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纽约急诊室因流感患者挤爆的画面登上国际新闻,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也在敲响警钟:2025年3月,全国流感样病例就诊率同比上升27%,新冠病毒变异株JN.1的传播速度较前加快1.5倍。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指南》明确指出,今春可能面临流感与
当纽约急诊室因流感患者挤爆的画面登上国际新闻,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也在敲响警钟:2025年3月,全国流感样病例就诊率同比上升27%,新冠病毒变异株JN.1的传播速度较前加快1.5倍。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指南》明确指出,今春可能面临流感与新冠病毒叠加感染的“双流行”局面,65岁以上老人、儿童及基础病患者的重症风险显著升高。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需要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双重威胁:流感与新冠的“死亡交响曲”
流感疫情凶猛: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流感季已有2400万人感染,1.3万人死亡,其中儿童死亡病例达57例。我国天津3月报告流感病例6943例,占丙类传染病总数的99.7%,发热门诊量同比激增40%。更危险的是,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黏膜,为新冠病毒入侵打开“缺口”。广州医科大学研究发现,叠加感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速度比单一感染快3倍,住进ICU的概率增加62%。
新冠变异株活跃:最新监测显示,JN.1变异株已在我国12个省份流行,其免疫逃逸能力比BA.5提高2.3倍。武汉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主任透露,近期收治的新冠患者中,15%出现“白肺”,较去年同期增加7%。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患者感染新冠后3-6个月内免疫力处于低谷,此时若遭遇流感,病情可能急转直下。
二、疫苗接种:最经济的“防火墙”
流感疫苗:4%接种率背后的危机: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长期低于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0%目标。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强调:“流感疫苗可降低60%的住院风险,但很多人误以为流感是‘小感冒’。”今年疫苗针对H3N2、Victoria系等优势毒株,60岁以上老人接种后抗体保护率可达78%。
新冠疫苗:加强针是关键:钟南山团队研究发现,接种第三针加强针后,抗体水平比第二针高10倍,且6个月后仍保持较高水平。国家卫健委建议,65岁以上老人、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在流感疫苗接种后2周接种新冠加强针。天津已启动“银发健康计划”,为80万老年人提供免费接种服务。
接种禁忌与注意事项:对鸡蛋过敏者需选择无佐剂流感疫苗;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后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三、个人防护:细节决定成败
口罩佩戴有讲究:普通医用口罩对飞沫的拦截率为65%,N95口罩可达95%。北京朝阳医院建议,在医院、地铁等密闭场所佩戴N95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佩戴口罩时应避免系带过紧影响呼吸。
家庭消毒“三板斧”:
1. 通风:每天开窗3次,每次30分钟,可降低室内病毒浓度90%。
2. 紫外线灯:对被褥、衣物照射30分钟,杀灭率超99%(注意人员需离开房间)。
3. 含氯消毒剂:用84消毒液按1:100稀释后擦拭门把手、桌面,作用30分钟后清水洗净。
高危行为要规避:避免用手触摸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高频接触区,触摸后切勿揉眼、抠鼻;外出回家后立即更换外套,用肥皂洗手20秒以上;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避免直接对人。
四、科学应对:这些误区要避开
误区1:“感染过新冠就不会得流感”
真相:两种病毒无交叉保护。武汉某高校研究发现,感染过新冠的人群中,仍有12%感染流感,且症状更重。
误区2:“抗生素能治病毒感染”
真相: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降低免疫力。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流感和新冠均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
误区3:“发热就挂水”
真相:多数流感和新冠为自限性疾病,发热38.5℃以下可物理降温,超过38.5℃可服用布洛芬。天津某社区医院数据显示,90%的发热患者通过口服药物即可缓解。
五、特殊人群:精准防护指南
儿童:
- 出现呼吸急促(<2月龄呼吸>60次/分,2-12月龄>50次/分)、精神萎靡立即就医。
- 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Reye综合征。
孕妇:
- 接种流感和新冠疫苗可降低50%的早产风险。
- 感染后若出现腹痛、阴道出血,需警惕流产。
老人:
- 每日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3%需吸氧。
- 慢性病患者需按时服药,避免因感染导致病情波动。
六、治疗新进展:药物选择有讲究
抗流感新药:2025版流感诊疗方案新增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两种药物。前者只需服用一次,适用于5岁以上人群;后者需连续服用5天,孕妇禁用。
新冠治疗:Paxlovid对JN.1变异株仍有效,需在发病5天内服用。但需注意与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的相互作用。
叠加感染处理:北京地坛医院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方案,对叠加感染患者使用奥司他韦联合阿兹夫定,重症率降低40%。
七、紧急情况:这些信号要警惕
- 儿童:持续高热>3天、抽搐、尿量减少。
- 成人: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 老人:血压<90/60mmHg、血氧<93%、大便失禁。
当美国流感死亡人数不断攀升,当中国多地发热门诊排起长队,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每个人的参与。疫苗接种、科学防护、理性就医,是我们对抗病毒的三大法宝。记住:疫情从未远离,唯有保持警惕,才能守护家人安康。
来源:健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