悬海外、偏安一隅的美国。独霸美洲的美国,却不可能忽视中国,以及任何一个处于亚欧大陆上的战略竞争对手,比如苏联和日本。
如果说二战之前美国对欧洲的逆袭,带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后面很难复制。那么,战后美国对苏联、日本、俄罗斯的打压,既是霸权对潜在竞争对手本能的敌意、也是离岸国家对亚欧大陆本能的控制欲,带有很强的规律性,必然在中国身上重现。
还是那句话,只要中国不放弃发展,就迟早会变成美国眼中的敌人。
幸运的是,在国际秩序尤其是国际经贸体系中,中国既不是苏联、也不是日本,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生态位优势,可以有效抵抗美国的战略压力。
校尉说过,相比美苏争霸,中美博弈有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美苏争霸属于两大阵营之间泾渭分明的对抗,中美博弈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扭抱缠斗。
美苏争霸期间,在军事、政治、经济层面,美、苏各自组建了单独的生态圈。美苏争霸,其实就是两个生态圈的竞争。
这就好比两个独立运行的鱼塘,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对方鱼塘下狠手,断水、停电、放有害鱼类甚至下毒,都不用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鱼塘。相反,对方鱼死光后,你还能捡死鱼甚至收购对方的鱼塘。
虽然苏联生态圈的崩溃,最主要的原因是内部管理不善。但苏联鱼塘缺水、缺氧、缺饲料的时候,美国通过美元霸权发起的石油战、粮食战、金融战,却相当于断掉了苏联鱼塘的水源、氧气和饲料,最后还免费给新生的俄罗斯赠送了一套休克疗法大餐。
至于日本,完全就是美国生态圈内的小弟,军事、政治、文化都被美国彻底控制,好比鱼塘里完全被大鱼控制的小鱼,面对美国的打压,根本无力反抗。
可见,不管是像苏联那样,组建自己的小生态圈与美国控制的大生态圈对抗,还是像日本、俄罗斯那样,以丧失金融主导权为代价融入美国的大生态圈,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相反,曾经被休克疗法整得欲仙欲死的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之后,重新调整了自己的生态位,不再依赖美国控制的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目前也活得好好的。
幸运的是,在五千年文明的无声熏陶下,中国的战略决策层,用一种完全不同于苏联、日本、俄罗斯的方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一方面,中国融入了美国主导的生态圈,并逐渐成长为堪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鱼。
另一方面,中国又保持了政治、军事、文化上独立地位,并不会像日本、俄罗斯那样心甘情愿被美国摆布。
这种相对独立的融入状态,既保证我们能够从全球生态圈获取足够的资源发展自身,又能保证我们不会在美国面前毫无自保之力。
而对美国来说,中国经济实力弱小时,他总以为能够用经济带动文化、政治、价值观,进而将中国变成自己的附庸。
但是显然,美国人低估了五千年文明赋予我们的文化韧性、民族韧性。
而当中国强大起来后,美国再打压中国,就会对整个生态圈造成严重的破坏,进而波及美国自身。中国自身的战略忍耐力,也极大地化解了美国人的战略意图。
这就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一直试图对付中国,但却一直未能付诸实施的根本原因。
至于外部的911、俄乌冲突,不能说没用,但并非主因。
对大国来说,内因始终才是决定性的!
当然,随着时间推移,当中国发展起来后,这种与美国处于同一生态圈内的共生状态,也限制了我们的战略选择。
即便我们对这个生态圈的生态环境有所不满,也只能在生态圈的规则下忍耐,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修订其中不公平、不合理的部分。
但懂王掀桌子的行为,却给了我们彻底改造生态圈的绝佳机会。
关于中美关系,早在2022年,校尉就说过:你要断、那便断,你若战、那便战。参见《你要断、我便断,你若战、我便战:我们正在重新定位中美关系》
之所以这么讲,就是因为,在校尉的评估中,当时中国的实力,就完全可以与美国抗衡。只是由于美国操控、裹挟、绑架了国际规则,断也罢、战也罢,必须让美国人先掀掉国际规则的桌子,给我们腾出公平决斗的场地。
对于本次关税战,网上有很多人引用当年老人家对朝鲜战争的论述,包括咱们的外交部发言人。
老人家是这么说的: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从战斗精神讲,引用老人家的话无比正确,但从战略战术讲,却有必要做个修订。
那就是,这次关税战,什么时候发起,确实是美国人说了算,但到底要打多久,美国人说了不算,必须要由中国人说了算。
相同的是,我们同样也要打到完全胜利!
既然你把桌子掀了,那么,再怎么另起炉灶、再怎么张罗全世界一起吃饭,就轮不到美国人说了算。
最近十来天的动向,不管中日韩重启自贸区谈判,还是中国与欧洲的联动,以及这两天领导人对东南亚三国的出访,都充分说明,新灶台正在垒、新桌子正在架,有没有美国人,都不耽误中国人吃饭,更不耽误全世界人民吃饭。
从这个角度理解,其实中美都在复制主要竞争对手的生态位。
美苏争霸期间,苏联一边无视国际规则,一边在自己的生态圈内横行霸道,最终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生态圈崩溃,苏联也随之解体。
今天的美国,一边破坏全球规则,一边霸凌盟友小弟,并且柿子专门挑软的捏,活脱脱就是另一个苏联。
美苏争霸期间,美国一边高举普世价值观的大旗打造全球秩序,一边不惜让渡部分经济利益组建盟友集团,虽然在军事上相继吃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亏,但凭借生态圈的整体优势,最终还是笑到了最后。
今天的中国,一边高举全球化、自由贸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一边通过经济合作、对外援助组建最广泛的反美反霸反犹撒统一战线,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朋友圈,也初步形成了不再依赖美国的生态圈。
三是工业生态圈的规模不同
麦金莱时代,几百万工人、几千万消费者,就能形成完整的工业生态圈。因此,当时美国搞关税壁垒,国内市场顶多再加上美洲市场,就足以支撑美国的工业体系建设。
但到今天,没有千万工程师、上亿产业工人、数十亿人口的市场,就无法支撑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也就是说,除了中国,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发展现代工业,美国也不行。
而即便是中国,如果离开全球资源与市场,顶多也就是维持低水平的生存,却不可能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
这既是中国始终坚持拥抱世界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懂王加税最根本的悖论。
一方面,他要利用国际金融霸权、贸易霸权打压中国;另一方面,他又要搞关税壁垒,关起门来搞美国优先,彻底破坏国际金融秩序、贸易秩序。
这就好比,懂王要打高尔夫球,却先把杆子给撅断了。
这种决策,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不是重度神经错乱,干不出这样的事来。
从事后美国政府的反应来看,懂王并非神经错乱,而是抱有严重的侥幸心理。
他觉得,利用霸权惯性,可以压服中国乃至全世界,大捞一笔之后,再拍屁股走人,回到北美复制麦金莱奇迹,重新恢复美国的工业。
只是,在现在的工业条件下,离开国际生态圈,美国怎么可能重建工业体系?
当年的苏联不行,现在的美国同样不行。
更何况,美国人愿意美国重新工业化,却不愿意自己被工业化。九九六打螺丝、踩缝纫机这种活,中国的乡巴佬可以干,尊贵的白右、红脖子怎么能干?
如果懂王与万斯带头,不知美国人民是否愿意回到生产线
还是用鱼塘做比喻。
美国好比鱼塘中最大的一条鱼,他的食物,全靠鱼塘中的小鱼小虾提供。而小鱼小虾之所以愿意供养大鱼,就是因为大鱼愿意为鱼塘维持秩序。
问题在于,现在的大鱼越长越大、胃口越来越大,不再满足于小鱼小虾按照老规矩提供的食物,而是开始主动猎食小鱼小虾。
也就是说,原来的秩序维护者,现在已经变成了最大的秩序破坏者。
而懂王的如意算盘,就是趁着大鱼余威尚存,再把鱼塘狠狠搜刮一遍,然后退回老巢,利用搜刮来的财富,重新打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小鱼塘。
但已经习惯了享受免费供养的大鱼,又怎么可能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任何一种自然生态,要想顺利运转,都有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做出自己的贡献,然后据此从生态圈中兑换自己需要的资源。
那些只索取不付出的生物,必然会被生态圈所淘汰。
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
二战以后,美国能够主导战后国际秩序,是因为他付出最多,不管是结束二战还是维持战后安全的军事投入,还是恢复战后重建的经济投入,亦或是对人类科技、文化发展的引领。
因此,对于美国控制战后国际秩序、并从这个生态圈中获得最多的收益,大家都能接受。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美国已经从贡献大于索取,变成了索取大于贡献,甚至现在还在追求只索取不贡献。
安全方面,美国已经变成世界最大的乱源;经济方面,美国已经变成全球最大的吸血鬼;科技方面,美国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打压、封锁别国的科技进步;文化方面,美国已经变成了制造垃圾文化的人类粪坑……
如果不是美国的军事霸权还没有瓦解,这样一个只有消耗、没有产出的造粪机,早就被人踢出地球了。
结语:
懂王的关税偶像麦金莱,从来就是一个争议性很强的历史人物。正因争议强烈,1901年9月,刚刚在1900年连任总统的麦金莱被刺杀。
而在遇刺之前,麦金莱已经对自己的关税政策表达了困惑与后悔。
以懂王的个性,麦金莱式的困惑与后悔,大概率不会发生。但麦金莱被刺杀的命运,却很可能在懂王甚至美国身上重复。
没有人能够与全世界为敌,懂王不行,懂王操控下的美国也不行。
宾州的枪击,虽然没有射杀懂王,但却很可能已经射杀了美国。
来源:校尉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