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中美传来消息!美国承认中国与胡塞武装不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6 22:07 2

摘要:2025年3月16日,也门胡塞武装宣布使用多枚弹道导弹攻击位于红海海域的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

美国终于承认,中国与胡塞武装不一样,导弹真能击沉美军航母

胡塞武装尝试向美军航母发射导弹。

2025年3月16日,也门胡塞武装宣布使用多枚弹道导弹攻击位于红海海域的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

该组织称导弹攻击距离达到800公里,意在测试远程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能力。

美军第五舰队随后发布声明,证实当天确实监测到来自也门方向的导弹轨迹,舰载防空系统启动拦截程序并宣称"成功消除威胁"。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在事后简报会上承认,此次事件暴露出航母战斗群防御体系存在压力。

他指出,虽然"宙斯盾"系统和标准系列拦截弹构成主要防护网。

但面对多批次、不同高度的来袭目标时,作战指挥系统需要更高效的目标分配能力。

五角大楼提交国会的评估报告显示,单次拦截成本高达数百万美元的防御体系。

在应对造价仅数十万美元的简易导弹时,存在明显的经济消耗劣势。

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在2025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将东风系列反舰导弹列为"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系统。

报告详细列举了东风-21D和东风-26B的技术参数:前者射程覆盖1500公里海域,后者打击半径延伸至4000公里。

这两种采用钱学森弹道的武器系统具备末段机动变轨能力。

其飞行速度超过10马赫,可在再入大气层后通过气动舵面调整攻击轨迹。

美国海军研究院的模拟推演数据显示,单个航母战斗群的防空火力通道在遭遇超过12枚东风导弹的饱和攻击时,拦截成功率将下降至警戒水平以下。

中国火箭军部队公开的训练画面显示,导弹发射车能在公路机动状态下完成起竖发射,整个过程压缩至15分钟以内。

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显著提高了生存概率。

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对比了胡塞武装攻击与中国导弹威胁的本质区别。

他认为前者属于低技术含量的消耗性袭扰,后者则是体系化作战能力的体现。

中国建立的"海洋态势感知系统"整合了卫星、无人机和海底声呐阵列的多源数据,能为导弹部队提供实时目标定位。

这套系统在2024年台海联合演训中完成全流程测试。

从发现目标到发射指令下达的响应时间缩短至8分钟。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兵棋推演结果显示,在西太平洋特定海域,航母战斗群的活动范围已被压缩至第一岛链以东。

为应对这种局面,美国海军开始调整作战条令,将大型水面舰艇分散部署的距离从原来的200海里扩展至500海里。

海军陆战队同步推进"远征前进基地"概念,计划在关键岛屿部署反舰导弹分队作为补充火力。

中国国防部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外媒询问时表示。

发展防御性武器装备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正当权利。

俄罗斯军事专家在《国防》杂志刊文分析,现代反舰导弹的发展正在重塑海战规则。

文章列举了三个关键转变:作战距离从视距内延伸到数千公里,打击精度从千米级提升到米级,杀伤机制从单一穿甲发展为电磁脉冲复合毁伤。

这些技术进步使得传统舰队的防空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军事科学院发布的《现代海上冲突研究报告》认为,武器装备的代差优势正在缩小,体系对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该报告建议加强网络信息体系的抗干扰能力,发展智能化的目标分配算法。

在2025年珠海航展上,中国企业展出了新型舰艇协同控制系统,这套系统能实现导弹快艇与岸基火力单元的数据共享。

胡塞武装的导弹袭击和中国东风系列反舰导弹的技术突破,从不同层面揭示了现代海战的演变趋势。

低成本消耗战术与高技术体系化手段的结合,正在改变传统海上强权的优势格局。

这种变化促使各国军方重新评估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推动海上作战样式向智能化、分布式和跨域协同转型。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传播正面信息,没有低俗或不良引导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删除内容!如有不准确信息,请告知,我们将尽快作出更正。

2025-04-14 来源:1945《中国拥有数千枚导弹,准备击沉美国海军》

2025-03-25 来源:1945《胡塞希望击沉航空母舰,中国真的能做到》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