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文化沙龙第8期丨《上饶山水》之四:解码上饶水文化的千年脉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11:33 4

摘要:4月16日晚,第八期“信江文化沙龙”在上饶美术馆(上饶艺术博物院)如约启幕。本期沙龙以“上饶的水”为主题,从江河湖泉到交通脉络,全方位勾勒出水系与文明交织的壮丽图景。主讲人周亚鹰先生以地理考据与人文叙事双线并进,带领听众踏上一场“溯源水文、对话古今”的探索之旅

4月16日晚,第八期“信江文化沙龙”在上饶美术馆(上饶艺术博物院)如约启幕。本期沙龙以“上饶的水”为主题,从江河湖泉到交通脉络,全方位勾勒出水系与文明交织的壮丽图景。主讲人周亚鹰先生以地理考据与人文叙事双线并进,带领听众踏上一场“溯源水文、对话古今”的探索之旅。

开篇即以信江为轴,从“名称演变”“源头之争”到“文化走廊”层层递进。周亚鹰先生通过古今度量衡对比与河道变迁分析,还原了“地理之尺”与“文化之尺”的辩证关系。

“信江不仅是自然河流,更是中原文明南下的重要通道。”他以宋代移民迁徙、闽赣商贸为例,揭示信江如何成为“中原文化入闽的活态史书”。王庚言《信江词》中“宜雨复宜晴,鱼鸟乐渊薮”的意象,更被解读为水系与文明交融的诗意注脚。

他通过明代“浮梁茶瓷古道”的航运图,还原昌江如何串联起窑火、商船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球网络。“一块高岭土,半部陶瓷史。昌江的水,载动的是千年瓷都的文明重量。”他还以白居易的“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等诗句,勾勒出鄱阳湖“半是水文半是诗”的文化肌理。从“井”的实用功能到“泉”的哲学意蕴,挖掘上饶古井名泉的深层符号……

沙龙尾声,周亚鹰先生以“水脉即文脉”作结,从信江的每一滴源头活水,到鄱阳湖的万顷碧波,上饶的水系网络既是地理坐标,更是文明DNA的双螺旋结构。让现场听众在聆听时思考,将学术研究延伸至现实启发。本期沙龙延续了一以贯之的“大文化观+诗意叙事”风格,以地理考据为骨、人文阐释为魂,再次印证“信江文化沙龙”作为地方文化解码器的独特价值。

程爱逾(上饶市第一小学学生):“今天听周亚鹰老师的讲座收获满满!老师旁证博引、纵论古今,把上饶的水说得活灵活现,也让我对上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以前都不知道,原来信江和饶河有这么奇妙的源头!还发现鄱阳湖名字是跟着鄱阳县来的,感觉像给湖泊找到了“妈妈”~最让我感动的是江万里的故事,他宁可牺牲也不做亡国奴,听得我心里热乎乎的。老师讲万里茶道的时候,我闭上眼睛,好像真的看到古时茶道热闹的样子,连吆喝声都能听见呢!听完讲座,让我知道课本里的人物原来离我们这么近,课本外的新知识又源源不断。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第一个举手报名!把家乡的文化故事都记下来,讲给小伙伴们听。”

龚小春(上饶市新华书店):“在信江文化沙龙的第八期讲座中,我有幸深入了解到上饶这片土地与水的深厚渊源。讲座的主题——《上饶山水》之四:上饶的水,不仅揭示了信江的神秘面纱,也让我对饶河及其周边的自然与人文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这次讲座,我对上饶的水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信江与饶河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实地探寻这些故事,感受上饶山水的魅力。”

姜光丽(江西省作协会员): “信江,以一条河流的名义,探寻上饶山水文化生生不息的永恒命题。信江,你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从来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你偏一江清水往西去,直奔鄱阳湖宽广的怀抱。几千年里,你流经过哪些天高地阔?时代变迁,你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由周亚鹰主讲的信江文化沙龙《上饶山水》系列,围绕上饶山水文化,考证资料详实,解读风趣幽默,呈现出一个立体的鲜活的文化上饶。今晚讲解的上饶山水之江湖井泉,让我们对信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让生活在信江之滨的我们,对上饶有了更坚定的文化自信。上饶山水有精神。信江文化沙龙,精彩还将继续,她值得每一个热爱上饶的你,学习聆听关注。”

章慧(市文广旅局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周亚鹰先生在娓娓道来之间,带领我们溯源信江,探寻饶城文化脉络。 在聆听 ‘信江文化沙龙讲座之前’,我从未发觉,家乡上饶这片土地之下,竟藏着如此波澜壮阔、底蕴深厚的人文地理密码。当讲座中提及信江,它不再是我记忆里那条平凡的江水。从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曾用名,到奔腾至远方的入河口,从隐秘山林间的源头,到滋养沿岸的条条支流,信江的每一处细节,都串联起上饶往昔的商贸往来、文化交融,它是大地的血脉,更是饶城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周亚鹰先生的精彩讲座,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上饶的山川河湖、历史遗迹,都是无比珍贵的文化宝藏。作为聆听者,深感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责任重大,愿更多人能走进上饶的历史,共守这份珍贵的文化财富。”

张有福(上饶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前两期,亚鹰先生以《上饶山水》为题,和大家分享了上饶的 山经,今天的水经分享,溯源信江饶河鄱湖等上饶之水,以水为媒,浩荡绕山去,串联起上饶的历史脉络、人文精神和生态哲思,为听众展开了一幅流动的文化长卷。跳出传统的地方志书写框架,选择以信江、饶河等水系为叙事主线,巧妙地将上饶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他叙述的 ‘水’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商埠记忆和红色基因,将上饶之水的柔情与豪迈,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既凸显了上饶水陆要冲的区位特质,也赋予了地域文化内涵, ‘橹声欸乃,搅碎一江星斗’的码头意象,遍步乡村的井泉文化解读更激起听众的共鸣和故乡情结,体现了作家型学者的独特魅力。本场讲座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既是一部 ‘地方水经注’,更是一曲关于文化根脉的现代咏叹。周亚鹰通过这场讲座,不仅梳理了上饶的水系文明,更启示我们:唯有理解一片土地的生命之源,才能真正读懂它的灵魂。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有温度和深度的地域文化解读。”

第一节 信江

一、信江名称演变

二、信江入鄱阳湖东西两支,哪支是主河?

三、信江的入河口在哪?如何确定的?

四、金沙溪为信江的正源

五、信江的源头点在哪?如何确定的?

六、信江到底有多长?600里?还是700里?

七、信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八、信江——中原文化入闽的重要走廊

九、王庚言的《信江词》

十、江西五大河信息比对

第二节 饶河

一、饶河基本信息

二、饶河干流是乐安河

三、饶河上下游各分两支

四、饶河干流——乐安河及其支流

五、饶河最大支流——昌江及其支流

六、昌江——景德镇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第三节 鄱阳湖

一、鄱阳湖基本信息

二、鄱阳湖的形成与变迁

三、先有鄱阳县还是先有鄱阳湖

四、鄱阳山就是长山群岛

五、被鄱阳湖淹没的鄡阳县和海昏县

六、鄱阳湖的面积

七、描写鄱阳湖的诗词(摘)

第四节 上饶井泉

一、关于井

二、关于泉

三、上饶的古井名泉

第五节 两条扁担一条船

一、中原文化与八闽文化的交流

二、水路——一条船

三、陆路——两条扁担(崇安担和浦城担)

四、万里茶道

信江文化沙龙开办寄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上饶“文脉万年长”,文化历史悠久。有着2200余年的城市历史,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世界最早陶器发掘地。

上饶“山水有精神”,文化资源富集。唐代上饶籍诗人王贞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佳句传颂千古,光阴文化熏陶千年,惜时如金、不懈拼搏的时间观念,勤奋攻读、不断进取的学习理念,勇于开创、与时俱进的创业信念深入人心,以“两万五千三百”为主要内涵的上饶文化滋润千秋。

两个“万”:一是万年稻作文将人工栽培稻历史推移至12000余年前;一是“万里茶道第一镇”,河口镇是欧亚大陆国际商道万里茶道的起锚之地。

五个“千”:一是千年书院文化,“鹅湖之会”首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二是千年茶文化,“茶圣”陆羽曾经在上饶著述《茶经》,铅山河红茶是中国最早出口欧洲的茶叶;三是千年铜文化,炼铜家张潜是世界湿法冶金技术第一人;四是千年纸文化,连四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寿纸千年”的美誉;五是千年理学文化,“东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三个“百”:一是六百年戏曲文化,弋阳腔是“中国高腔鼻祖”,对全国14个省40多个剧种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六百年瓦屑坝移民文化,上饶鄱阳瓦屑坝是“江南第一移民圣地”,与山西“大槐树”并列成为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首;三是一百年红色文化,方志敏创建的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和“模范苏区”。

此外,还有道教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文化、古村落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等特色文化争奇斗妍,交相辉映。

为了更好地挖掘上饶文化,诠释上饶文化,传播上饶文化,普及上饶文化,让更多的上饶人从文化的角度深度解读、深层了解自己的家乡上饶,上饶市文广旅局拟利用公益文化场馆,开办“信江文化沙龙”,面向社会征集文化沙龙主题,征召文化沙龙嘉宾,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公益性质,自愿参与,为文化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热爱家乡热衷文化活动的观众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上饶的空气里飘满文化的味道,让文化的甘露润泽人们的心田。

初审:黄昱艳

复审:李倩男

终审:谢华杰

来源:上饶文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