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上海老太每月退休金过万,却每天吃馒头,多年后才揭开谜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11:25 3

摘要:不仅如此,她每个月给自己的生活预算只有300元,每天吃饭不超过十块钱,顿顿饭几乎都是馒头配菜,偶尔才会吃个面条改善下生活。

文|中国大戏

编辑|中国大戏

你见过退休金过万,在上海拥有价值百万房产却对自己很抠门的老人吗?

没有配偶,无儿无女,晚年患癌,这是92岁上海奶奶伍丽天的真实写照。

不仅如此,她每个月给自己的生活预算只有300元,每天吃饭不超过十块钱,顿顿饭几乎都是馒头配菜,偶尔才会吃个面条改善下生活。

伍丽天都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如此抠门?

她的钱都去哪里了?

01

发现走失老人

2021年1月,伍丽天照常从昆山坐车去上海的医院检查身体,这个路线她已经坐过很多次了,可当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

望着窗外的景色,伍丽天发起了呆,等她再回过神时,脑子一片模糊,可能是年龄大了,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坐车坐到哪里了。

听着车上广播到站的声音,她迷迷糊糊的跟着乘客们下了车,下车以后看到偌大的上海,一时间她慌了神,无助的站在路边。

好在当时的执勤民警小郭,注意到了伍丽天的情况,主动上前问她是不是需要帮助。

看到有人来,伍丽天老人赶紧说道“我迷路了,原本我是想去医院看病的,但一下雨,公交车的玻璃就花了起来,我不知道自己到哪了,就跟着大家下了车。”

看到老人年纪大,还一个人,自己回家也不安全,小郭便开着车,送老人回了家。

路上小郭好奇问伍丽天“奶奶,昆山离上海挺近的,如果您下次再来看病,其实可以打一个车,直接送到目的地,这样可以避免去错地方,而且也不花什么钱。”

伍丽天听到他这样说,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两人很快就到了家,小郭看到这是一套单独的小公寓。到了家楼下,伍丽天为了感谢小郭今天的帮助,非要让他去家里喝茶。

小郭看到老人如此热情,不好意思拒绝,便跟着她一起回了家。

伍丽天的家中可以说是“家徒四壁”,装修的很简陋,没有多余的家具和装饰品。最醒目的便是那厚厚一沓的书籍和一个捐款赠书。

小郭看到上面写着捐赠50万元,再看着老人家中简陋的装修,小郭对眼前的老人充满了好奇。

关于伍丽天老人的故事也慢慢解开了谜底......

02

节俭背后的真相

伍丽天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家里是上海本地人,有4个兄弟姐妹。原本她家里也算家境优渥,起码和大多数其他家庭相比,那可以说是好太多了。

直到父亲去世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家里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母亲身上,她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长大实属不易。

好在家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很懂事,看着家里生活条件下降,也毫无怨言。母亲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他们便会主动收拾家里卫生,来替母亲减轻些压力。

好在当时,有很多亲戚邻居,看到他们家生活不易,经常会施以援手帮助,他们兄妹四人,这才平安长大。

虽然日子过的难,但伍丽天还是一直坚持学业,考上了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老师。

伍丽天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深知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她这一生都没有结婚,一直投身于教育事业。

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晚年孤单,她有一个跟自己亲女儿一样的侄女。侄女怕她孤单,还曾想接她去家里住,但被伍丽天拒绝了,她早就习惯了一个人住,去了反而会有些不适应。

一次伍丽天陪同事去山区探亲,她看到村里小学的环境,可以用不忍直视来概括,那哪是什么学校啊,就是废弃的房屋,只不过里面放了几张桌子,一个破旧黑板。

之所以称之为学校,也就是有老师和学生在这上课罢了。

她看到虽然环境很破旧,但从孩子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这一幕深深打动了伍丽天,从这以后建小学的想法,在她的脑海中逐渐生根发芽。

为此她还专门把自己在上海的房产卖了一百多万,拿着65万,在上海周边的昆山买了一个小公寓。剩下的钱全部捐出去,成立了苏山乡伍鸣希望小学。

小学的名字是她以侄女名字命名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感情深厚。

为了持续给学校捐款,每个月有一万块钱工资的她,不舍得跟其他老人一样,趁着身体健康出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是将“抠门”贯彻到底。

不光每天给自己的吃饭预算是10元,就连衣服都不舍得给自己买,三五件衣服来回穿,衣服破了就拿针线缝一下,鞋子更是缝缝补补穿了三年又三年。

2013年也就是在小学成立的那一年,她因为头晕住进了医院,医生确诊83岁的她得了肺癌。医生劝他住院治疗,专家们商议出一个适合她的治疗方案,情况会好的。

但伍丽天觉得自己也老大不小了,就算花再多的钱,也不过就多活几年罢了,还不如投身于公益事业。于是她选择了保守治疗,将后面的时光与自己的积蓄全部致力于公益事业。

03

言必行 行必果

为了让一些家境不富裕的孩子坚持学习,她还专门拿省下来的退休金,设立了多个奖学金项目。

想让这些孩子们可以坚持学业,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2016年,学校竣工,86岁的伍丽天受邀去学校参观,拍照合影留念。

学校的老师们去车站接她,令大家都没想的是,这个捐赠50万建小学的老人,居然是坐绿皮火车来的,而且还是硬座。

现在的普通年轻人坐三四个小说火车硬座都会腰酸背痛的,不敢相信伍丽天在老人在路上能有多辛苦。她就是对孩子,对教育太舍得了,才会对自己如此的抠门。

参加完典礼后,她看着学校,看着崭新的教师,和孩子们因为新学校而露出的灿烂笑容,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晚上学校老师想要把伍丽天送到宾馆睡,但这被她拒绝了,说“干嘛住宾馆花那冤枉钱啊,我跟老师们住学校宿舍就好,这样还能感受下学校缺些什么,以后好慢慢添置。”

这一次她在学校住了有半个月,每天和学生们同吃同住,看到学校有什么设备不齐全,立刻拿钱,让教务处主任协助处理,安排妥当。

有时候老师们下班后,会去小集市买零食,买点小吃加餐,她们经常会喊上伍丽天一起,但都被她拒绝了。

即使是在这里,她也不想多花所谓的“冤枉钱”,对她来说每天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其他的该省省,该花花。

回家时她还是坐的绿皮硬座火车,又开始了自己那寡淡的生活。

她认为,人就应该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她每天会固定两个小时翻阅书籍,来提升自己。

后面学校老师来家里拜访伍丽天,看到她对自己如此节俭,家里的家具,甚至可以说得上寒酸,但她又对孩子们那么大方,不禁泪流满面。

这时老师们看到了她挂在墙上的一句话,“付出就是最大的收获”,她从小接受教育,在16岁那年,就给自己立下了人生准则:予人勿念,受人勿忘。灵魂要美,心要善

言必行,行必果,是她这么多年的做人准则,从未变过。

04

结语

伍丽天老人即使每个月的退休金,比一个成年人的工资都要高,但她为了教育,宁愿苦了自己,也不愿意苦了孩子们。

有时候一个烧饼加串七块钱,她都不舍得买,依旧选择的还是馒头配菜。

就算年龄大了,她去医院看病,也不舍得打车,一直选择的都是做公交车,刷老年卡,这样虽然路途久,但省钱啊。

她变卖房产做公益,没有大肆宣扬,而是默默做事,以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多年来的做人准则。

如果不是她坐过站,警察小郭把她送回家,那么伍丽天的光辉事迹,外界仍然不会知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认为晚年经济自由,儿孙满堂,家庭和睦是幸福。

但对于像伍丽天这种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老人来讲,坚持做善事,看着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中国大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